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基于“中国制造2025”视域

时间:2024-12-26 01:37: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随着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工业生产将重新定义技术、生产与人的关系。制造流程将实现纵向集成,生产的上中下游之间的界限更加模糊;生产过程将实现工程数字化集成,人重新成为生产过程的中心,相应地制造产业高技术高技能型人才需求现状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高职制造类专业应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新要求,积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要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在未来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需求的新变化

德国在2013 年提出了工业4.0概念,这项高科技战略计划使德国制造业进入智能化时代。众所周知,工业生产分别经历了以蒸汽机驱动为标志的第一代,以电力驱动、在劳动分工基础上的大规模生产为标志的第二代, 以IT 技术和电子工业实现生产流程进一步自动化为标志的第三代,现在正在进入以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化制造为标志的第四代。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ซ业国家战略计划、英国提出了英国制造2050、韩国提出了制造业革新3.0等,全웃球新一轮制造业领域激烈竞争已经拉开了序幕。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将改变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供需现状

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政府在深刻研判国际制造业发展趋向,结合我国制造业现状而制定的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是我国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行动纲领,是以智能制造为突破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契机,我国的制造产业随之将发生深远变革,这必将影响我国制造类专业人才供需的状况。

1. 新领域、新技术发展方向及内涵对制造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机遇。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等十大领域。在这些领域中都需要大量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传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同的是,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精湛的操作技能,更应具备对智能网络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为高职制造类专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2. 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对制造类人才提出了新挑战。从现有产业结构变化看,低科技含量的传统产业部门和业态将被高科技含量的新兴产业部门和业态所替代,在价值链低端聚集的产业将向制造业微笑曲线的两端攀升,制造环节将注重精细化生产和流程优化提升加工制造的品质。产业结构的变化,将会使高职制造类专业与之对应的行业企业岗位人才需求现状发生变化,也将改变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的供需现状。

智能制造企业发展改变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中国制造2025把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将带来产业的全面升级。智能制造企业发展将改变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质量标准。

1. 机器人应用人才大量普及。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智能工厂和无人工厂的出现,传统的一些岗位将逐渐消失,机器代人将成为常态,机器人应用人才有着巨大需求,包括机器人制造厂商需求、机器人系统集成商需求、机器人应用企业需求等,将成为高职制造类专业服务企业的一个新型岗位。

2. 多接口、即插即用、复合型人才尤为重要。由于生产流程的动态性,小批量、个性化生产将成为主流,产品的最终形态将与生产者相关。新的业态将模糊设计者与制造者的界线,跨学科能力成为新的人才特征,一线的生产者也需要掌握丰富的产品全知识。

3. 能动工种逐渐增多。智能生产系统将完成大部分的简单劳动,智能工厂里的员工不再是简单的操作工,而主要是产品的设计者、智能生产系统的管理者和高端智能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的维护者,需要极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传统发展型人才持续需求。由于我国制造业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是工业2.0、工业3.0 及工业4.0 多种水平并存, 并逐渐向高层次转变的状态,对传统制造业人才仍有较大需求,而这类人才又必须随着产业不断升级能够及时转岗,为此,我们称之为传统发展型人才。

二、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如何培养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还存在着专业发展准备不足、顶层设计滞后和资源储备不够等问题。

应对中国制造2025,高职制造类专业建设与发展准备不足

1. 教育理念需要更新。中国制造2025要实现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而目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并没有引起高职院校的广泛重视,教育理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办学思维上。作为直接服务于制造产业的高职制造类专业,必须面对新形势,突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为宗旨,职业核心能力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核心理念,对专业建设和发展做出超前性的谋划,避免学生毕业即失业和低端领域包身工的现象发生。

2. 专业发展顶层设计滞后。目前,高职制造类专业还没有建立人才需求报告发布机制,适应中国制造2025的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标准、课程标准还未研制,针对中国制造2025人才培养还处在理论探讨、系统规划的初级阶段,在新方向、新领域方面的人才培养少有高职院校涉及。☠

