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浅析
摘要:当前物流人才市场中出现了物流企业缺乏高端技能专业人才的现象,而高职院校培养的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物流企业要求导致的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的问题。本文以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现状作为阐述的切入点,分析物流专业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从而提出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职 物流 学生 就业
在我国大力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时代背景下,物流行业的就业前景可以说非常好,但是事实上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面临着高职物流专业人才技能不能满足物流企业要求的畸形现象,导致学生的就业出现“低进入率高流失率”现象。
1 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随着我国大力构建现代物流产业政策的推行,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大量的物流岗位提供给学生选择,拓展学生的就业途径,本文通过对学生的就业市场现状分析发现:
1.1 物流企业提供的薪酬标准不能满足学生就业期望值 物流专业的学生在接受完系统的高职教育后,他们会自我提升内在价值,对此它们对就业的期望值也就设定的比较高,最明显的现象就是学生预期的岗位薪酬报酬在3000元左右,并且需要企业为其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但是现实物流企业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开始的薪酬标准远远不能达到学生自我预设的标准,同时再加上物流企业的管理制度还不全,没有建立科学的职业发展体系,导致学生不愿意进入该企业工作,最终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地获得就业岗位。
1.3 物流人才结构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同质化现象,我们根据对学生求职信息的分析发现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都属于物流管理人员,而忽视了对学生物流技术方面的培训,结果导致高职院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要求。
2 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造成物流专业学生就业难、物流企业缺乏高端物流技能人才短缺的主要问题是:
2.1 物流专业学生的自身定位比较高 当前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并不缺乏相应的就业岗位,但是造成学生就业率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对自身价值的定位比较高:一是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比较高,笔者对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生选择就业单位进行调查问卷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将国企物流企业作为第一考虑对象,他们不愿意进入民营物流企业;二是学生更向往在我国中东部发达地区就业,并且热衷于北上广城市;三是学生设定的薪酬标准要远远高于其自身的专业技能水平。造成学生高自身定位标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来自家庭的因素,学生家长认为培养学生消耗了大量的成本,因此学生需要获取高额的就业岗位;其次学生职业忠诚度偏低。学生就业中缺乏对就业企业的忠诚度,导致学生产生远离企业的想法。
2.2 学生自身的能力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造成物流专业学生就业难、物流企业找不到人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物流企业工作岗位的要求。随着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为此物流企业的工作岗位要求也就越来越严格,要求物流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物流知识,还要懂得各种综合技能知识,比如要懂得一定的英语知识,法律知识以及管理知识等等,但是这些综合技能素质却是物流专业学生所不具备的,因此就出现了物流专业学生不能获得理想的就业岗位,而物流企业却难以招到高素质的物流专业人才的不平衡现象。
2.3 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方案存在不足 首先人才培养的知识和技能与现实脱节。目前高职院校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笼统,与物流企业的要求不符。比如高职院校热衷于组织学生参加物流专业职业资格证考试,但是对于为什么考试,考试的具体内容则存在很大的模糊性;其次物流课程体系设置存在同质化。这个问题本文上面已经有所陈述,高职院校在开始物流专业课程教育时忽视对本校教育的特色研究,没有建立在服务于区域经济的本质要求中;再次高职院校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的实践技能不高,达不到就业岗位零对接。基于当前物流企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受到资金、设备等因素的影响,✌其不能安排学生进行系统的实践教学锻炼。
3 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具体对策
提高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具体对策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物流专业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一是学生应该具有“先就业在择业”的观念,高职院校的学生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意识到当前就业市场的严峻形势,因此他们要主动放低姿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寻求各种就业机会,尤其是要克服向往稳定工作岗位的安逸心态。
二是要培养对物流专业的学习兴趣,增强职业意识。学生在选择物流专业时,要充分了解物流专业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等客观因素,在选择该专业之后要本着热爱的心态,积极学习物流专业,同时要注重对综合技能知识的学习,比如英语、法律、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等等,同时也要将物流专业岗位看作是自己毕生的职业,对物流职业形成认同感,树立投身物流职业的精神。
三是调整就业期望值,准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学生要增强竞争意识,同时也要具有准确判断的技能。首先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学生要根据对物流市场岗位的需求现状调查、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等,找准自己的市场价值,从而顺利实现就业需求,比如学生改变向往大城市、国企岗位的单一想法,根据自我能力、市场岗位需求等合理定位自己的求职方向,并且要树立不怕吃苦、不怕困难的精神,从基层做起,坚持不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 3.2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一是要优化高职专业机构和布局。高职院校要打破传统的专业学科之间的界限,构建以面向社会需求的专业结构。高职院校要建立以“需求驱动”的专业结构设置,高职院校要为区域经济培养综合型的实用人才,必须对高职院校的相关结构进行调整,分析高职院校开展物流专业的优势以及是否可以通过相关类似专业之间的整合进行等。
二是改善教学模式,建立职业资格证培养模式。高职物流专业教学要改变以往的理论教学的的单一模式,形成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比如高职院校可以选择项目教学法,通过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内容对高职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进行调整,以此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
三是高职院校要积极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重视教师团队的建设,要认识到只有具备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提升高职教育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带动整个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通过丰富的薪酬待遇等措施吸引高层次人才,比如高职院校要给高层次的人才提供完善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激励,增强高层次人才对学校的认同感,比如高职院校要聘请高等学府或者具有高级职称的的、高端技能人才到学校担任技术顾问,并向学生、教师展开教育培训;另一方面高职院校也要通过各种措施提升在职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比如定期培训在职教师、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参与实践锻炼或者将物流企业的一线技能员工纳入到高职院校的实训教学体系中。
3.3 深化校企合作 基于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综合技能上不能满足物流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突出矛盾,要深化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既可以解决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还可以为物流企业培养订单式的专业人才:首先高职院校要拓展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构建支撑实践教学的各种平台,比如构建完善的实训基地、购置先进的实训教学设备等;其次合作企业要参与到高职物流专业教学体系设计中,将企业的用人标准纳入到物流专业学习目标中,以此实现学生能力与就业ฅ岗位要求的零对接;最后政府部门要在校企合作中发挥其管理、协调机制,通过政府部门的管理、协调促使物流业健康发展,从而为物流专业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