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术界的全球公民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摘要:全球化与国际化是一组紧密联系、颇有争议且含有多种释义的术语。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对全球化影响做出反映的一种方式,其涉及到相当复杂的问题,原因与方法也多种多样,探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依据为深入理解和研究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了背景知识,有助于深入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的根本原因。在错综复杂的背景下,将全球公民与世界主义这两大概念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紧密联系起来,增强全球公民意识,全面提升全球化视角与能力是高等教育实现全球化战略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全球化;国际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世界主义;全球公民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2-0104-05
一、引言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相当复杂的问题,因而不可避免会涉及到与此相关的很多术语。事实上,这些术语有时可相互替换。全球化和国际化是用来泛指当前全球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现状的关键概念。指代全球相互联系方式和方法的术语包括全球公民、世界公民、全球化倾向、世界主义、国际主义、跨国主义等等。这些术语常常被误认为同义词,其实不然。必须承认的是即使笔者曾试图区分这些术语,效果也不明显。因为本文并不打算对此进行深入的理论探析,也就没有过多必要对这些相关术语逐一进行讨论。但我确实也分析了其中一些术语,以期为文章中提出的论点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同样,高校国际化也涉及到相当复杂的问题,因此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事实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原因与方法多种多样,进而也就引发出一系列问题,如什么是高等教育国际化、为什么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以及如何实现。本文笔者主要探讨为什么要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通过提供基础性概念和理论背景知识,理解其中关键的思想动机,即高等教育国际化根本原因。
二、全球化与国际化
全球化当然不是一个新的现象,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全球化扩展的速度加快,对其讨论也日趋深入。全球化是一个颇受争议且有多种释义的术语,这些术语也常常出现被使用混淆的现象。全球化的定义因目的与角度(经济、新自由主义、政治、教育等)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可以从积极与消极正反两面对全球化进行定义。从一个特定的角度看,全球化可以理解为“一个与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经济间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强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相关联的进程”。其他人,如Mignolo从批判的角度而非经济角度出发,倾向于将全球化定义为“一套自上而下管理世界的方法”。与此类似,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曾指出:“反对全球化如同是否认万有引力定律。”他认为,不论我们是否同意,全球化是以一种自上而下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全球性力量。因此,全球化可以看作是技术、经济、知识、人员、价值、思想以及其他材料和象征产品跨国、跨地区间的流动。因各国历史、传统、文化和重心不同,全球化对各个国家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国际化也是一个颇有争议且有多种释义的术语,因为与全球化概念联系紧密,因而常常被误读。简而言之,国际化可以理解为是对全球化的回应。而全球化被认为是一种外力,Beck认为国际化是“由内而外的全球化”,类似于Mignolo理解的“自下而上的全球化”。尽管各个国家各种机构都无法完全控制全球化的影响,但都试图推进国际化战略以应对这些宏观进程及其影响。鉴于这两个概念以内外力相互作用的形式存在,笔者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换句话说,全球化影响着世界各国,同时也迫使各国不得不采取行动对这些内外力量作出回应,各国对此做出的反应则是在国际化方面的实践,相应地,可以且的确会对全球化产生影响。
此类讨论中笔者发现特别有趣的一点,全球化进程主要是由传统的世界大国(主要是在西方世界国家)推动和主导,而国际化进程则是每个人以及所有国家皆可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国际化是自下而上的,它遵循着一个由下向上的方向。当然,传统的世界大国对这些进程影响最大,但发展中国家对此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他们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来设计国际化进程的相应战略和条款。
