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
"
论文摘要: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高校盲目扩招、高校英语专业建设上的不成熟、高校英语教学模式陈旧及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观上的偏差等是造成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必须确立起与学生的就业相适应的办学理念,必须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人才培养的方案,必须优化课程设置,必须为学生构建起专业演练的平台,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论文关键词:英语专业 毕业学生 就业难 对策
如何实现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充分就业目前已成为高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升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改变当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被动局面,高校必须根据英语专业的特点,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积极推动英语专业教学改革,重点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也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一、目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1.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由“热”转向“冷” 2.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门槛由“初级”转向“高端”
据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就业市场需要的是精通专业技能、能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端人才。比如,翻译专业中的“同声传译”就要求从业者的英语听说能力要强,英汉两种语言的语音、语感、语调要好,对母语为非英语的发言者的口音也要了解,对政治、金融、制造、环保、文化、哲学等领域要通晓,同时要反应迅速,思维敏捷。因此,该领域已被列为最需人才和含金量最高的领域。由此看出,英语专业就业的门槛已经由“初级”转向“高端”。
3.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的要求®由“一专”转向“多能”
英语是一种交流工具,所以英语专业毕业学生在运用英语与人交流时就不仅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并且还要有较宽的知识面。比如商务英语专业就要求毕业生要具备该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要熟悉商务法律法规,具备计算机及现代化办公设备的操作能力,同时了解对外贸易、涉外商务、会计、金融、投资、保险及旅游等行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惯例。这也就是说,该专业的毕业生要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要将自己打造成为能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影响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因素的分析
1.高校盲目扩招造成英语专业人才需求饱和
几年以前,在高校扩招的浪潮中,扩招最多的专业是英语这类“热门专业”。相关调查显示,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具有英语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是200多所,2004年变成了598所,到2011年已增加到959所。与此同时,英语专业的专业设置也从综合类、师范类扩展到ฝ财经类、理工类、农林类和文体类等,这导致了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饱和。
2.英语专业的专业建设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近年来,一些新兴领域成了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福地,如传媒、金融、通信、咨询、物流、娱乐及体育等行业。这些行业对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工作中的应变能力和综合素质都有较高或较多的要求。但目前一些高校英语专业的建设尚不成熟,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仍然较多地集中在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和英语教育上,而翻译、文化研究、商务英语、科技英语、语料库语言学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数量与质量都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3.教学方式不够科学,致使学生综合能力不强
目前,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也不能较好地适应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要求。对于很多院校来说,其教学内容仅限于大纲的要求和课本上已有的,所以最终不仅使学生的知识相对陈旧,且其结构也不合理。以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常常以自己为中心,还用那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忽视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ย用能力的培养,甚至不给学生以自主地尝试解决问题或寻找答案的机会。这样,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的面一般都较窄,对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也不强,其就业竞争能力当然也不会较强。
4.英语专业毕业生择业观不成熟
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职业发展目标不明确。其中,不少学生甚至不认真思考自己的前途问题,所以就更没有一个较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出现这种状况,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学生对激烈的就业竞争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也缺乏寻求顺利实现就业的主动性。及至毕业,许多学生也只看重眼前利益,不考虑自己的专长和长远发展的需要,没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所以也往往会丢失一些合理就业的机会。更有甚者,因为过分地考虑待遇,过分地在地域等问题上计较,一些人还成了“自愿”的失业者。"
三、促进高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学校对策
1.确立与就业相适应的教学理念,提升英语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毕业时所具有的能获得就业、维持就业以及在需要时能重新获得就业的能力,它是大学毕业生拥有的对雇主有吸引力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组合。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探索英语专业教学如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也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就成了高校英语专业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高校应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应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改革。实现这种改革,目前重要的是,应利用英语教育与社会、经济、科技及教育发展的需要有紧密联系的状况,以牵引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朝着有就业竞争能力的方向发展,从而培养出具备较高的科学和文化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英语人才。
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培养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要提高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高校必须根据英语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搞好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在建设课程体系时,要考虑英语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出合理的课程结构,明确各类课程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合理安排基础理论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其他相关课程,使之与培养目标的要求相符合,并将相关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3.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环节,确保理论与ϟ实践相结合 4.构建专业演练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学内容孤立而分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面向就业,实施实践性教学。这样,也就要求要加强专业演练教学的建设,要在明确职业指向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直接经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现今,满足学生就业需要的实践教学是多种多样的,但最重要的是加强各种综合实践演练,加强诸如英语演讲与辩论能力、学术论文写作能力、计算机辅助下的专业翻译能力、对中西文化的英语表述能力和多学科背景下的英语贯通能力的训练。进行这类训练有利于学生施展才华,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此同时,高校还可依靠社会和企业,安排学生到企业或社会相关部门进行综合性的实践演练。这有利于增加学生演练中的“含金量”,增强演练的针对性,全面锻炼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
5.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基础
高校应加强对授课教师的专业实践课的审查力度,严把任课教师上讲台关。高校教学督导组成员应全程跟踪任课教师的授课,定期召开教学状况分析会,以便能够认真听取在校学生和已毕业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提出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办法。高校还应在教师授课质量与教师评职获奖之间建立起联系。部分教师授课内容很丰富,态度也很认真,但缺乏学生就业需要的内容,理论与实际脱节,学生因而也感觉离自己的需要较远。据此,应设法增加教师对社会、对企业的了解。除了到国内外相关高校参访或调研外,教师也应多参与社会实践,应与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的人员多接触,从中了解他们工作、学习甚至生活的实际状况,借此丰富实践经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