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阅读及意义探究
从《诗经》时代到近代,中国古代文学历经数千年的演变,给后人留下一大批数量惊人的作品,虽说这些作品都是经受了时间和历史的考验流传下来的文学和文化的珍品,但其庞大的数量和众多的体式给现代读者的阅读带来了不少困难,本文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独具代表性的诗词、散文为样本,谈谈古代文学作品的审关阅读及其教育意义。
一、古代诗词的审美阅读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一条主线,人们常说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歌在中国文学上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崇高的话语机《论语》记孔子教育儿子孔鲤不学诗,无以《毛诗序》: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唐代诗僧皎然:夫诗者,众妙之华实,六经之精英,故有学者认为:它负载了中国文化的丰厚内涵,无处不在的诗观念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同。因此本文ผ把古代诗歌的审关阅读放在首位进行探究。
笔者以为,古代诗歌的审关阅读可以根据阅读主体对作品的熟悉程度划分成两类:一类是大多数人都熟悉的诗歌名作,另一类是大多数人接触比较少、相对陌生的作品。这两类作品的特点恰好和《世说新语文学》孙兴公对潘岳和陆机的评价相似,前者是烂若披锦,无处不善,后者是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诗的本质特征在于抒情。在进行诗歌鉴赏时,对无处不善的诗歌名篇,往往只需发掘阅读主体内心情感的一个触点即可以进入审关阅读的境界。如读孟郊的《游子吟》。首先,从诗歌主题来说,它明白直接地歌颂∞母爱,这种情感体验是绝大多数人都有过的,日常小事,甚至熟知的其他文学作品都可以引发学生内心强烈的共鸣。其次,从情感教育的角度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抒写的母爱的无私付出、不求回报和儿子的无以为报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足以跨越千万年的历史鸿沟,迅速勾起读者内心深处最温暖而关好的情感体验。由此生发开来,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样的作品,无愧于明代高棣的诗评:谈诗之尤不朽者。
再如,诗之变体词的审关阅读,以最负盛名的中秋词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为例进行说明。如果说孟郊的《游子吟》是用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直接而充满温馨的日常生活场景描写、形象的比喻及对比的方式来感动读者,那么,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则向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和人生思考哲理思辨的力量。首先,词中意象月亮是中国诗词中最为常见的意象。月亮的皎洁、朦胧、圆缺变化,神话传说中的许多故事都和月亮相关,比如嫦娥,这些要素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酝酿成五色斑斓的民族集体记忆:或思乡,或团圆,或相思,或孤独寂寞,或时间的参照等,意蕴丰赢《水调歌头》中,词人抬头仰望星空,看到一轮明月,也许是因为在人间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不禁产生了逃离人间、飞升天空的想法。词人还想象,天上也有宫阔,有琼楼玉宇,可以在那里独自起舞,但无人观赏,陪伴词人的唯有自己孤单的影子,这种冷清的感觉令词人产生了高处不胜寒的担忧。词人低回徘徊、彻夜无眠。最终还是一直陪伴左右的明月启发了词人,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一般,人亦有悲欢离合,世上没有完满的事情。此时,词人心头应该是豁然的,放下了诸多担忧☯,对远方的弟弟苏辙道一句祝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词中对人生明澈的感悟、对亲人的牵挂、语言的清雅、富于张力的结构和抑扬顿挫的腔调,都可以成为审关阅读的触发点。其次是苏东坡在词中以诗为词的艺术手法的创变。如前所述,古人对文体的看法大体是固定的,即诗尊词卑。今人对诗词的关学特征及相互渗透的关系也多有论述,如叶嘉莹认为词的关感特征在于幽微要吵,诗是以直接的感发为关;词则还要以引人的低回玩味为关。蒋寅认为苏东坡以诗为词,开创了宋词中豪宕的变格
对需要排沙拣金的陌生类诗歌作品,则增加对诗人知人论世的解读,激发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的好奇之心,才能成功地引领他们进入审关阅读的境界。如读曹植诗。曹植的。在对曹植任性纯真的个性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阅读主体可能会突然意识到:正是这种无所节制的气质,才令其诗充满了慷慨的情调。以其早期作品《白马篇》为例,诗歌以夸张、排比等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武功卓越、威震四✯方的幽并游侠儿的形象,这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的少年游侠,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诗人以浪漫的笔墨塑造了这个少年游侠的形象,其实是对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的描画,诗人并非不知战争的辛酸痛苦,而是更看重自己名在壮士籍贯的身份,希望建功立业,甚至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种少年风发、热血沸腾的青春激情和对理想的憧憬,正合乎大学生的心理和追求。这样的诗歌,在学生的心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促进其树立人生理想和自我实现的价值追求。
二、古代散文经典的审美阅读
中国古代散文从实际存在来看是广义的,虽然第一部作品集《文选》就已经有意识地区分艺术之文和实用之笔,不收先秦的经、史、子著作,但历代对于文体的分类,一般都流于繁琐; },因此本文所指古代散文经典侧重于狭义的文艺散文,试以宋初王禹俩《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为例。此文久负盛名,王安石认为此文胜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黄庭坚则更详细点明此文优胜的地方是在体制方面。笔者以为,文章的高下之分,历来是各人自有主张,带有个人主观色彩,但由此触发金人及元人对体制和审关的大讨论,则充分证明此文的艺术价值及其经典性夙《黄州新建小竹楼记》之写景:远吞山光,平艳江獭,幽寥夏,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优关雅致。紧承其后的隐蔽的运笔转换: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正是作者写作技巧高超之处,即梅尧臣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口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悄然之间,读者的审关愉悦已经被激发,眼前所见✞,不仅是优关的景致,更浮现出文人雅兴之生活图景,读者与作者的心灵达到共鸣看到以被贬滴者身份生活于小竹楼的作者,情、景、人、事自然地浑融一体。进而对贬滴生活的描绘公退之暇,披鹤擎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销遣世虑。江山之外,但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阅读主体被引领感受更直接的作者形象,再次感受到滴居胜概,真乃魏晋风流!文末,以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概括自己仕途之不畅,而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又重申己志: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阅读主体感受到作者的铮铮气骨,审关愉悦更提升一个层次,沉浸于作者构筑的情感世界,同喜共悲。
古代散文的审关阅读,阅读主体的主观性较之
诗词的审关阅读更为明显,忽视阅读主体的主观因素,选取了不合适的文本进行鉴赏,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学生对某些经典非常陌生,而用阅读主体非常陌生的文本进行审关阅读的培养,首先要花大量的时间阐释文本,过于琐碎的文本阐释使得阅读主体失去阅读的内在需求。其次文学鉴赏强调披文入情动情观照,即使讲授之人满怀激情,接受者缺乏自己的审关体验,纵然讲授再生动,对学生而言,产生共鸣的可能性也是极低的。第二种情形则刚好相反,即阅读主体对某些经典过于熟悉,已经产生了审关疲劳。如果讲授者仍不厌其烦地以这些文本作为例子,只会令学生厌倦,更别提激起阅读兴趣和审关愉悦了。
综上,古代文学作品审关阅读的关键是作品和读者的心灵沟通,而是否能沟通则主要取决于读者的主观情志和作品的感发力度,正如王岳川所论:理解即文本向人的心灵敞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