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基础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论基础涉及到一系列概念和术语,有趣的是,这些概念和术语也是实践这一战略预期目标的组成部分。虽然诸如全球公民和世界主义等概念和术语都是从社会学、政治学、道德哲学、经济学以及教育学等领域的学术文献中演变而来的,但它们在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相关理论、策略和具体目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教育政策和学术理论这两个领域进行综述,为讨论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背景知识。
本文主要参考了Knight、Kreber、Qiang、Zeleza等人的文章,对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些理论基础作出总结。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是可能给所有利益相关者带来学术上的收益。有人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可能会产生重大影响,这表现为教育机构在教学和科研上达到国际学术标准,从而提升高等院校的综合实力,使之能匹敌国际上的同类院校及竞争对手。也有人认为,推进高等教育机构国际化是各国政府通过保护本土文化和语言抵制全球化同化影响的一种方法(Knight)。同样,这也是在校园内提升学生多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从而为学生群体创造更多机会,提升学生们的跨文化思考和交流的能力。文献中常常讨论国际化另外一个动机是政治因素。例如,美国和英国等国家在背地里将实现国际化目标视为从意识形态上对其他国家施加影响的方式。这一提法在911事件后尤为可信(Zeleza),国际化则被认为是一种实现国家安全、国际稳定以及认定为实现和平的方法(Qiang)。很多对这些趋势持批评态度的评论家认为,在整个全球化进程中,经济因素主导着全球化的议程。经济利益理论是各国和相关机构对全球化在经济层面做出的反应,该理论部分聚焦于提升国际竞争力,而这往往转化为争取国际学生作为收入来源而展开竞争(Tsushima,Guardado)。
四、全球公民及高等教育的世界主义 在上述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有必要对全球范围内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和全球公民意识提升这一日益增长的趋势进行反思和总结(Guardado,2012)。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趋势并不仅仅局限于高等教育,不同地域的很多公立和私立中学体系正在将相关目标纳入到他们的课程体系内。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国家对全球化影响作出反应的一种方式。例如,加拿大正全力推动各级各类教育的✌国际化,大学校长、学校董事会、教育部官员以及其他有影响力的人员正努力提供世界一流的教育。大学的愿景、使命、学术计划以及大学校长的话语都清楚地证实了这一举措。Knight曾在2004年的著作中总结了推动教育国际化的一些因素,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将高等教育的目的、作用和传递与国际化、跨文化和全球因素融为一体的过程(Knight)”。
高等教育机构特别将国际化视为实现培养学生全球视野以及为学生提供世界一流教育的关键,而在非英语国家,英语能力通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Guardado)。事实上,随着英语迅速成为一种全球通用的学术语言,高等教育国际化在某种程度上是和英语能力密切相关的。这样的现实总是对那些母语为非英语的以及没有在英语环境下接受过教育的学习者构成了挑战。另一方面,国际化进程中会遇到文化多样性、跨文化理解和冲突解决、社会公正等问题。谈及教育领域中的全球公民和世界主义概念时则通常会涉及到上述目标和挑战。
世界主义与全球公民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因此经常互换使用。诚然,在过去十多年里全球公民通过不同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流行词汇。这个词汇越来越多地用于不同层次的教育以及其他领域,事实上已失去了其本义。此外,全球公民还是一个用来指代世界观或价值观的词汇,颇受争议,在不同语境下意义全然不同。例如,全球公民被用于全球公民教育这一领域中,全球公民教育正在迅速取代相关的教育形式,如多元文化的教育、国际教育以及人权教育(Abdi)。
与此相关的是,世界主义是指有能力建立社会关系、弥合本土和全球行为和思维方式差异的人(Guardado)。它隐含能够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不论是工作、休闲还是学习等活动。世界主义这一术语源于古希腊术语Kosmopolitês,意思是“世界公民”(Roudometof)。世界主义强调对他人的认可(Delanty)、极强的适应能力、促进全球团结和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强烈责任(Smith)。和全球公民一样,因选取角度不同,对世界主义的定义也各不相同。尽管因起源的领域不同,世界主义事实上又分为道德、文化、政治或经济领域的世界主义,但所有这些观点共同的核心思想是所有人,不管他们的政治倾向如何,都(且可以)属于一个团体,这样的团体应该受到重视、尊重和支持。
