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设计理念在中职设计课堂上的应用研究
在谈协同设计理念在中职设计课堂的应用之前,我先说说协同设计的概念。协同设计是指为了完成某一设计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设计主体,通过一定的信息交换和相互协同机制,分别以不同的设计任务共同完成同一设计目标的过程;也可指企业,设计师和用户受众之间共同建立起来的一个协同环境,从而使设计成为一个多主体共同协作的设计过程。
将设计当作协同工作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很新的思想。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人提出设计是一个建立与维护所参与人员间共同理解的,对技术实现的一种社会性的构造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社会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本世纪初,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罗斯商学院的科因巴托尔 - 普拉哈拉德(Coimbatore Prahalad)和文卡丘 - 马斯瓦米(VenkatramRamaswamy)在工业生产中创立和运用协同创新并引发行业潮流,后将其引入学术界并得到广泛关注。如其著作中的描述:面向未来的竞争,应与客户共同创造独特的价值价值的内涵和价值创造的过程正在迅速从一个产品和企业为中心的观点转为个性化的消费体验。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今,协同设计正越来越明显的将成为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的一个新趋势。
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协同设计的优势主要在于多主体参与。在传统的设计过程中,通常是数量有限的客户在市场调查环节参与产品规格制♀定,他们很少在产品开发的初始阶段参与设计活动,设计理念一般由公司的设计师提出。在这种不全面的市场调查基础上做出来的创新设计,可能会使设计品无法适销对路。 ت然而,在协同设计过程中,用户或客户能成为设计团队成员之一,并参与设计过程,因此,协同设计的结果是用户生成设计或是来自用户的积极参与而实现设计。在协同设计活动中,客户可以参与概念设计、概念的筛选、详细设计等。客户提供的设计想法即是产品面向客户的卖点。在这种方式下,无须对市场进行预测,因为在产品生产前已经明确了潜在消费群。因此,商品适销对路具有必然性。一些公司已经运用协同设计方法开发出了成功的产品,如乐高(Lego)、无印良品(Muji)、大象设计(Elephant design)、Ponoko 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在我们的中职设计课堂中实践协同设计理念。
第一,把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作业转化成设计项目。而这样的项目从一开始就不是由老师设定,而是由学生们先自组团队,然后自主决定设计项目。老师的任务是启发学生对该项目的已有类型和形式做一次调查。强调调查是以学生自己的观察和理解独立完成的。这些调查将会作为以下协同设计的一个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以用户心理和挑剔眼光对待产品。学会对产品的功能,造型,色彩,包装等各个方面报以审视的目光。让学生一开始就学习从设计者对立面去理解设计的意义,理解设计的社会性。
第二,明确协同设计课堂的模式和步骤。关于这个过程,我认为重点有二。一是如何让学生明确角色转换;一是⌚如何让学生明确协作界限。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设计团队自行指定各组内部不同的 シ设计专家,让他们各自负责外观,功能,色彩,包装,标识等一系列子项目。同时,在团队内与各团队间引导学生学会角色转换,让他们互为设计师和受众,即自己不但是某个专项的设计师,还是其他设计项目的用户。他们要学习以设计师的眼光和心态去和他们的用户受众进行交流;他们还要学习以用户的眼光和心态去参与其他设计师的设计。老师也可以以设计师的身份直接加入某个团队之中,直接参与协同设计之中。老师要用心记下学生在协同设计过程中的创新点很闪光点。老师可以把这些创新点和闪光点作为对☏学生主要的给分点。还可以参考一些网络协同设计公司的做法,把分值以某种公式折算为报酬金额,以增强协同设计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总之,我们要的就是一种更接近于真实的协同设计氛围。
第三,课堂总结。在完成一次课堂模拟协同设计活动之后,我们可以以我心中的协同设计为题,让每位参与的学生写一份心得。要求不一定要有文采,但一定要有真实的体会和设想。这是一个种种子的步骤。或许作为设计教师,你还能从中发现一些学生们新奇的新思路。
协同设计是当下企业设计活动的一个新趋势。从设计的需求入手,协同设计更容易激发和提高客户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参与性,从而也更密切了客户与设计师及企业之间的关系。而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如果能从一开始就比较真切的体会设计协作的理念和界限,并从模拟实践中相对深度的理解设计的社会性,协作性和创新性,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而言,无疑是有益的。因而,模拟协同设计的课堂教学,值得我们进一步认真思考和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