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弟子规》看传统文化之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摘 要 《弟子规》是我➳国著名的传统蒙学教材之一,是一部针对儿童的行为规范,全部需要身体力行,执行力与示范性很强的读物。随着时代的变迁,《弟子规》的许多内容已经失去了原有的价值意义,但《弟子规》在整体内容上所呈现的全面细致、层次分明、先后有序的大教育观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关键词 《弟子规》 传统文化 现代教育
《弟子规》是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并称的著名传统蒙学教材,针对儿童行为规范,实践性很强,全部是需要身体力行的内容。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的变迁,其中有些内容与现实无法结合,甚至失去了其存在的合理性,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时,在精华与糟粕、古训与变通之间进行合理取舍了。但不管怎样,通过近几年的《弟子规》教学,笔者还是深切地感受到,在现今的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非凡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感悟,解决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就明白了为什么要重拾传统文化教育,也就能真正体会到传统文化之于现代教育的意义了。
一、《弟子规》学习,谁要学,为什么要学
这是一个解决学习主体的问题。从《弟子规》的教学内容来看,答案应该是非常明确的,所谓蒙学,即是对我国ถ传统的幼儿启蒙教育的一个统称。与小学、大学并列,是我国传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而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是:许多身为孩子父母的人,上对父母、长辈做不到孝;对兄弟姊妹做不到关怀爱护;自己的日常行为也很难恪守谨言慎行;与人相处、交往缺乏最起码的诚信;为一些诸如“老人摔倒要不要主动搀扶救助?”“路遇乞讨该不该施舍?”“大学生救一个耄耋老人而牺牲值不值?”等等不是问题的问题而争论不休;为了名利不择手段,剽窃研究成果、论文抄袭、师徒反目――如此又如何教给孩子“泛爱众,而亲仁”的道理?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有着其他一切教育无可替代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形成。
二、从《弟子规》看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大教育观
《弟子规》作为传统的蒙学教材,其在内容体例编排上教育的重心非常明确,即七个部分的内容:“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学文”。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活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耕种土地的制约,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稳定程度决定了社会的稳定程度。所以,决定家庭和睦稳定的“孝”和“悌”,就成了最为重要的做人准则,被放在了第一和第二部分。第三和第四部分的谨和信,其中谨多体现为个人处世的态度,即做人做事要谨慎、低调、收敛,不张扬、不冒失;信则侧重于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言过其实、不言行不
一、不轻易许诺。如果单从个体层面来看,谨和信最贴近自身,应该放在最前面;但是,从社会层面来看,谨和信必须放在孝和悌之后,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所特有的约定和“公理”。第五部分讲爱众,是从纯意识层面来认识的,既没有明确的对象,也不纯粹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特有的主张,就如文中所说的:“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从治理国家社会的角度看,善良友爱的行为思想深入人心的越多,社会的稳定程度就越高,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从人性本质看,“人之初,性本善”,对善的向往和对爱的需求,决定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发展,人类的本性是不会变化的。第六部分是亲仁,“仁”是儒家思想的一个特有概念,春秋以前就有,孔子继承并且发展了“仁”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涵盖了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其属于做事层面的学习修养,因此放在了其他五个方面之后。最后一个部分,“有余力,则学文”,这里所说的“文”,其内涵是多元的,读书识字是学文,再进一步能写出好文章也是学文,“文”和“道”相互对应,对文学、哲理、科学、社会等构成的更深层次的探讨,同样可以说是学文。这里,我们不妨对《弟子规》七个方面的教育内容做一个梳理规整,如果说“孝”和“悌”是教育弟子如何对待长辈、兄弟的话,那么“谨”、“信”就是针对自身而言;“爱众”是信仰、理念、生活态度;“亲仁”则是道德境界。前六个部分归为“如何做人”。那么,“学文”就应当是一个人立于社会,实现人生价值所应具备的做事技能技巧了。作为一个社会的人,必须具备这两个大的层面的最基本的条件,缺一不可。这两个层面也是有先后之分的,首先是做人,做不好人,掌握再多的知识及做事技能技巧也是无用的,或者说对社会起到反面作用;但是,只有孝心、爱心、诚心也远远不够,没有服务社会的能力,一切都是形而上学的空谈,也只会变成社会的包袱。这就是《弟子规》及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大教育观。
三、传统文化之于当代教育的意义
通过对我们当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观察,作为一名教师,笔者以个人对时下教育的了解,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重知识教育轻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的时代,个人能力的培养及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实现,好像就只有读书应试一条路可走,而且书本知识的学习、考试分数、最后的大学层次及学历高度也成为了衡定一个人能力大小的唯一标准。于是,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今天,从学前班开始,孩子们就开始了各式各样的知识学习,书包越换越大,各种学习班、补习班、提高班等越来越多,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没有了童年,家长不得不扛起近乎超出自己能力的各种学习费用,结果是:孩子越来越厌学,除了学习,不知自己还能干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不具备。一些孩子有幸最后考取理想学府,一下子如完成了人生的整个任务,卸去了沉重的应考负担,飘飘然过后,很快陷入迷茫境地而不知所为。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小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应该是一个学生,而且首先应该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
