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学习形式,让历史课堂更精彩
历史学科,因其跨越千年、纵横万里的独特内容,形成了故事性强、内容丰富的学科特点。如果一个历史老师只是用传统传授的方式来教历史知识,那么再有趣的教学内容也将变得无趣和呆板。在教学实践中,我就尝试运用多种学习形式,激活历史课۵堂教学内容,让我的历史课堂变得生动而立体,也让我的学生对上历史课充满期待,并且乐此不疲。
一、为历史人物写传记
初中历史教材中,对某些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只做了简要介绍,但是,为了增加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了解,我经常和学生一起收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做过展示之后,由学生完成人物传记的写作。为了不增加学生负担,我的要求首先是自愿完成,然后就是字数不限,形式不限。并且,每个人物传记的内容布置之前,我都要℉简单地给学生做示范。有了我的传记的引领,学生就显示出了浓厚的兴趣,而他们的传记作品也常常为给我惊喜。比如,班级有个叫孙文的同学这样为孙中山写传记:“我叫孙文,后来改名孙中山(他读到这里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忍不住笑了)。我是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是我,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是我,带领革命人士,彻底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是我,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曙光。”其实,这是一个不太喜欢学习的学生,但是,为历史人物写传记,却让他很感兴趣,这不能不说是学习方式的改变给他带来的改变。
二、把历史故事变评书
在很多人眼里,历史就是故事,而过往的故事,就是历史。所以,故事性强的历史学科中,怎么能不讲故事呢?在讲到汉代历史的时候,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一个小型的评书连播活动,由学生来完成汉代故事的讲述。为了让学生的讲述既真实,又不失趣味,我和学生一起挑选从西汉初期一直到东汉末年间有代表性的故事,查找相关评书影音资料,模仿语言形式和讲述的语气,为学生呈现了多场精彩纷呈的评书连播。事实证明,我的尝试是成功的,因为,每当有学生站在讲台上,从“上回书咱们说道”开始讲起,听“评书”的学生们就表现出了十分的☃沉醉;而当主讲人说道“欲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时,听众们又总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当然,有心急的学生,下课后一定会自己去บ寻找答案了。这样的学习形式,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自学,强化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实在是一举多得啊!
三、将三尺讲台变讲坛
从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中,“闯荡江湖”的纪连海让我看到了某些学生的沉稳,妙语连珠的袁腾飞让我看到了某些学生的才思敏捷♛。于是,我想,三尺讲台,也完全可以向学生以另一种形式开放,那就是变成“历史讲坛”。我的提议一出,学生们纷纷表示支持。我将讲坛活动定位每两周一次,班级黑板上由学生做好布置,显得隆重而严谨。主讲同学由外面进入教室,在掌声中登上讲坛,和听众们相互问候。这种形式让主讲的同学因为受到特别的尊重而体验到更多的成就感,也让听众们学会如何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也是非常有促进作用。而今,我们的“历史讲坛”上也已经出了很多大师级的“名人”,比如,讲汉代历史的施旭东,讲清代历史的陈海,将外国历史的管若尘等,都是我们年段的明星呢!
四、让传统讲授变表演
由于历史课程内容的故事性很强,所以非常适合用“表演法”进行教学。中学生,十四五岁的孩子,依然是活泼好动的,依然是表演欲望强烈的,教师若能适当加以指导,一节节生动的表演课将会在班级里诞生,一个个古老的历史故事将在学生眼前再现。尝试运用表演法进行课堂教学,让我看到了学生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课堂教学中,我一次次地被他们的表演所折服。
以下是学生表演课本剧《孔子问礼》的实录片段:
孔子:子贡啊,我们周游列国,如今到了南方,我们看看南方人是否懂得礼法。
子贡:是!孔子:这条小溪的水流真是清澈。
子贡:老师,看,河边有个姑娘在洗衣服。孔子:给你一个杯子,你去问一问那美丽的姑娘,要注意礼貌,看看这姑娘懂不懂礼?顺便弄点水来喝。子贡:是!
子贡:姑娘,我可以舀点水喝吗?女孩:“这河水又不是我家的,你要喝,自己去舀就是,问我干什么?”孔子:“恩,不错,知道了,这次你再拿把琴去,再问一问,一定要注意礼貌。”子贡:姑娘,我这琴坏了,你可以帮忙调下琴吗?女孩:我只是一个农村人,我又没上过学,我怎么会调琴?你没事找事总跑来做什么啊?居心不良啊?”子贡:真是一个懂礼的好姑娘啊!你再取出几匹漂亮的绸缎,给这个给姑娘送去。子贡:老师,这回她不会骂我了吧?孔子:你去试试吧。子贡:姑娘,我这有几批上好的绸缎,送给你当礼物吧。女孩:“你怎么又来了,你不累啊?你拿这些绸缎来干什么?我又不是你什么人?凭什么要你的礼物?你还不快滚,我对象就在这旁边,小心你的脑袋!”
孔子:真是懂礼的好姑娘啊!子贡:我可被骂惨了!
短短几分钟的表演,便将历史事件的基本内容做了详尽的诠释和全新的演绎。可以说,演一遍课文,胜过读千遍文章。当一节课在生动的表演中结束知,学生对这段历史事件的回忆仍可“绕梁三日”。
值得提出的是,表演的运用不应仅仅局限于把课文改写成课本剧,它可以有更广的范畴,比如歌舞、快板,三句半等,形式越是多样,学生越是喜爱,学习效果也会
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