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精致化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精致化研究
1 大学生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分离及其精致化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横向上被分为了如下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负责的思政理论教学;二是学生工作部门开展的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目前,名义上两者是实行共管,在实际工作中却是两条线运行。从事理论教学工作的老师多数仅对授课期间涉及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进行管理;而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老师缺乏理论支撑,观念落后,工作水平有限。当代青年受到高科技的影响,能够多渠道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学生观念的变化和知识水平的提高都要求 学校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理论修养,将日常的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新形势下,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精致化的核心思想是要整合有效资源、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以形成全员育人的教育格局。融合思想教育工作和教学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精化分工机制。教务部门和学生事务部门之间需要明确职责,避免部门间责权重叠、执行交叉,努力做到上下一条线、主从分明。新的分工体系既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学生完善人格、高尚品德、政治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又要充分发挥专业教育在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二是寻找结合点。要促进思想工作和教学工作的交融渗透,需将“全面育人”作为两者的共同目标,此外还要从各个环节探索两者之间ช的结合点。例如通过加强学风建设将思想与教学工作结合起来,思政和专业老师都有责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知识观 ;三是更新评估机制。以往的评估比较粗疏,课堂成绩是教学工作的评估依据,活动成绩是思想工作的评估依据,新形势下的评估机制需要根据各自的新分工建立更加细化的评估体系,只有做到科学、精细的评估才能有效促进两者创新融合。
2 大学生德育工作与智育工作的分离及其精致化创新
《师说》有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通俗而言便是“教书育人”,所谓教书即传授科学知识,育人即以自身德行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随着教育的深化发展,出现教师分工,形成了专门进行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教师队伍。智育老师只注重教授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甚少关注德育。而德育老师只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灌输,未能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生活、专业相联系。教师分工是教育深化发展后的先进产物,但由于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精致化的价值导向,未能从细节着手关注德育、智育的具体执行和微观操作,导致本应属于同一育人目标的德育和智育出现分离,破坏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性。
要形成《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需要从教育的各个环节着手,精致每个教育过程。首先,创新领导体制。大部分高校都是安排一名党委副书记分管学校的德育工作,一名副校长分管学校的教学工作,校长对德育和智育全面负责。但是各部门间缺乏经常化、制度化的沟通交流。领导体制决定了“我向谁负责”、“我有事儿找谁”的工作思维和路线,只有从领导层面进行工作思路的创新、任务分工的细致化才能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其次,明确执行责任。学校从事德育的老师包括:学校领导、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下转第53页)(上接第47页)职政工干部、班主任等。这些老师需要在进行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专业化、精致化。最后,完善考核机制。工作的落实情况需要通过考核评估来检验,需要通过考核结果来激励。要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需要建立系统的、动态的、标准化的考核目标和考核体系。
3 大学生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的分离及其精致化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按场所可分为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既包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教育,也包括在其他学科的教育过程中所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课外教育包含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后组织学生参与的具有教育内涵的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等,也包括学工部门、党团委、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老师等指导下开展的各类思政教育活动。课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课外教育是主阵地,两者一个偏理论,一个偏实践,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互补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教育工作中,课堂和课外教育不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导致资源浪费,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精致化、科学化,我们要积极探索两者的结合途径。
中央十六号文件和李长春同志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上都强调⌛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是主渠道,课外教育是主阵地。要促进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的真正结合,可考虑从以下几方面改变。一是要建立共同责任机制。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全体教师的共同目标,将共同的责任细化、分解落到实处。明确各相关部门监管责♫任,细化分工,建立部门联动和联席会议制度。二是要建立全面育人体制。所谓全面育人,一方面是指课堂任课老师不再局限于计划内的课堂教育,而是将课内讲授式和课外活动法相结合,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实问题以及日常生活的联系;另一方面是指课外教育老师,例如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可以兼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将日常管理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建立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三是要建立知行合一的考核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在学生身上主要体现为认知和行为两方面的改变,而当前学校普遍重视理论考试结果,即认知上的改变,而学生行为上的发展缺乏明确细致的评估体系。因此只有建立知行合一的考核机制,如建立公益活动认定制度、社会实践活动评比制度等才能真正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