增强全球公民意识所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公民身份这一术语隐含民族国家中的身份,包含了各种法律含义,因为它意味着权利和义务(Parekh)。那么,全球或世界公民的提法也表明,一个世界国家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但事实上还尚未有这样一个世界政府或世界国家。因此世界公民只能代表一个全球团体内的一个思想派别。换句话说,它只能指在这个世界团体内拥有的某些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但这种关联是个人选择,不具有法律效力。就这些特点而言,全球公民和世界主义极为相似。
联合国发起的《全球教育为先倡议》清楚地表明了各级教育利益相关者正在积极努力实现与全球公民相关的一系列目标。联合国官方网站上的报告指出:“世界面临着全球性挑战,因而需要全球性的解决方案”(联合国秘书长),为寻求这样的解决方案,报告中提出了三个优先事项。《优先事项三:增强世界公民意识》一文中指出“教育必须教会人们共同应对21世纪相互关联的挑战所需的理解能力、技能和价值观(联合国秘书长)”。
五、结语
培养世界公民精神是推动国际化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鉴于这一术语定义与用法的多样性,这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在本文末尾,笔者想强调学术文献中最常见的线索,其中包括多语能力、全球竞争力、相互联系、共同合作、应变能力、人道主义精神、社会公正和跨文化知识和技能。
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和语言教育文献中普遍指出,使用多种语言的人往往表现出更强的国际化倾向(Guardado,Becker,He)。例如,许多大学和ภ中小学教育系统将培养世界公民的目标与语言课程设置结合起来。加拿大草原三省即艾伯塔、沙士吉万和马尼托巴,已开始实行这一政策。全球公民这一概念不仅仅是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教育阶段社会研究和语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已成为草原三省语言课程的主要内容。语言课程是依据《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国际语言课程基本框架》设置的。该《框架》是加拿大西部基础教育合作协议下的一个合作项目。显然,从小开始就培养人的多语能力与培养全球公民的目标是一致的。
全球公民的另一个特征是全球化能力,即在全球范围内活动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所需的技能。可以说,有很多种方式锻造全球化能力,然而,关键在于拥有一整套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全球化意识和思想和对本土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其他文化的了解;全球化能力还指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虚心吸取所从事的活动中不同观点和经验;全球化能力还包括对全球相互关联性的认知、理解和追求社会公正过程中拥有人道主义精神、全球责任感。
世界公民应该愿意且能够参与国际合作。这就需要全球化能力和多语言能力,尤其是英语能力。学术界的世界公民应具备开展全球研究和合作项目的能力,在这样一些合作项目中可能会产生创造性的协同效应。这就需要培养在研究、研发和发表学术成果等不同领域跨学科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鉴于对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越来越高的要求,包括本文中列出的几点,我们不免会问自己,我们如何才能理解这日益复杂的问题?付出的努力是否值得?我们有选择吗?考虑到我们的大学正投入大量资源和付出巨大的努力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我们知道,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Abdi,A.(2011).De-monoculturalizingglobalcitizenshipeducation:Theneedformulticentricintentionsandpractices.NewYork:PeterLang.
〔2〕Delanty,G.(2006).Thecosmopolitanimagination:Criticalcosmopolitanismandsocialtheory.The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57(1),25-47.
〔3〕Guardado,M.(2008).LanguagesocializationinCanadianHispaniccommunities:Ideologiesandpractices.Unpublisheddoctoraldissertation,UniversityofBritishColumbia,Vancouver,Canada.
〔4〕Guardado,M.(2010).Heritagelanguagedevelopment:PreservingamythicpastorenvisioningthefutureofCanadianidentity?JournalofLanguage,Identity,andEducation,9(5),329-346.
〔5〕Guardado,M.(2012).TowardacriticalmultilingualisminCanadianclassrooms:Makinglocalinroadstoacosmopolitanidentity.TESLCanadaJournal,30(1),151-165.
