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教学情境,丰富小学语文课堂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灵活的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学生置于良好的教学氛围中,激活他们参与课堂的热情,从而自觉主动地学习,让儿童的思维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创新潜能得以充分体现。因此,我们教师要灵活利用教学情境,借助情境创设,不断丰富语文课堂。
一、直观情境,让学生热爱语文
具体化、形象化的直观情境,有助于促进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教师要善于通过直观情境的创设,给学生展示鲜活生动的形象,让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触发学生从对具体事物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理性顿悟,吸引学生产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
1.美好画面展示情境
画面是引导学生产生直观感觉的主要手段,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对直观形象的画面更兴趣盎然,在教学中,运用图像重现课文情境,实际上即通过一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演绎课文,契合学生心理,他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如在教学《拉萨的天空》一课时,虽然课文中对拉萨天空的描写生动具体,但很多学生毕竟缺乏亲身体验,很难形成直观的认识。我在教学中,将这一画面呈现在屏幕上: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令人赏心悦目的环境……这一美丽的景色展示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创造了一幅美的画卷,学生们沉浸在对那独特、美丽的天空的向往之中,不由得发出一声声惊叹,我知道学生已被眼前的美景折服了:拉萨原来如此美丽!在课文学习结束后,我开展了“小记者”采访活动,学生们个个滔滔不绝,将拉萨之美一一道来。
2.优美音乐烘托情境
优美的音乐素来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音乐的力量是微妙的,也是巨大的,给人无限的遐想天空,让人心驰神往。将音乐引入小学语文课堂,用以烘托课文情境,不仅可以丰富课堂,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展开ก丰富的想象,更可拨动学生的心灵之弦,给语文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让我们荡起双桨》等课文时,我播放与课文同名的歌曲,让学生演唱,学生兴奋异常,主动融入课文情境之中,在学唱中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时,我引入刘欢演唱的《好汉歌》,教学《秋游》时我播放轻松愉快的钢琴曲,这些都极大的渲染了课堂气氛,烘托了课文内在的情感。让学生在新课学习之初就被牢牢的吸引,产生了强烈的心灵震撼,活跃了课堂气氛。
3.精彩表演体验情境
游戏表演一直是小学生的最爱,更是我们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小学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表演者煞有介事,观看者乐不思蜀。针对教学内容,恰当组织课堂表演,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内心的理解,起到其它手段无法比拟的功效。如《狼和小羊》《狐狸和乌鸦》中形象的表情、动作表演;《鞋匠的儿子》等课文中义正言辞的对话表演等。学生稍加装饰,惟妙惟肖地表演,其他学生兴致勃勃地观看,极大的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开启学生的想象空间,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很多时候,学生之所以感到语文学习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主要是缺乏对语文学习的强烈渴求,语文课堂中犹如一潭死水,死气沉沉,学生无所事事,思维闭塞。如何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产生对新知探究的欲望与热情?教师可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产生冲突,进而产生一探究竟的强烈愿望。
1☁.引人深思的提问
我在教学《鸟岛》一文时,当学生被蔚蓝的天空,清澈的湖水,灵动的小岛,美丽的景色深深吸引住之后,我及时抛出问题:“鸟岛的鸟儿怎么会这么多呢?”学生纷纷联系课文,从鸟岛的环境、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人类对鸟岛的保护等方面找寻到了答案。此时的提问,问得恰当,触发了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更深入了ธ解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从小树立增强环保、注意生态平衡的意识。
2.引导质疑问难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过:“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提出富含启发性、探索性的问题,从而追根溯源,不断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如教学《台湾的蝴蝶谷》时,我开始上课时就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开展质疑,很多学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台湾为什么有蝴蝶谷?”“蝴蝶谷里有哪些蝴蝶?”“蝴蝶谷的景色如何?”……教师乘热打铁:“大家针对文章的题目就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说明我们是多么的聪明啊,那大家这么想知道这些答案,就请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此时,学生热情高涨,兴趣浓烈,全部参与到课文的诵读中。
3.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方面,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设计富有梯度和扩散型的问题,不断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如教学《三袋麦子》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文章中人物的认识,我设置了下面的问题:“小猪、小牛、小猴✄分别是如何处理麦子的?你认为谁做得最好?为什么呢?”连发三问,步步推进,促进了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认识,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多元思维,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对问题的思索过程中产生丰富的灵感,豁然开朗,滋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情境创设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努力挖掘教材,灵活创设教学情境,达到教师创造性教,学生创造性学,真正实现学生心智水平的和谐发展,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