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间的关联性
摘要:在辩证视角下来看待二者的关系,和谐社会必然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这就告诉我们,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之义。另外,生态文明建设又将助力和谐社会的形成。在关联性的认识下,需要在:重视社½会经济发展的比例问题、增强我国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规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干扰源等三个方面下工夫。
关键词: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生态文明 关联性 共生
随着中共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纲,便促使笔者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之所以提出这一问题归因于,我国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当下,资本的逐利性使然已使得我们不得不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而这种似乎属于自然界的问题却每天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环境。可见,在不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的情形下,则将阻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然而,在辩证视角下来看待二者的关系,和谐社会必然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和谐。这就告诉我们,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之义。但结果则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人与人的关系,却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在理论层面厘清二者的辩证关系,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关原理的解构
1.1劳动主体
劳动主体作为健康人的存在形式而呈现出来,他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成为了人的类本质属性的评价标准。他在参与生产劳动实践中,不断对现实世界进行能动的主观反映,并在自身观念体系下进行着加工。加工后的主观意识借助以往的经验习得,逐渐累计起人类改造自然界的一整套方法论体系。随着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也导致人类因资本的逐利性使然而出现了劳动异化问题。劳动异化的直接后果,不仅使得工人的劳动与自身存在的对立,也使得自然资源纳入到了资本追逐利润的范畴之下。
劳动要素多为主体与劳动对象接触的中介,客观成为了不同时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体现。以机器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社会大生产,从一开始就未能充分重视人的需要和自然界的承载能力。在辨证唯物主义原理下,这一现状实➳则忽视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与曲折性。规律性直接表现在自然物自身的再生要求上,而曲折性则体现在机器大工业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匹配上。
1.3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的理化变形便成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使用价值。然而,这种使用价值在其使用周期结束后又必然需要回归到自然界。此时,这就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下的辨证唯物主义相契合了。劳动对象在走完了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路径后,能否与自然世界融为一体则值得思考。
2.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下的关联性认识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也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来认识二者的关联性,可概括为以下两个方面:
2.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含有生态€文明的要求
需要指出的是,“和谐社会”不仅属于马克思主义语境,也属于我国▼传统文化语境。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用大量篇幅阐述了资本主义问题,他在不否认资本主义创造社会财富能力的同时,也提到了商品经济使得城市与农村相对立。这种对立不仅是商品经济所带来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对立,也是资本主义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的对立。因此,在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尽管不能驾驭自然界,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来利用自然界。所有这些都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含有生态文明的内在要求的。
2.2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成
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认为,自然界分为两种方式而存在着:即自在的方式和纳入人类实践范畴的方式。可见,生态文明建设应关注的是如何对待那些纳入到人类社会实践中的自然界。在利用自然界的原材料为我所用的同时,又该如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不难理解,这种可持续发展理念便属于生态文明范畴,而可持续发展则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和谐发展的助力器。
3.现实困境分析
将思维转向现实,将眼光转向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在建立二者关联性上则面临着诸多的困境。这些困境属于不同的子系统,但相同之处则在于人为形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卡夫丁峡谷”。
具体的现实困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第一,社会财富积累所带来的困境。社会财富积累是任何社会都需面对的,这也是中国这一大国首要的政治任务。但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它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推动下来展开。这就意味着,我们在充分释放市场配置资源这一优越性的同时,也在承受着资本逐利所带来的阵痛。包括不顾及煤炭市场需求总量的野蛮式开采,以及不顾及民众福祉的工业废水乱排等现状,都直接割裂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之间的联系。
第二,大众主观意识所带来的困境。当前,大众的主观意识也阻碍着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关联。集中反映在,在生活方式上未能形成一种行动自觉,来主动规范自身的行为而保护自然界。试想,当生态文明未能植根于大众内心的情况下,那些规制机制也只能是被动的发生着功效。
4.关联性导向下的共生态势构建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关联性导向下,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建立起共生态势来:
第一,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比例问题。新一届中央政府提出并实施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这一战略将改变过去我国主要以要素投入作为经济增长的动力源,而着力突出产业发展质量和经济增长的稳健性。从中不难看出,这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两大部门”之间按比例进行生产和交换的中国化。在实施这一战略时还应重视这样一点,即需要大力借助我国现有的科研实力和应用技术能力,走一条绿色发展的工业道路。最终,建立起社会财富积累与生态文明之间桥梁。
第二,增强我国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在这一辩证唯物主义观指引下,增强我国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需要从实践出发,需要在反例的冲击下转变大众不良的行为惯性。具体而言,在中小学阶段应开设有关“生态文明”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就地取材来使孩子们认识到和谐社会建设离不开生态文明。面对成年人,我们需要借助广大媒体来传递有关“生态文明”内容的资讯和纪录片,并借助户外活动这种方式来逐渐在大众推广亲近自然和爱护自然的观念。
第三,规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干扰源。规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干扰源,主要指向不顾社会民众福祉的生产问题。不难看出,这些问题通过破坏生态而影响到了当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为此,各级政府应在立法上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属于国家意志,并在细化跟踪监管机制上下工夫。在当前防腐倡廉的大环境下,一定要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5.结语
本文在关联性的认识下认为,当前需要在:重视社会经济发展的比例问题、增强我国大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规制市场经济体制中的干扰源等三个方面下工夫,从而来破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间的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