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规避与防范

时间:2024-12-26 12:06:0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 怎样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这些都是针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基于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继而指出行政事业单位不足的原因,最后综合如上观点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风险加以控制。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风险控制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不断变革和深入,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着财务资源来源风险和财务资源使用风险的双重压力。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和管理,有益于改进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人才管理结构,继而将行政事业单位的人才管理和财务管理逐渐实现规范化,加强了行政事业单位防风险控制的能力,提高了行政事业单位现代化管理的措施与水准。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调整,对行政事业单位达到提高其自身的经济效益的最终目标奠定了基础。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

一是,客观性。财务活动存在着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确定性因素,因而财务风险的发生有其客观必然性。二是,不规则性。财务风险是否发生、何时发生以及发生的范围和程度等完全是不确定的,对财务活动的日益复杂性和多样性,财务治理者还不能完全了解和全面把握,由此带来了财务风险的不规则性。三是,可变性。事业单位自身处于变化发展之中,相应的财务活动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在一定条件下,财务风险有的激化、有的消亡、有的减少、有的改变,表现出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自我应变能力。四是,可预测性。财务风险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的,随着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的进步,对财务风险的发生时间、范围和程度进行科学的预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风险的发生,并最大限度地降低财务风险的破坏性。

三、事业单位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

1、内外部控制环境难尽人意

从外部环境来看,一是国家机构改革后,政府管理的缺位。国资委成立后,没有及时明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属及管理方式,各单位按照各自方式管理经营其资产,这部分资产处于“监管真空”。正是这种国家投资、无人负责的体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低、浪费与流失严重的状况。二是随着各项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事业单位将面临诸如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风险、国有企业的连带责任风险等。

从内部环境来看,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重大风险的责任在于决策者对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认识不足。而当内部环境恶化时,造成内部控制失控。缺乏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随着控制环境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内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事业单位作为财政拨款单位,其财务是消耗性的纯支出型财务。财务管理的大收支模式,要求对支出实施严格控制。由于我国目前仅有《预算法》对财务支出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他适应新体制的相应制度尚未建立,造成财务支出有章难循、无章可依、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

在管理体制上,单位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预算控制缺乏刚性,从而给财政资金运作带来了潜在预算失控的风险。

2、政府预算约束严重弱化

近年来,由于控制环境的影响,财务风险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不同于企业的财务风险,其特殊性主要源于财务治理的特殊性即财务治理的重心是预算⌛治理,预算具有导向作用。就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其发展和建设只能建立在财力许可的范围之内,不能“寅吃卯粮”,更不能“负债经营”。然而事实上,众多决策者难以抵抗外部机遇带来的快速发展的诱惑,片面夸大发展而不顾财力地展摊子、上项目,将企业运营中的“负债经营”思想引进政府的预算编制和执行中,势必造成隐性赤字预算。这种由预算约束弱化、治理层决策失误造成的经济责任风险,已成为当前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重中之重。

3、缺乏严密的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随着控制环境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内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事业单位作为财政拨款单位,其财务是消耗性的纯支出型财务。财务治理的大收支模式,要求对支出实施严格控制。由于我国仅有《预算法》对财务支出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其他适应新体制的相应制度尚未建立,造成财务支出有章难循、无章可依、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在治理体制上,单位财务支出治理落后,经费웃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预算控制缺乏刚性,从而给财政资金运作带来了潜伏预算失控的风险。

四、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对策

1、加强内部控制

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各单位遇到的新财务风险问题不断出现,与之相适应应当不断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当明确,并相互分离、相互制约;重大对外投资、资产处置、资金调度和其他重要经济业务事项的决策和执行的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程序应当明确;财产清查的范围、期限和组织程序应当明确;对会计资料定期进行内部审计的办法和程序应当明确。各单位还应该建立单位内部稽核制度、内部牵制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稽核制度和内部牵制制度的建立应该结合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一并考虑,但两者是不同的,前者的主要内容包括:稽核工作的组织形式和个体分工;稽核工作的职责、权限;稽核工作的程序和基本方法等。后者的主要内容包括:内部牵制制度的原则,包括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账分离、账物分离等;对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和限制性规定;有关部门或领导对限制性岗位的定期检查办法。内部审计则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个单位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在某种意义上讲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在制定内部控制有关规定时,要明确单位负责人应负的责任,使单位由上而下共同执行内部控制要求,从而推动内部控制的健康发展。还可以在事业单位内部推行法人经济责任制,将责任风险直接与决策层挂钩。经济责任制即按领导分工予以纵横监控,规定职责,相应授权,从而实现各尽其职、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控制目的。单位在处理经济业务时,必须经过授权批准以便进行控制。在授权批准控制时,一定要明确授权批准的范围、授权批准、权限、授权批准责任和授权批准程序。同时要把授权批准权限的分解和审批额度的分配与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财务公开性制度的建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防止滥用职权审批情况的出现。

