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时间:2025-01-13 05:31:0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有利因素,有效地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古代教育家孔子说:入则孝,出是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他把德育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学生要致力于道德修养,行有馀力,才是学习文化。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或思想品质教育,这不仅是应尽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1.总览全册教材,确定渗透规划。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每幅插图都有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内容。教师在每个新学期的开始,都要认真学习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览教材内容,针对各类型课文中的德育内容做出合理的统筹规划,进而确定出本学期的德育重点,制定出教学计划。ข例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时,教师应该让学生通过朗读去体会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而《富饶的西沙群岛》讲的是祖国的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感情。在《小猫钓鱼》一文中,可以教育学生懂得做什么事都要专心致志的道理,培养學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2.创设情境,培养道德情感。情感是道德行为的支柱,教师应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情感体验中去兴致勃勃地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如,教学《小英雄雨来》时,先放一小段抗日录像,通过观看把学生的情感带入到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同时用彩色挂图出示课文中的多幅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教师的图文讲解,学生会更加痛恨凶❤残毒辣的侵略者,更加敬佩小英雄雨来。

3.借助教材,训练道德行为。思想品德只有在实践锻炼中才能逐步形成与发展,如果光局限于理解好课文内容还是不够的。如,《幸福是什么》讲的是三个牧童寻找幸福、十年后他们各自找到了幸福的故事。学完课文后应该让学生明白:只有热爱劳动,靠自己的努力才能生活得好。小学生,依赖性较强,劳动能力也较差,通过对以上教学内容的理解,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现存的问题,教师就可以提出一些相应的具体劳动实践要求。如,在校做好值日、大扫除,在家利用双休日自己收拾房间、打扫卫生等,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常用的几种渗透方法

1.设身处地的方法。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学生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容易让学生把对文章中思想内容的学习变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如,《卡罗纳》《小木偶的故事》等课文,都可以用这种方式。

2.身临其境的方法。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把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激发学生潜在的情感。如,《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等课文,可用这种方法。

3.直观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课文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理解,这就需要准备充足的挂图、教具,使教材内容变为直观的东西,以此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加强印象。只有学懂课文,德育渗透才有效果。如,《想别人没有想到的》《乡下人家》等课文,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用这一方法。

三、教师自身的影响

学生的思想®道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教师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感染学生,启发学生,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情感、态度对学生有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教师不但要在课堂上进行品德教育,而且还要在生活中言行一致,以身作则,让自己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成为学生学习和借鉴的镜子。

可见,要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去感悟作者的心思,在读中受到思想和感情的熏陶。这样,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会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健康的道德情感。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