3. 教育资源准备不够。师资队伍和实训实习基地是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工业4.0 对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制造类专业教师提出了新挑战。目前,高职院校多从引进、锻炼、考核等多个环节实施师资队伍建设, 并且取得一定效果,但培养的教师多适应于工业2.0、工业3.0 水平,面对工业4.0 的新需求,还没有更多储备。高职制造类专业对实训实习基地有较高依赖性,是高职制造类专业又一重要的教育资源,而目前学校的实训基地设备多为工业2.0、工业3.0 的设备,工业4.0 的设备较少。另外, 依托合作办学的企业多数仍处在工业2.0 或3.0的阶段,自身对智能化生产的认识还有差距。

面向中国制造2025,高职制造类专业毕业生能力尚需提升

1. 专业能力单一,停留在低层次、单接口、少技术层面,需要提升学生岗位群和职业链的适应能力。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专业口径较窄,而制造类专业界限过于明显,滞后于制造类产业的转型升级,没能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同时,高职制造类专业按照传统工业生产的专业分工与岗位分工培养学生,很难适应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要求。

2. 片面地理解就业导向和工学结合,致使专业培养的技能及技术工艺滞后,需要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偏向于传统技能的培养, 课程内容不能紧跟产业技术发展步伐,知识结构不完整,技能单一,不利于复合人才培养。

3. 适应企业现实功利性需求, 致使隐性技能缺失,需要提升学生核心技术技能水平。学生在校掌握的是表象的和现岗的技能, 缺乏对接未来的能力,随着产业的技术领域的内涵要求提升,毕业生不适应新的岗位技术领域的任职需求, 即使所学技能仍然有用,但主要为一般的显性技能,而其技术含量较高的隐性技能相对较弱,发展潜力和后劲不足,更无法满足智能制造的时代要求。

服务中国制造2025,高职制造类专业教学改革有待深化

1. 校企合作的教育功能发挥不够。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由于在国家层面有立法,企业必须承担职业教育的教学义务, 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功能发挥较好,职业教育反哺企业也十分有力。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澳大利亚的TAFFE 学院等,职业教育另一元在企业,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重任。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企业没有承担职业教育教学的法律义务,虽然也有一些校企合作成功案例,但总的来看,我国职业院校校企合作仍然是松散型、浅层次、随机的,学校热、企业冷的现象并没有真正解决。

2. 工学结合不实。工学结合是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工作经历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教育模式。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里的工与学是相关联的,工是手段,学是目的。目前,工学结合被认为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最有效的教学模式,但是,近年来职业教育回归课堂现象较为普遍,工学结合有名无实。

3. 创新训练不足。目前,适应中国制造2025创新训练尤为重要。高职制造类专业虽然注重专业技能训练,但多属单一、重复、熟练式的培训,缺乏启迪和创造性思维训练,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思维,缺乏创造热情和创造行为。

三、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就高职制造类专业而言,教育理念、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实训实习条件、师资队伍、培养途径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是其重要要素。高职制造类专业要抢抓机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人才培养要素使高职制造类专业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 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新要求。一是准确把握面向中国制造2025工业4.0的人才必须具备的知识、素质、能力,全面了解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新形势和内涵。二是深入行业、企业调研,分析中国制造行业、企业的现状、问题、机遇和对策,并对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需求进行预测。三是选派专家团队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先进经验,指导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四是开展广泛的思想大讨论,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形成共识,成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动力。

2. 适当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岗位的适应力。高职教育专业是按服务对象的内涵要求或技术领域分类,导致高职专业设置过细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高职制造类专业要适应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必须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一是改造机电一体化等专业,调整课程体系,增设机器人方向,做强工业自动化专业,着力培养掌握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装备技术人才,服务产业升级的需要。二是优化制造类专业群。调整、整合数控技术、模具¢和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 进行合并建设,加入3D 打印技术,面向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养设计、工艺、编程及PLM 管理的技术人才,强化工艺、工具、多轴编程等专业核心技术学习,提升人才职业链多岗位技术领域任职的适应性。三是改造传统专业,开展制造类专业人才需求预测,不断调整、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对接制造企业现时生产与未来发展的双重需求,推进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

