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叙事学与当代美国女性电影
[摘要]女性主义叙事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该理论从表达层面入手,在关注叙事技巧的同时,探究造成这种叙事结构的深层原因。而女性电影作为美国众多电影类型之一,为电影市场增添了一种崭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因此,本文将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研究视角,以当代美国女性电影作为研究案例,从多样化的女性形象、多元的叙事技巧、觉醒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出发,对美国女性电影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以期为电影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启迪。
[关键词]叙事学;女性主义;女性电影;美国
女性主义叙事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1]该理论从表达层面入手,在关注叙事技巧的同时,会深入探究造成这种叙事结构的深层原因,具有开拓新的批评视角的重大意义。目前学术界主要将这一理论应用到对文学作品的分析上,如对《傲慢与偏见》《到灯塔去》《野草在歌唱》等作品的研究,取得了累累硕果。实际上,电ส影与文学虽分属于不同的艺术领域,但它们之间却有许多共通之处,这就为女性主义叙事学这一理论运用到对电影作品的分析提供了可能。当今世界,电影事业蓬勃发展,丰富了人们的娱乐生活。美国作为电影产业的发展大国,美国影片是世界电影的风向标。在其百年的电影发展史上,创作出了数不尽的优秀电影作品,这其中就包括女性电影。可以说,女性电影作为美国众多电影类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电影市场增添了一种崭新的话语表达方式,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大放异彩。因此,本文将女性主义叙事学作为研究视角,以当代美国女性电影作为研究案例,从多样化的女性形象、多元的叙事技巧、觉醒的女性意识三个方面出发,对美国女性电影进行细致的梳理与分析,以期为电影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启迪。
一、多样化的女性形象
电影自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在其发展的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无论是在题材还是在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女性影片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它几乎与电影的同时产生,可谓历史悠久。对于美国女性电影来说,它是在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下逐渐成长起来,并最终成为美国电影中的一道独特的视觉奇观的。在当代美国女性电影中,塑造了许多具有鲜明个性的女性人物,她们或天性善良,或性感妩媚,或朴实平凡,形形色色的女性人物走上了电影银幕,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电影史上无法忽视的一道亮丽景观。
首先,当代美国电影中塑造了一系列坚强快乐的女性形象。在电影中这些女性性感十足、妩媚动人,充满了诱惑力。《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时尚女魔头》中的米兰达、《古墓丽影》中的劳拉都是这类女性的代表。女性形象在外形上被如此塑造,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迎合男性的目光,形成一种“看”与“被看”的二元互动模式。[2]同样,在美丽的外表下,她们拥有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大学新生》中顽皮活泼的雪梨・怀特、《黑天鹅》中纯洁善良的妮娜、《怦然心动》中单纯执著的朱莉・贝克等女性人物,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电影《廊桥遗梦》中,善良温和的弗朗西斯卡对浪漫生活充满了向往。作为有夫之妇的她,在遇到多情细腻的罗伯特・金凯时,与他相恋。但是在家庭与爱情的痛苦抉择中,弗朗西斯卡放弃了期待已久的爱情,重新回归到家庭当中。可以说女主人公在爱情面前表现出的理智与隐忍是值得人敬佩的。再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讲述了艺术史老师凯瑟琳・沃森向卫斯理女子学院的腐朽制度发起挑战,并最终赢得学生的爱戴的故事。片中青春直率、思想前卫的凯瑟琳・沃森,重视发掘学生自身的兴趣,得到了学生的肯定,被亲切地称为“蒙娜丽莎”。