〔6〕Guardado,M.(2014).Thediscoursesofheritagelanguagedevelopment:EngagingideologiesinCanadianHispaniccommunities.HeritageLanguageJournal,11(1),1-28.
〔7〕Guardado,M.,&Becker,A.(2013).Fosteringheritagelanguagesanddiasporicidentities:TheroleofgrassrootsinitiativesinAlbertaandBritishColumbia.InK.Arnett&C.Mady(Eds.),MinoritypopulationsinCanadiansecondlanguageeducation:Newperspectivesonlanguageandeducation(pp.55-70).Bristol,UK:MultilingualMatters.
〔8〕He,A.W.(2006).TowardanidentitytheoryofthedevelopmentofChineseasaheritagelanguage.HeritageLanguageJournal,4(1),1-28.
〔9〕Knight,J.(1997).InternationalisationofHigherEducation:Aconceptualframework.InJ.Knight&H.d.Wit(Eds.),InternationalisationofHigherEducationinAsiaPacificcountries(pp.5-19).Amsterdam:EuropeanAssociationforInternationalEducation(EAIE).
〔10〕Knight,J.(2004).Internationalizationremodeled:Definition,approaches,andrationales.JournalofStudiesinInternationalEducation,8(1),5-31.
〔11〕Kreber,C.(2009).DifferentperspectivesoninternationalizationinHigherEducation.NewDirectionsforTeachingandLearning,118,1-14.
〔12〕Lule,J.(2012).Globalizationandmedia:GlobalvillageofBabel.Plymouth,UK:Rowman&LittlefieldPublishing.
〔13〕Maurer,S.(2011).FormerBritishColony:Mauritiansinthefaceofglobalisation.AntrocomOnlineJournalofAnthropology,7(2),235-250.
〔14〕Mignolo,W.D.(2000).Themanyfacesofcosmo-polis:Borderthinkingandcriticalcosmopolitanism.PublicCulture,12(3),721-748.
〔15〕Nayyar,D.(2006).Globalisation,historyanddevelopment:Ataleoftwocenturies.CambridgeJournalofEconomics,30,137-159.
〔16〕Parekh,B.(2003).CosmopolitanismandglobalcitizenshipReviewofInternationalStudies,29:3-17. 〔17〕Qiang,Z.(2003).InternationalizationofHigherEducation:Towardsaconceptualframework.PolicyFuturesinEducation,1(1),248-270.
〔18〕Roudometof,V.(2005).Transnationalism,cosmopolitanismandglocalization.CurrentSociology,53(1),113-135.
〔19〕Smith,W.(2007).Cosmopolitancitizenship:Virtue,ironyandworldliness.EuropeanJournalofSocialTheory,10(1),37-52.
〔20〕Tsushima,R.,Guardado,M.(inpress).Englishlanguage‘educatiฆon’orEnglishlanguage‘industry’?ParalleldiscoursesinCanada.InL.T.Wong&A.Dubey-Jhaveri(Eds).Englishlanguageeducationinaglobalworld:Practices,issuesandchallenges.NewYork:NovaSciencePublishers.
〔21〕UnitedNationsSecretary-General.(2012).UNGlobalEducationFirstInitiative.RetrievedSeptember21,2014:http://www.globaleducationfirst.org/220.htm
〔22〕WesternCanadianProtocolforCollaborationinBasicEducation.(2000).CommonCurriculumFrameworkforInternationalLanguages,KindergartentoGrade12.RetrievedSeptember21,2014:http://www.wncp.ca/media/44398/wcpinter.pdf.
〔23〕Zeleza,P.T.(2012).InternationalizationinHigherEdงucation: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fortheknowledgeprojectintheGlobalSouth.PaperpresentedattheASARUALeadershipDialogueonBuildingtheCapacityofHigherEducationtoEnhanceRegional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