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感悟
【摘 要】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学习中,一学段的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如何根据儿童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成功上好唱歌为主的综合课,文章抓住音乐学科“听、唱、编、演”的特点,从激趣导入、拓展表演、精彩结尾等几个环节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创景激趣;拓展表演;结尾升华
本人曾指导了一堂小学一年级的音乐课《动物说话》,参加全市的“中小学音乐优质课比赛”,获得市“一等奖”。回顾赛前对教案的反复修改,以至整个比赛的过程,从中感悟了许多,收获了许多。这是一节以唱歌为主,兼有节奏学习,歌词创编的综合课。通过《动物说话》这首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ฟ爱,从而了解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使其认知人与动物应该和睦相处。学习歌曲的同时开展了创编活动,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下面就本课例中几个较成功的环节进行分析,并将我的感悟与同行分享。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爱因斯坦也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想这节课的成功一部分归功于紧紧围绕课堂教学目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课在课前的组织教学中,教师让学生随音乐《快乐的小鸭子》律动,上课铃声响后,用音乐指令让孩子们安静下来,此时教师出示课件:四组动物(小狗和大灰狼,小鸡和蚊子,小马和鸟儿,老虎和小鸭子)。这时孩子们睁大了惊喜的眼睛,情不自禁地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这时的教室:老虎、小鸭、小鸟等的叫声响成一片,课堂成了欢乐的海洋。一会儿,让学生闭上小嘴的音乐指令响起,课堂一下变得静悄悄的,教师向学生发问:仔细听听,谁的声音长?谁的声音短?在这形象感知、辨听声音长短的基础上进行拓展,让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进行长与短的对比。学生模仿了火车汽笛长鸣的“呜呜”声与车轮短促的“咔嚓”声;蚊子的“嗡嗡”声和小鸡短促的“叽叽”声;狼长嚎的“傲呜”声和小狗短促的“汪汪”等声音,再让他们进行即兴的表演。
感悟:一年级的孩子好动、好奇,好玩,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鲜活的动物形象让学生很迫切地想去亲近动物,观看并模仿动物的叫声,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欲,他们被引入生动有趣的动物王国的特定场景,促使孩子主动感受音乐要素:音色、音值,在轻松偷悦的气氛中开始音乐课的学习。
二、方式多样,突破难点
学习歌曲 《 动物说话 》 时,歌曲中的间奏是学生不易掌握的一个难点。教学中,教师启发学生用动作表示间奏处的节奏,孩子们用了拍手、跺脚、耸肩、弹舌头、摇头等动作来表现。此外,还用了钥匙、铅笔、筷子、响板来练习间奏,这为歌曲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感悟:如果用传统的教法让学生读节奏,会很枯燥。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声带的负荷小,用自带的“打击乐”及自由选择身边的“打击乐器”练习间奏处的节奏,学生更乐于去实践,在感性的基础上,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的认知学习,学生兴趣浓,效率高。
三、创编歌词,拓展表演
教师先用听唱法教唱歌曲,待学生熟悉歌曲后,分组合作创编歌词,再引导孩子抓住小动物的动作特点,为自己创编的歌词进行表演。歌词内容与前面三段相吻合,在教后面两段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自己编创不同动物的歌词,无论是节奏,还是歌词จ意境与原歌曲都是相符的。比如:小猫说话喵喵喵☼,公鸡说话喔喔喔,小狗说话汪汪汪,小羊说话咩咩咩,小猪说话噜噜噜……都是歌曲的一种延伸和升华,甚至可以拓展到目前学生喜欢的“喜羊羊”等动画片。
感悟:这样的歌词编创在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同时,又能给学生带来更多的享受,提高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创编活动给了学生自主体验的空间,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小动物,他们对动物声音、走路的姿态模仿得维妙维肖,在这种参与观赏、体验、模仿、表演、编创等音乐活动中,孩子们无拘无束,全身心投入音乐中,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四、精彩结尾,升华课题
在本课结束时,教师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森林音乐会”的情景,在歌曲表演的同时,让学生置身于森林音乐会这一特定情境中。师生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头饰,共同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当学生在表演小动物的时候,加上欢快的旋律♫以及课件中森林作背景的运用,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仿佛感觉到自己是森林中的小精灵,在尽情狂欢,从而把音乐课的气氛推向高潮……让人与动物身心交融的主题得以升华。
感悟:众所周知,压轴戏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时刻。在公开课、参赛课中,精彩的结尾能给听课教师及评委留下深刻影响。当然更重要的是如果音乐课在孩子们意犹未尽的时刻结束,将大大激发孩子们期盼下一节音乐课快快到来的迫切愿望。这样的良形循环对培养学生喜爱音乐,让音乐成为终身的需要成为可能。我想:这是学校音乐教育最重要的价值体现,也是我们的音乐教学所追求的最终能达到的至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