其次,多样的女性形象还表现在对具有悲惨命运的女性形象的塑造上。在美国女性电影中,女性人物身上除了具有自信乐观的特征外,她们往往还坚强地与命运做斗争,争取自己的生活权利。但是命运对她们来说又异常残忍,如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的《紫色》,讲述了黑人女孩西莉的悲剧人生,真实再现了黑人女性的生存现状。影片中的西莉先是遭到自己父亲的强暴,为其生下一儿一女,后又被嫁给野蛮粗暴的黑人男子,永无休止地忍受着丈夫的折磨。这是美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以黑人女性作为电影主角的影片,《紫色》通过对西莉的塑造,揭示了黑人女性身份认同的危机,带给观众巨大的震撼。又如,2004年上映的影片《百万美元宝贝》,刻画了一位意志坚强的女拳击手麦琪形象,影片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多项荣誉。麦琪为了梦想走进了拳击馆,开始了自己的拳击生活。艰苦的训练、强大的对手、激烈的比赛……麦琪在法兰基・邓恩的帮助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女拳手。但是命运对她来说实在是太过残忍:在一场对决中,对手蓝熊・比丽的偷袭使得麦琪身受重伤,再也无法站起来。对于一个职业拳击手来说,这意味着她拳击生涯的彻底结束。总之,在美国当代女性电影中塑造了许多丰富饱满的女性形象,ღ充满展现了女性主义的文化内涵与女性的独立精神,意义深远。
二、多元的叙事技巧
电影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既在社会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深受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美国女性电影的发展,伴随着女权运动的展开,呈现出与主流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追求。《欲望都市》《美国女兵》《艾米莉亚》《身为人母》……在一系列美国影片中,塑造了大量坚强、独立的女性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女性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女性电影以女性为叙事中心,打破了男性占支配地位的好莱坞叙事模式。
首先,多元的叙事技巧表现在女性电影中天然的女性视角的使用上。在女性电影中,导演将女性的命运与情感搬到银幕上,用女性情怀与女性视角给予女性深切的关注,真实地再现了女性的生存状态。女性电影就其本质而言,它以书写女性♪故事为主要内容,其间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女性主义视角,即从女性的立场出发来审视自己所处的外部世界。如《女权天使》是以美国1900年代女性争取投票运动为叙述背景,聚焦在爱莉丝・保罗与露西・伯恩两位女性人物身上,讲述了在这场浪潮中两人如何突破重重阻碍争取女性权利的故事。影片的视角自然是从爱莉丝与露西两者出发,观众也跟随二人感受女权运动的浪潮。又如,《黑天鹅》讲述了一名芭蕾舞者战胜种种困难重塑自我形象的故事,完美地演绎着女性隐秘的心灵世界。片中,新一季《天鹅湖》的演员选拔过程中,妮娜与莉莉出色的表现不分伯仲,因此两人成为竞争对手。影片的女主角妮娜为了成功地演出白天鹅与黑天鹅迥异的性格,开始探索自己身上的黑暗面,并由此逐渐走向性格崩溃的边缘。天真无邪的白天鹅与邪恶放荡的黑天鹅,妮娜游走在现实与虚幻之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影片以一个女性的视角作为切入点,通过对妮娜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表现出女主人公深陷痛苦的深渊而无法自拔的境地。可以说,女性电影中天然的女性视角在打破传统叙事模式的同时,还给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审美体验。
其次,多元的叙事技巧在影片中表现为独特的叙事策略。女性主义叙事学,顾名思义,是将女性主义或女性主义文评与结构主义叙事学相结合的产物,[3]以此来建构女性主体意识。独特的叙事策略一方面拓展了女性电影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也使影片的剧情更加引人入胜。例如,在影片《饥饿游戏》三部曲中,导演选择用线性的叙事结构来讲述故事,安排情节。故事发生在北美洲一个新兴国家“施惠国”上,每年这里都要上演一幕充满血腥名叫“饥饿游戏”的杀戮活动,以此来维护国家的统治。在抽签日,凯特尼斯为了保护妹妹而自愿参加这场游戏。影片以凯特尼斯在战场上的表现为叙事线索,刻画了一个机智、聪明的少女形象。再如,影片《怦然心动》运用了双重叙事声音讲述朱莉与布莱斯之间的初恋故事,影片别出心裁的叙事策略是该片的一大亮点。当朱莉第一眼见到布莱斯时,便喜欢上了这个男孩。于是影片透过男女主人公视角切换的方式讲述朱莉与布莱斯之间所发生的故事,在清新、唯美的影像风格下,展现了女主人公朱莉自我意识的觉醒。《怦然心动》在充满人文关怀的氛围中,如同涓涓细流,浸润着观众的心灵。
三、觉醒的女性意识
