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
"
[论文摘要]毕业生就业工作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就业指导也必将成为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搞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文章认为就业指导还应从国情和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就业准备观、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就业指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已成为高校的重要工作之一,就业指导也必将成为增强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途径,搞好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不论对大学生本人还是对国家,、对培养他们的高校或者是相关科研院所,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国情教育和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
国情教育是解决大学生对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政策存在的疑虑等深层次认识问题的根本途径。进行国情教育,就是要把形势与国情教育、就业形势分析、就业市场预测、就业政策导向、就业素质准备等教育结合起来。 按照新的大学生就业体制,大学毕业生只有正确把握国家的就业制度和政策,客观认识就业形势,认真分析就业总量矛盾与结构性矛盾,转变观念,提升素质,变挑战为机遇,才能更好地谋求个人求职与社会需求的良好匹配,实现顺利就业。
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明确新形势下职业教育与学生就业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变动的一般规律,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如现今就业方向开始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就业,从城市转向农村,大企业转向小企业,从就业转向创业转变等。就业指导及有关就业形势与政策的教育应该帮助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用工制度等深层次的经济问题, 使大学生能够认清就业形势,及早规划,有的放矢,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不至于盲目。此外,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就业需求,增强其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思想意识和合理配置自身资源知识、技能满足就业需求的能力。
二、从“天之骄子”到“普通百姓”——指导大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观
就业观是指对职业选择的基本看法,它对人们求职择业和就业准备有直接影响。很多毕业生在求职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种传统就业观念:第一,求稳定,怕风险。很多学生认为,十几年寒窗苦读就是为了寻得一个稳定而又有保障的工作。第二,过分看重薪酬待遇。薪酬待遇是人才价值的体现,但过分❅看重薪酬待遇,不利于就业。第三,鄙视体力劳动,不愿从基层做起。目前,想做白领,不做蓝领,是很多毕业生的心态,他们认为自己读了书,是人才了,应该做“高级”点的工作,否则就是屈才。第四,一味强求“专业对口”。有些毕业生,就业时,一味强调“专业对口”,认为没有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等于十几年书白读。第五,希望就业一步到位。很多毕业生希望一就业就能找到一份可以依赖一生的工作。这些问题都会影响毕业生的正常就业。
因此,在就业指导中应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有助于广大毕业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市场,有助于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有目的地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有助于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及时调整就业目标,减少求职过程中的压力和阻力。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就业观教育,大学生要从天之骄子身份向普通公民身份转变。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学生应根据社会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特别是要摒弃“一步到位”的传统就业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念。
三、“工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择业观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导职业价值观,促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事业与金钱、奉献与报偿等关系,正确衡量自己的能力,参照自己的志趣、特长,选择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最充分地发挥并能为社会做出尽可能大的贡献的职业和工作岗位。择业观教育的内容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择业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择业观念的转变和形成,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受到个人因素如爱好、理想、能力、特长等的影响,也受到家庭因素如父母职业、家庭收入、社会地位、生活环境等的影响,更受到社会因素如劳动力市场状况、经济景气程度、社会价值观、职业观、大众心理、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人的一生都是由自己的观念塑造的,观念不正确,很容易走弯路。大学生找工作时要明白,找工作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高校开展就业指导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设定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逐步走向成熟。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择业心态,它是合理的择业观念的具体体现。主要包括确立恰当的择业角色,调整择业期望值,增强择业的自信心,学会运用心理调节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理智地看待职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等诸多方面。要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个人能力和兴趣所在,了解自己的性格,确定自己的目标,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把个人的选择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将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等主观愿望和条件同国家、社会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
四、“行行能建功、处处可立业”——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创业就是创立、创设或创新某种职业岗位,即指开拓、开创业绩或成就。创业者运用自己的能力,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在有利的环境中寻求机会,努力创新,从而不断地创造价值。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智慧、能力、气魄胆识全方位的考验。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改变就业观念,利用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技术,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创立新的就业岗位,创业毕业生不做现有就业岗位竞争者,而是为自己,为社会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创业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重点是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在学生心里面“播下将来创业的种子”,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造什么样的事业”。大学生自主创业不仅能实现自身的就业,还能够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 高校在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应积极培养和鼓励那些条件好、素质高的学生主动创业,加强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帮助他们树立创业光荣的意识,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大胆创业之路,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毕业教育逐渐向创业教育迈进。当前,国家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意识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毕业生应当不满足于就业,应当心存高远,有意识,有胆识致力于创业,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创业者。
五、“诚实守信,爱岗敬业”——教育学生养成崇高的职业道德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塑造健康人格的道德基石,是学校开展其他道德活动的基础。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在就业指导时提倡诚信为本的应聘指导,更❥应该将诚信教育融入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道德,是与人的职业角色和职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高度社会化的角色道德,是人们在从事一定的职业,履行其职责过程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通过人们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以及他们的社会效果表现出来。如何看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和岗位,是否认同职业所联系的责、权、利,是否认同和追求岗位的社会价值,是全部职业道德的核心。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各项工作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各种职业分工都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担任了一份社会职责。因此,各种职业的工作人员都应当爱岗敬业,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荣誉感和职业责任心。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人们继续发扬诚信的美德,不仅倡导在就业应聘中讲诚信,而且把诚信作为社会各行各业共同的职业道德准则。诚实守信对大学生而言,就是树立自己的信誉,树立自己值得信赖的良好形象。在市场经济中,信誉本身就是一笔丰厚的无形资产,它在竞争中可以转化为有形的物质的力量,甚至是一般的物质力量所无法替代的力量。
在就业指导中教育毕业生珍惜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干一行、爱一行、立足本职,扎扎实实为社会做贡献,这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基础,也是大学生应有的职业道德。
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把如何实现人生价值,获取人生成功这一高层次需求作为职业发展的目的,即结合自身情况、周围环境为自己确定职业方向和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确定教育计划、发展计划、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它包括职业方向和总体目标、社会环境分析、行业分析、自身条件及潜力测评、角色建议,成功标准和缩小差距的实施方案等内容。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帮助学生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决策,使学生意识到进行生涯设计的重要性,增强对自身客观情况,社会职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和认知等。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设计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过好大学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关注社会需求,了解职业发展现状,明确自己的求职目标,并制订为实现就业目标的可行性方案。它要求大学生既要根据所学专业规划职业生涯,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相近的若干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根据个人兴趣与能力特长规划职业生涯,与自己的个人性格、气质、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相结合,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要求。
总之,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就业指导还应从国情和就业形势与政策、就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就业准备观、职业道德、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