2.重学历教育轻品德教育
许多学校的校训都把德放在首位,诸如:“立德”、“厚德”、“明德”、“德智体”、“德才”等等,这些写在校训里的德,如何能有效地渗透于学校的教育之中,这是最根本的问题。从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不同教育阶段、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中,品德教育不容乐观,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试教育分数说了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说了算,职业教育技能说了算。获得了高学历,掌握了高技术技能,但不懂得感恩,不愿意奉献,斤斤计较,自私自利,这是教育的最大缺失。“人不仅创造财富,还要为人处事,而且在为真、善、美的服务之中看到自己的创造能力的意义。需要教人们学习的正是这些东西。”[6]诚然,品德教育很难量化也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教育如若偏离了本位,将直接影响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在追求经济发展、物质利益最大化、信奉知识就是力量的今天,品德被边缘化,许多人的精神没有了归宿、灵魂没有了家园,更可怕的是没有信仰的人一旦失去了自制能力,其行为就没有了约束,就会为所欲为,为非作歹。这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少的原因所在。
3.重学校教育轻家庭教育
一提到教育,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便是学校。诚然,学校是教育的主要和重要园地,但并不能把教育等同于学校。其实在一个人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都担负着不同的教育任务,扮演着不同的教育角色。其中,家庭承担着一个人终生教育的重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生的老师。俗语有:养儿不教父之过,养女不教母之错;身教胜于言教;等。家庭虽然担负着一个人一生的教育,但在一个人成长的不同时期,家庭教育的内涵、任务及作用也不尽相同。家庭教育的最主要时期应该是一个人的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教育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做人做事的规矩,家庭教育的主要作用是奠定一个人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的基础。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成长有两个关键期,第一个关键期在3岁前后,3岁前后是一个人智力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第二个关键期在13岁前后,13岁前后是一个人身体发育和独立生活的关键期。家长如果搞好了“成长的关键期”的教育,以后的教育就会一路顺畅;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Σ,后患无穷。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举足轻重。
基于现代教育的几个特点,我们再对照一下《弟子规》的教育内容不难发现,现代教育的缺失在《弟子规》的前六部分内容里得到了全面细致的体现,如果我们把《弟子规》所体现的传统文化的大教育观与现代教育进行科学的融合,我们现代教育的现状将会有很大的转变。
(1)改变认知,树立大教育观。把传统文化的大教育观融入现代教育,使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改变以往对教育认知的偏差,树立大教育观,真正领会教育的本质,使“教育者”真正明白要教什么?怎么教?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育”结果?什么样的结果才是成功的“教育”?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作用,实现教育的意义。
(2)回归教育本位,淡化教育的功利性。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育人是百年大计。我们当下的教育功利色彩太过浓厚,以至于遮盖了教育的本真。作为育人的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要遵循人的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要环环紧扣,方方面面都得到位ช,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运转和最后的结果。急功近利是教育之大忌,我们只要细心留意一下当今教育的一些现象,就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一些在老师、家长眼里的“好学生”、“好孩子”,面对无休止的书本学习、考试、分数排名等等,渐渐变成了现代版的“伤仲永”;更有甚者,一些孩子在分数、竞争等压力面前选择了放弃生命。这些虽都是®个别现象,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只有淡化教育的功利性,遵循教育规律,先教做人,再教做事,循循善诱,才能达到教育之目的。
(3)继往开来,薪火相传。在现代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文化本身传承性的要求,也是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使它更显博大精深,这也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所无法期冀的。这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最为宝贵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所在,我们不但要继承,更要发扬广大,把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教育,既是为往世继绝学,更是为未来开太平,功德无量,利国利民。
参考资料
[1] 《诗经・小雅・蓼莪》.
[2] 《孝经・圣治章》.
[3] 陶清澈编著.《名门家训》第十编《司马光家训》[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1.
[4] 唐・魏徵.魏郑公文集・谏太宗十思疏.
[5] [英]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社,1997.
[6] [苏联]苏霍姆林斯基.育人三部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