女性一直是电影导演所热衷的镜头指向所在,而女性题材也是电影创作中的一大母题,在电影银幕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4]纵观美国电影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女性在电影中的作用从最初可有可无的点缀,到后来成为电影中必不可少的叙事主人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变化过程。女性电影以完全独立的话语系统来建构真实的女性世界,颠覆男性为叙事主体的话语机制,无论是在表现内容,还是叙事策略上都呈现出鲜明的女性特征。可以说,女性电影的繁荣发展改变了女性被书写的叙述状态,反映了女性社会地位的逐步提高。
首先,在电影中觉醒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对传统女性形象的解构,在这个过程中女性对自我角色的定位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当代美国女性影片着重表现女性的生活经历,其中充满了女性对人生、对生命、对社会、对爱情的思考,强调女性经验的重新建构。女性不再是传统男性视角下温顺、乖巧的妻子与母亲形象,而是勇敢地走出家庭,努力实现自我价值。在《卡莱默夫妇》中,妻子乔安娜具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她因无法忍受丈夫经常外出工作而选择离婚,摆脱家庭束缚的乔安娜凭借自己的努力渐渐找回了自我。影片通过乔安娜的出走与回归,展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又如《末路狂花》讲述了两个不甘被生活琐事牵绊的女人离家出走,相约一起去郊外散心,但意外的杀人事件使得家庭主妇塞尔玛和餐厅女招待路易斯陷入了一场逃亡之旅中。两位女性面对男性的压迫,绝不屈从,她们以强硬的姿态反抗到底,最后选择以死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表现了女性对社会的抗争。美国当代女性影片中的女性形象从软弱到刚强、从被动到主动,她们的身份定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成为电影史上具有独特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呈现出别样的审美价值。
其次,觉醒的女性意识表现在女性反抗精神的彰显上。在影片《紫色》中,黑人女性西莉一直处在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边缘地位,在家时的她遭到父亲的侵犯,生下两个孩子;出嫁后的她忍受着丈夫的折磨,生活痛苦不堪。直ฏ到丈夫的情人莎格出现,西莉的女性意识才慢慢被唤醒,开始有了反抗丈夫折磨的思想与勇气。而在《永不妥协》中,则更多地表现女性的抗争与自由。影片中的单身母亲埃琳・布罗克维奇是生活中的倒霉鬼,她有过两次失败的婚姻,离婚后的她独自承担着抚养三个孩子的责任。在律师事务所打工的日子,她凭借坚韧的毅力与永不言败的精神,打赢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宗民事赔偿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样改编自真实事件的《美国紫罗兰》,讲述了非裔母亲迪・罗伯茨面对莫须有的罪名而勇于抗争,最终获得清白的故事。无论是西莉,还是挨琳,抑或是罗伯茨,这些女性在面对不公的命运时选择了勇敢地斗争到底,展现出新时代女性的精神面貌与生活状态,带有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
女性电影立足于女性主义立场,以女性人物为叙事主人公,以女性视角为叙事切入点,颠覆了传统电影中的两性关系,塑造了一系列自立自强、乐观开朗的女性形象,充分展现了女性电影的价值魅力。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影片,女性电影善于通过描写女性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来表现女性意识的觉醒,《朱莉与朱莉亚》《谁吻了洁西卡》《曼哈顿灰姑娘》……美国女性电影在电影艺术的长廊里大放异彩,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生态女性镜像。可以说,当代美国女性电影的发展,一方面使女性题材的影片在电影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也彰显了女性地位的提高,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
[参考文献]
[1] 凌逾.女性主义叙事学及其中国本土化推进[J].学术研究,2006(11).
[2] 杨小彦.镜头与女性:看与被看的命运[J].读书,2002(06).
[3] 刘静.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启示[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5.
[4] 罗媛.女性意识的发现与建构――新时期大陆女性电影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