2、合理确定风险控制目标

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控制应达到这样三个目标:一是操作性目标,即财务活动的资金核算、资产管理、项目实施、内部监督、队伍建设等主要工作环节在运作程序上做到规范有序;二是信息性目标,即财务管理活动所形成的全部财务信息应尽可能地接近真实情况,符合可靠、及时和完整的制度要求;三是合法性目标,即财务活动方方面面不能只考虑事业发展的需要,必须遵从现行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确保财务工作的合法性。

3、强化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

可以将财务ฟ人员风险意识的培养同岗位责任挂钩,与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和自身综合素质的进步联系起来,加大风险知识的宣传力度、风险治理的培训力度,进一步财务人员对财务风险重要性的熟悉,对各种财务风险的了解,熟悉工作中财务风险的不同表现形式,树立风险观念。

强化风险意识的同时还要进步其风险控制能力。首先,要培养财务人员发现、了解、识别治理活动中尚未显现的各种风险及其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识别能力;其次,要培养财务人员运用专业技术和化治理手段从数目上进行充分估计与衡量的风险的检测能力;再次,要培养财务职员正确处理常规风险活动和意外风险事项的应变能力以及要培养财务人员综合运用各种风险控制方法,细化落实风险决策措施的能力。

4、建立完善的财务会计制度和奖惩制度

一个单位的好与坏,就看这单位有没有建立完善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财务体系。制定财务人员岗位职责制度、财务人员会计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和监督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建立健全事业单位业防范财务风险必不可少。内部控制制度,如大宗材料采购的招投标工作,可以邀请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业主代表、监理工程师等参与监督,确保招投标的公开、公平、公正,避免暗箱操作,切实降低材料成本。内部审计方面,应对事业单位各项目的经营活动与内部控制进行客观独立的评估,以确定设计和制定成本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有效的执行。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提出,予以纠正,督促管理制度的✡执行。

坚持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奖惩制度,是促进事业单位长效管理的强有力保障。奖惩制度的缺乏,造成只安排工作而不考核其工作效益,只奖不罚,奖罚不到位,不仅会严重挫伤职工的积极性,而且更会给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

5、建立财务状况预警机制,加强财务风险预测

鉴戒国际先进经验并运用现代手段,逐步建立风险监控、评价和预警系统。通过一系列指标的横向和纵向数据比较,对财务运作中潜伏风险预警预告,提出控制措施,将可能萌发的财务风险予以化解。要根据《预算法》的要求,在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审批、监视和治理权限上严格规定内部控制程序,建立的预算治理体制,强化预算的刚性,将连带和潜伏风险降到最低,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6、正确处理风险管理与事业发展的关系

加强财务风险的治理,要进一步规范财务行为。不能一提到“规范”就以为会阻碍事业发展,实际上规范财务治理行为既是依法理财的基本要求,又是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支持事业发展是财务工作的出发点与回宿。只为眼前的利益,不讲原则,不顾法规约束,踩红线、闯红灯,即使事业有了发展,由于财务风险的迅速膨胀引起了财务秩序混乱,也必然会导致业务工作秩序的混乱,终极必将阻碍事业的发展。

五、结语

本文针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与措施,分析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失控的表现及危害,提出了改进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财务风险的控制方法。总之,随着事业单位改革逐步深入,事业单位财务要紧紧围绕加强和规范财务这个中心,大力推进财务监督制度改革,调整财务监督的力着点,建立透明的财务运行机制,把重点放在建立科学的、规范的、灵敏的、高效的财务监督上,使其在事业单位的财务建设中心发挥重要作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