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

时间:2024-12-26 13:36:4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双创”深度契合成为必然。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深度不足、教学与评价手段不合理、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够、情景学习的作用体现不明显等问题。为此应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优化创业导师队伍、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拓展专业实习实训平台。

关键词:公共管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一、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状况

创业意向与认知大学生是创新创业活动的主体,创新创业活动参与不仅可以满足社会与个体发展需要,更是认识自己、发现自己、正确定位的重要路径。对于创业认知,有75.4%的学生认为只要开创一份事业就算,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创业是指开一个小店。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能够理性对待创业问题,不会好大喜功。但在对于创业前景的看法上,有44.15%的学生认为创业前景是美好的,有44.37%的学生认为前景不好说,只有11.03%的学生认为没有前景。大多数学生对于创业前景持中立态度。调查表明:我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在就业发展的选择上,并不看好自主创业。约有54.55%的人没有自主创业的打算,有43.64%的人考虑过自主创业,仅1.82%的人正在进行自主创业。一半以上的学生根本没有自主创业的打算,而考虑创业又展开行动的更是少之又少。教育主体的学校、学生以及家庭对创业活动的认知,这些方面都影响到学生的创业过程及创业行为。可见,想要推广大学生自主创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调查也反映出我校公共管理类学生缺乏了解、关注创业的内在动力。在“是否关注创业相关的节目或活动”调查中,有33.03%的学生表示有关注过,但66.28%的学生表示没有关注过。大学生不打算创业的主要原因在于个人偏好、资金✈不足、没想好做什么项目。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缺乏经验和害怕失败以及失败所带来的后果只占了3.77%和2.93%,体现出当代大学生敢闯敢拼的特点,他们并不畏惧失败。此外,在调查中发现在创业领域与专业之间,只有8.12%的学生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关的领域进行创业,约66.5%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创业。当前,创新创业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但是政策应被嵌入组织、个体的内部去,实现从精准创业政策到创业政策精准的转变。对于创业相关政策的了解,有69.23%的学生表示知道但没有去了解。从调查反映出他们不会积极主动去具体了解创业相关的政策,对于创业并没有很高的热情。大学生的创业活力依然未能充分被激发,这与创业政策不精准有关,相关政策未能充分嵌入到各层次、各学科,深入到学生的头脑。

创业知识和技能情况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主体和基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行为形塑具有正向的作用与价值。创新创业教育要使人从创业发展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从个体来看,大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有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与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对于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的满足程度,有53.31%的学生表示不满意,有32.72%的学生认为不好说,仅有13.5%的学生对目前学到的创业知识和技能满意。对掌握的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不满意这一状况,表明对公共管理专业加强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课程的传授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就有可能把创新创业选择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通过对大学生自身的了解,可以发现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上不仅缺乏工作经验,而且对创业也缺乏了解和关注。在对大学生工作经验的问卷分析中,有71.88%的学生没有工作经验,有15.87%的学生工作经验小于一个月,三个月到六个月占比2.04%,半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学生只有2.04%。

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价与选择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满意程度的评价,有60.91%的学生表示一般,有21.36%的学生认为不满意,只有17.72%的学生认为满意。课程、师资、环境、学生个人特质等因素都影响到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对于创业知识和技能课程内容的侧重点方面,学生主要倾向于多样的创业技巧、选择创♀业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择业观与创业心理培训、沟通技巧、职场技巧、职场礼仪这六个方面的学习。当前高校应更关注和加强创业技巧、信息的获取、沟通交流及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师资队伍,师资队伍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结果。对于创新创业授课老师的选择上,学生更喜欢外聘兼职的教师,对于专业的职业指导教师只占了18.24%。对于创业知识的传授的途径,有55.86%的学生选择媒体或社会宣传,有47.52%的学生选择教师授课,41.76%的学生选择活动加训练。除了传统的面对面教育方式以及创业实践活动以外,媒体和社会宣传的途径更被90后大学生所接受,互联网这一传播媒体的利用成为创业网络教育推广的重要平台。关于期望学校能够为创业提供帮助的选择上,有22.12%的学生选择“创业知识培训”,23.02%选择“创业能力培训”,23.02%选择“创业资金支持”,9.48%选择“创业实践活动”,3.39%选择“创业政策支持”,2.48%选择“创业场所支持”,1.81%选择“专家咨询指导”,1.58%选择“创业硬件设备支持”。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创业最为需要的是创业培训和资金。

