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回忆 2014年6期

时间:2024-12-26 01:50:0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杀人回忆》让奉俊昊讲故事的能力获得了极大的肯定,时至今日,它依然被韩国媒体公认为是本国影史佳片之首。

影片的故事重点并不在凶手身上,他只是一个“麦格芬”。杀死女孩的不是凶手,也不是像小丑一样办事效率低下、所到之处鸡飞狗跳的乡村警察,而是时代的黑暗。奉俊昊通过《杀人回忆》所做的是揭开韩国人集体记忆的疮疤,进行一次精神分析意味的“驱魔行动”。

偷师

1994年奉俊昊从韩国电影研究院毕业的短片作品《支离破碎》名噪一时,接到了大他六岁的朴赞郁前辈的电话,朴赞郁对他称赞有加。然而接下来的五年,奉俊昊却一事无成、长期失业,还因结婚生子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首部长片《绑架门口狗》几经磨难终于上映,片中不善人际交往而无晋升机会的大学讲师几乎就是奉俊昊本人的写照,当时的他对忠武路的商业电影制作体系感到无所适从。《门口狗》票房惨败,也没有引起评论界的关注。这时,奉俊昊开始思考究竟应该拍什么样的电影,才能既忠实于自己的电影表达,又能吸引观众,他想到了自己从童年起最喜欢看的悬疑犯罪片。

在《绑架门口狗》失败之后,奉俊昊开始为构思一部犯罪片寻找素材,他想到了20世纪80年代轰动韩国的京畿道华城郡连环奸杀案。这是韩国现代史上第一桩连环杀人案,凶手手段残忍,毫无人性,更重要的是,案件至今未破❤。奉俊昊走访了当时的受害者、发生地的居民以及负责案件的警官,查阅了大量的警方记录和报纸,积累起足够三十集电视剧分量的素材。然而从中理出一条线索并不容易。幸运的是,他得到了同样改编自这一案件的舞台剧《来看我》(金光林编剧)的启发。《来看我》将焦点集中在了三个主要嫌疑人身上,并想出通过广播播音 ϡ找到线索的点子,这些都被沿用到了奉俊昊的剧本中。

世界观的形成

回首20世纪80年代,奉俊昊嗅到的是宵禁的日子里街道上死寂的味道。研究资料时,他注意到华城最后一位女学生的死亡日期是11月15日,“在我们那代人的生活中,每个月15号是军事演习的日子,家家户户和公共场所全都黑灯瞎火。我一想到那个女孩就是在这样一片黑暗中死去,心中就充满了愤怒。”

当《杀人回忆》这样一部电影披着类型片的外衣出现时,韩国观众猝不及防地被它的丰富隐喻击中了,ณ它最终不仅没能抓住凶手,甚至从头到尾都是对于混乱、错误和挫败感的不断重复,然而重要的是那段历史如同那些死去的女孩被提及了。在《杀人回忆》的结尾,这种揭疮疤的行为有了一丝弗洛伊德学说里解救与升™华的意味。甚至当年投身学运并遭受过牢狱之灾的热血青年奉俊昊,也对片中的勇固(金罗河饰)失去的曾经用来践踏嫌疑人和示威民众的右腿表达了同情。历史和它的民众得到了忧郁的和解。

装置艺术

世界观可以是后天形成的,然而奉俊昊将现实和观念转化为构图语言的能力却是天然的。儿时看电视上的外国电影,他总是将片中被剪掉的暴力、色情场面一场场地在脑海中演绎出来。当时驻韩美军电视台会播放大量没有韩文字幕的英文电影,奉俊昊同样如痴如醉,尽管他纯粹是在看画面,情节靠脑补。准备电影中的关键场景时,奉俊昊事先会在大脑中精确地设计,并绘出令人惊叹的分镜草图。他总是将关于希区柯克镜头创作的书籍带在身边。早期的《支离破碎》和《绑架门口狗》中追逐戏的空间与节奏的妥当运用,已体现出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发掘类型片元素的能力。《绑架门口狗》的主人公在一片杀虫剂的白色烟雾中丢失小狗的段落,《杀人回忆》开篇小男孩模仿斗满的段落,都是让一个平凡场景充满戏剧性的实例。《杀人回忆》中著名的犯罪现场的长镜头中,进入画面的人物不停地滑倒,和警察们弱智可笑的查案手段相互呼应。到了后来的《汉江怪物》,法国《电影手册》将韩语中的“破音”一词音译为piksari,用“piksari的艺术”来形容这种主人公总是在关键时刻掉链子的喜剧效果。描述嫌疑人“长相很普通”的女学生时,斗满反复强调自己能够通过和嫌疑人对视来判断凶手,更是在细节设计上高超的装置艺术。而地下室、水沟和隧道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又有些神秘的意象,成了奉俊昊影片中反复出现的重要元素,并被赋予了隐喻的价值。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双关、机动与重复的组合当中,奉俊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类型片套路۵。

《杀人回忆》的成功对于奉俊昊本人的心理也是一次驱魔,由此他终于摆脱了出道时期的自我怀疑(他甚至怀疑自己没有能力写出一部长片剧本,或者一辈子只能当约翰・卡萨维茨那样的独立电影导演),并且在作者风格和大众心理、商业手段之间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而之后他在《怪物》和《雪国列车》等作品中对类型片的探索更加大胆,对商业的追求也更加坚定。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