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政治人才思想研究
引 言
一、政治人才培养任用标准:德才兼备
习近平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要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质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就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而ผ要实现这一伟大的奋斗目标,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干部队伍,那么何为高素质人才干部队伍?何为好干部?习近平在《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一文中指出:“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 。故而,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认识每个时期政治人才应具备的德与才,从根本上反映时代需求和时代性。
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团结奋斗。治国之要,首在用人。新时期我们所需要的好干部就是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就是新时期政治人才应具备的德与才。
二、政治人才培养任用之德
中国历来讲究德育,“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说的就是德的重要性。“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是把政治人才之德从个人层面说到社会层面,从社会层面说到国家层面。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次的力量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就是一种德,一种大德,既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也是个人的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想要不断前进,就需要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最终只是原地踏步,乃至倒退,国破家亡的局面在我国的历史上何尝没有出现过。但不同时期政治人才之德的涵义是不同的,每个时代有ด各自的价值观念。不能用这个时代的政治人才之德去要标榜其他时代,德代表着一个时代人们特殊的意识观念,它具有时代性,具体性,也具有进步性和落后性,进步性的德对国家、社会和个人具有进步作用,能促进时代的发展。而落后性的德只能阻碍国家、社会和个人进步,阻碍时代发展。
习近平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文中指出“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 。”把德同样是从国家层面说到社会层面再到个人层面,从大的方面告诉我们建设一个有什么样德的国家、有什么样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德的公民。这样的德不仅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更体现了时代性与进步性。有这样德的政治人才必将凝聚13亿中国人民磅礴之力来更好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政治人才业유绩在实践,政治人才名声在民间。要多到基层群众中、乡间口碑中去了解,“大事”上看德的同时更不忘在“小节”中察德。看他们在各种诱惑面前是否立场坚定,有崇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在事关政绩业绩面前是否原则不变,有政治人才该有的胸怀、勇气和格调;在为民服务面前是否品质专一,有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以人民甘苦为甘苦的情怀。有什么样的政治人才作风,就有什么样的党风,国风,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
三、政治人才培养任用之才
方向盘把好了,想要走的更远,发动机才重要。现在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需要广大的政治人才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亟待改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些方面,更要下大力气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在《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一文中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因此,要使这发动机里的两根轴相互运转好,就要以提高改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提高政治人才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本领,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提高起来,这样国家治理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习近平在《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一文中指出“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现代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高超的国家治理能力,必须靠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高素质指的就是才能。才能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培养,成才之路是何等的崎岖;真正识别人才同样也不容易,伯乐相马,伯乐在何处?更别提使才能大放光彩。问题在哪?源头在哪?邓小平同志说过: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1977年高考恢复,使成千上万的知青有了发挥才能的舞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更使中国人民的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当时中国的快速发展就是依靠政治人才的才。新时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政治人才就是要不断适应时代变化,改革不适合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各项事务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展现出政治人才该有的风采。
四、政治人才培养♡任用德才关系
习近平在《着力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一文中指出“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坚持党要管干部原则,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习近平主席在此说的特别明确: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早在北宋时期,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就在《资治通鉴》(卷一q周纪一)中对才德有过精彩的论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全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说的就是在德与才两者之间,才是德的资本;而德是才的统帅。德才兼备称为圣人,无德无才称为愚人,德胜过才称为君子,才胜过德称为小人。在选取政治人才时,如果得不到圣人或君子,与其得到小人还不如得到愚人。这就告诉我们在培养任用政治人才时,在德才关系上,应该辩证的对待,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两点中有重点,要首先考虑政治人才的德,德是重点,而不是将德才等量齐观。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我认为习近平政治人才思想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即人民性(德)与创造性(才)。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创造性就是阐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蓝图、新愿景、新目标,汇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反ฏ映社会呼声、社会诉求、社会期盼,凝聚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智慧。我认为此处的人民性就是政治人才需要的德,而创造性就是政治人才需要的才。我们要把创造性与人民性结合起来,人民性是方向和灵魂,创造性是关键。只有同人民站在一起、同人民奋斗在一起、做无愧于人民的事;紧紧依靠人民来推动改革创新,坚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改革创新中认真想一想人民,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提高改革创新的决策的科学性;不断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真正使创新创造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最终顺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结语
中国的腾飞离不开十三亿人民,人民的幸福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离不开政治人才。政治人才只有紧密联系人民群众,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德才兼备,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带领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