二、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分析

公共管理类人才培养也应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对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设计相应的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训体系,在实践教学中开创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途径。问卷集中反映了我校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创新创业教育深度不足创新创业教育需要融入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基于“知识”的学习模式向基于“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注重在动手实践中完成知识的迁移。而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关注度较低:一是缺乏系统的专业训练,创业适应性仍较差;二是创业意识薄弱,存在对政策了解不够、市场信息匮乏、知识能力欠缺、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情境、协商、对话和共享是大学生提升创造性本质力量的必要环境或环节。”[3]必须根据公共管理专业发展实际、人才培养目标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最适宜的发展路径,共同创造创新创业情境,从而拓展创新创业教育深度。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手段与评价手段不合理创新ย创业教育的提出为大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及教师评价等方面的变革。在实践中反映出公共管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的单一性、师资力量的薄弱性、资源体系的分散性,实训和实践体系的不完善等问题。考核、晋升机制的科研导向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需求尚有一定的偏差,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服务过程、结果评价与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具体包括组织支持指标体系、课程教学指标体系、质量控制指标体系和活动延展指标体系的设计。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不够创新创业教育的提出需要彻底打破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这取决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互相融合、彼此渗透的范围、方式和深入程度。从目前来看,公共管理创新创业课程的设计与开发理念提升不足,以教学和课程的改革促成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足,仍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性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双轨并行、相互助力的运行机制。除了提供创业课程、合作开发跨学科创业教育项目外,还需要整体协调创业计划大赛等实践活动。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的一系列教学与课程活动,创新创业实践机制,实现“全覆盖”创业教育、“全链型”创业实训、“全方位”创业孵化三者结合。[4]从而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公共管理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过程,将创新创业文化的基因渗透到每一个空间,并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理念深度融合。

情境学习的作用体现不明显情境学习理论认为,能力的获得必须镶嵌在“真实”的情境中。创新创业能力也难以用简单的传授或单一的训练方式进行,需要重构学习方式,让学习在真实情境中自然发生,在具 ヅ体的工作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大学教育应构建一个能够促进大学生整体性学习的情境。当前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具体的情境相联系不够,仍缺乏从观念到行为、从教师到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文化土壤。针对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理论与实践的复合审视。借助类似于苏格拉底与学生的对话方式,共同完成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机制,这也是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从低水平向高水平过渡的重要手段。

三、推进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对策建议

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应在环境、主体、关系、手段方面进一步持续推进,这就意味着需要不断探索形成公共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实际的教育教学范式,有重点地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实训体系的优化,提高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为服务“双创”战略服务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加强创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公共管理类学生的特点加强培养,一是聘请科研水平高、社会实践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的培训师,系统讲授项目申报书写作方法和科研论文写作方法,授课工作纳入教学工作量。二是开展公益创新创业辅导培训。应加强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参加“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及大学生公益创业竞赛等方面的指导。三是扩展参与体验的方式。如网页设计比赛,网联网模拟投资项目、在校网站上发布创新创业信息等。对创业能力进行分阶段帮扶提升,使得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发生关联,让大学生走进并体验充满生机和无限创造性的社会实践。

优化创业导师队伍创业导师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首要资源。随着社会对创新创业知识掌握和创新创业技能内容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对创业导师知识和经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针对公共管理创新创业教育导师队伍建设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创业导师队伍培育、提升机制。一是加强对公共管理创新创业骨干教师的培养。通过支持教师挂职锻炼,参与行业企业及科研项目的创新创业实践,定期组织教师培训、交流和院校间的考察活动等,加强国际国内创新创业领域的学术交流,相互交流借鉴,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二是针对公共管理学科特点,设立创新与创业大讲堂,聘请成功进行创业的公益组织负责人或者具有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优秀创业校友等担任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创业计划竞赛。可借鉴台湾的做法,善用本土校企资源加快人才培育集聚,推动“台湾城”与本土高校合作,充分利用校企的资源优势,引入经验丰富的导师与专业系统平台,加快人才的培育聚集。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教学为主渠道,紧紧围绕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优化课程体系和实践环节,将创新创业的元素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体化”。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核心能力,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课程内容的Σ设置适应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和实践内容上凸显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通过分模块开设公共管理创业课程,构建辅修项目,开展创业领域前沿研究,培养符合公共管理学科属性的大学生实践技能心理、团队合作精神是提高学生的公共创新创业能力的根本出路。

拓展专业实习实训平台实践教学是公共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魏红征提出了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中应注重课堂讨论优化、信息管理实践、公共管理实训、校内部门实习、参与公共管理和实践论坛的实践教学形式。[5]改善大学与外部机构之间互动交流的环境,建设专业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能够有效保证创新创业的质量。一是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网络服务平台,为公共管理类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讯、评测、指导和实训的全方位服务。二是积极建设公益创新创业实训中心。与社会企业或公益组织建立广泛而有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合作机制,通过公益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建设,联系公益组织或企业入驻。入驻公益组织或企业需安排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并对有意向从事公益创新实践与学术研究的大学生进行实训,实训内容分具体包括: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的写作技巧;公益创业的实务与技能;大学生公益创业创新项目申报书的写作技巧。学生以实训的方式参与公司的经营活动,培养创业技能,塑造公益精神,增加其社会责任感。由此,使公益创新创业实训中心成为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孵化器,引导有志者从事公益创业。三是以专业为依托建立专业创新创业工作室,对学生开放,作为创新创业团队的遴选基础。四是合理布局实践教学基地。紧扣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技能训练方向,与有关单位共建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充分利用实习实训平台开展专业综合实习、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计划训练项目田野调查等专业实践活动,转变实践教学基地“蜻蜓点水式”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倾向。在开放的环境下,公共管理类大学生参与各种创新创业实践的过程中,各种非理性、非智力因素,例如直觉、热情、想象力、意志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必然既认知自我也认知社会,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本质力量,从而助推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公共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养成。

[参考文献]

[1][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134.

[2]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架构与理论价值[J].教育研究,2015,

:56-63.

[3]母小勇.创新人才培养的条件:交往实践与“自由劳动”[J].教育研究,2017,

:29-36.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