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示弱心理的研究

时间:2024-09-20 12:19:3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随着高考扩招,国内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长,虽然高等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但青年的总体素质较历史时期已得到大幅度提高,在就业、医疗、住房、养老等民生问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目标远大的青年人之间竞争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激烈状态。不仅竞争强度大,竞争的形势也趋于多样化。在青年发现明显的竞争会刺激对手时,就出现了以麻痹对手的进取心、示弱等手段的隐藏式竞争。

仔细观察如今的青年,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他们大都无意或有意地在掩盖真实的自己,隐藏自己的内心。

例一:甲在休息日早起准备学习。室友醒后问他去哪,甲会回答说出去吃早餐或出去玩,或缄口不言。

例二:甲因复习认真所以考试成绩较为☣理想。当乙问其成绩时,甲的回答将会比自己的成绩低,且声明自己平时并没有认真学习。

例三:甲在看书或写东西,当乙凑过来问时,甲会马上把书等物品合上,不让乙看到他在干什么。

这些现象来源于日常的观察和亲身体会。我把它们归结为竞争性示弱。示弱指在对手面前贬低自己的能力,即使其未必为真。加上一个竞争性,想表示的是示弱不是最终目的,其直接目的是为了防止他人模仿,最终目的则是超过竞争对手。

模仿是指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个体效仿他人行为☒举止而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其目的是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模仿可以说是人类的天性,无论是在时间上或是空间上都十分普遍。模仿实际上是一种竞争,而社会正是通过个体不断竞争而进步。模仿他人就像给自己安了一个台阶,从这个台阶往上走总比一个人从零开始起步来得轻松和有效。

模仿虽必不可缺,但有时却会让人感到不快。实力相差悬殊或年代相差大的两个人之间,弱者对强者的模仿并不会让后者感觉不适,因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他相信弱者不会超过他或者不会对他产生实质的威胁。而在能力相差不大的青年人之间,模仿会令模仿者ツ十分不安,因为模仿者随时可能超过他,即使不是马上,在以后漫长的时间内也可能会造成威胁。这对有些青年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被超过意味强者地位的丧失,社会竞争的失败以及对自尊的伤害。但他人的行为是不可控制的,指责他人对自己的模仿会被认为是不道德和人品差,并且会对人际关系造成不小的破坏。

为了防止被模仿,青年人学会了隐藏自己的实力,也就是竞争性示弱,让弱者认为他更弱,不♫值得模仿。这个目的何以通过示弱达到呢?我想有两点,一是杜绝被模仿;二是降低竞争对手的志向水平。第一点不难理解,不被模仿就不会被超越,至少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这是最容易实现的。第二点,我想可以通过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来解释。首先要肯定的是环境对人的心态及行为的影响,一个人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同化,在看到周围的人都不求上进或不如自己的情况下,青年人会很容易变得和周围人表演出来的形象一样,✫即不求上进或自满。在这种情况下,有青年人高呼大学是理想的坟墓,也不足为奇了。

涂尔干曾以犯罪为例来解释如何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犯罪会造成社会不稳定,严重的情况下会使社会分崩离析,因此人类发明了法律和刑罚来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的持久。原始的示弱是人类保护自己免受不必要伤害的天性。现代社会中竞争性示弱的目的却是在竞争中取胜。模仿是人类进步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竞争性示弱直接目的却是为了杜绝模仿,甚至带有一种嫉妒的意味,使竞争变得不透明,竞争的功能被扰乱。涂尔干称那些具有最普遍形态的事实为正常现象,称其他事实为病态现象,犯罪就是一个普遍现象。涂尔干指的普遍性是时间和空间上的,可以理解为在任何时期的任何社会中的任何地区里,都会有犯罪现象发生,而不是大部分人或社会中特定年龄群体中的大部分人会犯罪。作这样的解释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将它应用到竞争性示弱中时会发现,竞争性示弱并不是正常现象。如同在犯罪以不正常的形式出现例如犯罪率上升时,可以肯定这种现象具有病态性。青年群体中普遍出现竞争性示弱就是病态的示弱。

竞争的形式随着竞争强度的增大而丰富。随着中国青年的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曾经可以引以为荣的大学生称号现在被人拿来调侃,不仅因为大学生的质量在下降,更因为其数量过于巨大。由此产生的巨大竞争强度为竞争性示弱的产生提供了条件。于是青年们在传统心理和生存压力下产生了以赢得竞争为最终目的竞争性示弱。这种竞争也许将伴随这一时代青年人的一辈子。

青年的示弱心理实为一种竞争性示弱,在大家同等努力竞争的情况下,个体通过示弱来削弱竞争对手的竞争精神从而进一步削弱其竞争能力,以期在现在或将来的竞争中取得胜利。这种行为虽然在青年群体中非常普遍,但并非正常现象而属病态现象。青年人这种普遍的行为从长远角度看将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