3. 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服务学生可持续发展。目前,高职制造类专业课程多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虽提高了职业的针对性,但忽视了职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重显性技能轻隐性技能,难以适应生产方式的变革。完善的课程体ล系包括文化素质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能力课程三大类型。文化素质课程以创新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为重点,将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紧密融合,基于专业技术技能应用改造、开发通识课程,满足学生的爱好和个性化需求。专业基础课程按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相关职业群能力, 系统设计专业课程和专业限选课程,结合专业大类的特点, 推行基于专业群框架的课程体系。专业能力课程按照职业链多接口、即插即用的技术领域任职的专门要求,突出技术操作能力、技术管理能力、技术诊断能力和维修能力的训练,也包括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项目,增加专业知识面,拓宽专业领域和方向。如: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构建的专业通识能力平台、专业通用能力平台和专业特殊能力平台的三级平台课程模式。

4. 重视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为学生提供现代化教学条件及环境。高职制造类专业建设与发展对实训实习基地有较高依赖性,而目前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多为2.0 或3.0 设备,4.0 设备较少, 实训基地条件建设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条件。面向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一是新建工业4.0 实训室。按照工业4.0 要求,实训室内所有机器人、加工设备、变频传送带、机器视听系统、服务器、控制软件等一系列硬件设备及软件支撑形成一条智能生产线。

二是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现有实训设备的数字化改造,提高设备利用率。把数控实训中心DNC 连网,让设备与机房、PLM 实训室与服务器联接起来,逐步实现数控实训中心网络化、数字化。三是推进工业机器人实训条件建设。与知名企业共同推进工业自动化实训室建设,重点在集成与应用,推动设备的自动化改造,提升教师数字化工具的使用能力。四是以PPP 模式或校企合作模式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或兼具生产、教学功能的专业化实训基地。五是通过建设创新创业载体,提升实训实习条件。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投入建立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汽车人创客空间、工业机器人创客空间、机械创新设计室、电子创新设计室、专利孵化研究所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5. 实施师资培养工程,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师资是高职教育教学的设计者和实施者,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高职教育教学的质量。随着工业4.0 及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对高职院校教师尤其是制造类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培养尤为重要。对于高职制造类专业教师,必须强化基于中国制造2025教育思想的培养,大力推进专业技能实践能力锻炼,实行5 年一轮的新技术新工艺教师顶岗实践活动,完善管理和考核认证机制,推行校企共管、分层考核模式。如: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对教师培养进行顶层设计,实施132 人才培养工程,建成以理论型队伍为基础,双师型队伍为主体,技能型队伍为辅助,协调发展的三支教师队伍。同时,积极探索教师分类管理工作,将现行教师岗位分为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学为主型、社会服务与技术推广型、学生思想教育型等四种类别,实行分类培养、评价和考核。

6. 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面对中国制造2025发展的新形势,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必须更加注重校企共育人才。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结合多年的实践,积极推进三对接一贯穿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一是创新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在机制体制上,充分发挥办学理事会、机械行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二是建立人才合作培养的新途径。在实施方式上,积极探索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和混合所有制等校企共同培养人才的新途径。三是推进开放性办学改革。在教学制度建设上,深化学分制改革,建立学分银行,实行学分互换制,增加专业之间的渗透和贯穿, 给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和学习空间。四是完善信息化、网络化教学资源,推进教学信息化。在虚拟仿真环境建设上,强化数字化工具应用,积极推进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省级信息化试点项目建设,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沉浸式虚拟仿真环境;强化建模软件、仿真加工软件、仿真软件及企业管理软件的学习和应用;在课程资源开发上,积极推进慕课、微课、在线课堂、手机课堂等课程信息化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7. 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发挥教学质量评价的导向功能。教学评价是按照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对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信息做出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评价,并将评价的结果反作用于教学,达到对人才培养活动过程的监控和调适,教学评价是人才培养活动的评判和调适环节,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一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诊断和评价体系。充分发挥教育专家、企业、学生的主体评价作用,建立基于人才培养数据平台的学校自我诊断机制,完善基于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反馈评价机制,创新基于职业链技术领域岗位群多接口任职需求的用人单位考核评价体系。二是推进教育教学责任制。推进教育教学目标管理,落实专业带头人、专业课教师、公共课、班主任对学生学习生涯、职业规划、高质量就业负责制;建立课程抽考、教考分离的课程及考核机制,完善课程内容考核体系和标准,推进教考分离;推进专业技术技能岗位实践、企业考核模式,对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质量,以企业顶岗实习、轮岗实训为基础,由行业企业专家实行生产岗位现场考核和综合评价。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