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职院校“双证融通”制度,促进技能型人才培养
【摘 要】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在学历教育中融合职业技能的培养。这映射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本质,突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特点,也顺应了社会的发展需求。但在实践过程中,某些因素影响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的融通。文章旨在探究“双证融通”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笔者的工作经验,探究应对方法,同时也提出“双证融通”的实施过程中,也应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问题;对策
一、“双证融通”的影响因素
(一)“双证❣融通”衔接机制有待提高
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双证书”的教育管理模式,但在衔接管理机制上有待提高。就学历教育而言,各高职院校是依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以及本校的专业实际情况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而职业资格培养而言,主要的设计标准是职业资格的考证内容。在“双证书”并轨式教育中,由于两者缺乏合理的衔接管理,使学历教育课程体系的统一性与职业资格°培训内容的多样性产生了摩擦。例如,学历教育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而缺乏足够的实践操作培养。而职业资格的培训则独立于常规教学活动之外。这就造成很多学生反映考证的内容在平时的课堂中接触得并不多,要获取职业资格证,往往要依赖报名参加专业培训班。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平行进行,而不是有机结合,不能真正实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
(二)实践教学设备不能满足双证融通的实施
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是保障“双证融通”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而职业资格的教育对于实操部分的要求尤为重要,但部分院校的实践条件有限,如实训室设备不足,设备较为落后,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求,导致学生在实践操作这一环节缺乏真实的工作环境。
(三)双证融通的教学条件有待完善
“双证融通”既强调学历教育的重要性,也突出职业资格的培养。对于师资力量的要求更具针对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的经验,实习实训的教学指导能力相对薄弱。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技术的不断创新,市场的需求也日益变化,特别是对于人才的需求标准,聘用员工所掌握的技能要求,也相应发生变化。这对于高职院校是否能够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操内容,以便更好地适应企业、市场的变化,具有一定的挑战性。
二、高职院校实施“双证融通”的对策探究
针对上述的问题,笔者通过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认为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的改革、校企合作等方式“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健全“双证书”衔接机制
其实,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本质都是为了促进应用型、技能型、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理念上是可以相融的。为了切实推进“双证书”模式下的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全面促进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学历教育的层面上,学院突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高职特色,加大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的比重,重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紧密结合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内容,为学生提供“教、学、做”三位一体的平台,促进职业操作技能的提升。
(二)坚持“工学结合”道路,全面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为推进学生专业ษ技能的培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让课堂教育与专业资格证的考评内容接轨,高职院校应坚持“工学结合”的道路。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运用校企合作单位这一平台,扩宽学生的实操训练渠道。这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巩固了专业理论,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因为学生实操训练的平台是在校外实训基地,他们能更好地接触、学习当前企业的专业技能需求,完善了课堂教育内容单一传统这一不足,使学生专业技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同时,高职学院还可以结合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修订学生技能考核和课程成绩的考评方式。
(三)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对于双证融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切实保障职业资格的培养与学历教育的相融,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可以计划性地组织在校教师到校企合作单位学习。按照专业的要求并结合企业的情况,安排教师到不同的岗位轮训。通过这一方式,扩宽教师提高职业技能的渠道,并更大程度地保障了高职院校及时了解本专业的职业资格标准,及时掌握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最新标准和企业前沿技术。这样对于学生的教学内容、课程设计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保障在校的教学内容与社会的最新技术接轨,培养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可以招聘企业高管或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他们自身的实践经验,教授在校学生专业技能。这对于“双证融通”的有效实施提供有益的帮助。
(四)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考证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问题上,存在取舍的困难。他们不清楚哪些证书更加适合未来的就业前景,甚至部分学生存在盲目考证的现状。这需要高职院校做好宣传工作,引导学生合理考证。我们可以充分抓住新生入学教育这一平台,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内容以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报名时间、作用等,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和学习。同时,我们也可以开展考证相关的专题讲座,邀请有经验的专业教师或往届学长学姐分享学习与考证经验,协助学生合理考证。
(五)创建校企文化,培养职业素养,深化“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双证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局限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单纯获取,而是培育适应社会发展的“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而职业技能素养更是其中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立德树人,德育的培养也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院可以紧抓入学教育这一平台,从入学初期开展专业讲座,介绍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内容以及就业前景,同时邀请往届优秀毕业生到校开展学习经验交流,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本专业的课程结构,以便更好地进行专业目标设计。同时,学院邀请企业高管到校分享,通过企业优秀员工,先进人物事迹的教育,不断优化学生对企业的认识。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要营造企业氛围,构筑职业环境,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学院引导各系结合专业特色,紧密联系企业需求,打造品牌活动。如计算机专业,面向市场需求,组织学生开展IT技术能手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将学生活动与企业需求联系,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营造企业环境。
以学生专业社团为载体,大力开展公益活动,这是塑造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如工科系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义务维修、安全用电宣讲会等公益活动,加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