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之魅
分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之魅 分析电影《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之魅
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托雷于1999年执导的影片《海上钢琴师》,采用倒叙的手法向观众讲述了一位生于海上,长于海上,也死于海上的天才钢琴师的富有传奇色彩的生命历程。担任影片配乐创作的是与导演托纳托雷在《天堂电影院》和《命运之力》中曾两度合作的配乐大师埃尼奥,莫里康内。《海上钢琴师》的出现,为观众再次献上了一部横跨整个世界的传奇,使得意大利当代电影史上的艺术三部曲得到了最完美的完成。
电影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虽然配乐在影片中本身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但它与独立的音乐作品相比较,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当音乐介入到电影中时,通过视听元素的结合,导演运用蒙太奇等电影语言特有的表达方式,使音乐获得了更加丰富的内涵。音乐在获得表意丰富性的同时,又必须♪建立在影片的整体框架之下。在《海上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莫里康内在配乐上获得了很大的创作空间,甚至可以说这就是一部以音乐为主题的电影。但从整部影片审美艺术效果的达成上看,如果配乐没能与画面进行出色的协调与配合,没能与影片的主题达成默契,并在该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地对其诠释的话,无论对于音乐还是电影来说,都将是遗憾的败笔之作。本文正是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探讨《海上钢琴师》的电影配乐对影片审美效果的促成。
一、音与画的和谐之美
音画合一比音乐本身的质量更重要,这是影片配乐的一个关键性原则。音乐如果使观众身心都陷入对其本身的关注,便成了喧宾夺主。因此,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在《海上钢琴师》中,莫里康内向我们展示了他出色的配乐技巧,使音画在互动之间获得了和谐之美。
麦克斯被聘为船上的小号手后,随船一起出海,正当麦克斯愉快地享受海上时光时,却来了风浪,轮船不断地起伏,镜头在麦克斯与夜色里起伏的海浪中切换,麦克斯在轮船走廊的地板上踉跄、翻滚,此时以巴松、短笛等木管乐器配乐,在中低音区,配合晃动的物品,乐音在节奏上始终轻快统一,俏皮幽默,将麦克斯的窘态和憨态表达得淋漓尽致。音乐停止后,主人公1900出现了。他看到跪在地上、✄差不多将整个脑袋都塞进一个罐子里呕吐的麦克斯时,便邀请他一起演奏,以缓解痛苦。麦克斯踉跄地跟在他后面时,之前轻快诙谐的音乐复又响起,仿佛又一次给麦克斯的笨拙形象做了个素描,令人再一次忍俊不禁。紧接着,1900与麦克斯在摇曳的轮船上上演了一幕好戏。不断晃动、旋转、摇曳的镜头下,画面犹如一只跃动的精灵,在音乐的伴衬下,献上一场美妙的舞蹈。1900走进大厅,镜头远景俯拍角度下,麦克斯的身影在海上闪电的光照下忽明忽暗。音乐继续,麦克斯在空旷的大厅中,张开双臂,来回晃动着,仿佛是一只胖天鹅,跳着蹩脚的舞。1900将琴盖打开,麦克斯随即扑到了钢琴上。木管乐曲告一段落。
接下来,麦克斯与1900并肩坐在钢琴前,钢琴开始随着轮船的晃动在地板上滑翔,轻快的、具有舞曲风格的钢琴声随之响起。转动中,1900怡然自得,时而环顾四周,时而微笑着与麦克斯交谈,麦克斯则紧握钢琴。客厅天花板上的吊灯不停地晃动,钢琴奏鸣出的音乐主题也不断地重复变化着,这个大厅成了一个旋转舞台。随后,麦克斯逐渐适应了这种惊心动魄的舞步,并开始欣赏起这种感觉。当钢琴滑过酒台时,麦克斯竟随手抽出一瓶美酒。麦克斯取出与放回美酒的时间,均在乐曲的重拍上,让听者感觉到画面的动感和音乐的动感浑然一体,仿佛自己的心也在随着ღ音乐翩翩起舞。接着,镜头将1900在琴键上飞舞的双手与隐约可见的海浪叠化在一起,镜头旋转下,麦克斯与1900在乐声中微笑着,转动着,海浪起伏错落,背景海浪声与乐声相辅相成。随后,钢琴向一个方向径直滑了过去。画面里出现了特写的玻璃门,麦克斯复又紧张起来,而1900则对着门襟着鼻子,做好了准备。镜头继续向前推进,乐曲重音落下,钢琴冲出玻璃门,冲向走廊。钢琴顺着走廊继续向前进,钢琴的乐声依然轻快地继续,直到重音再次落下,钢琴撞破船长卧室的大门,音乐戛然而止。这一片段录音与画面合成的难度非常之大,堪称画面与音乐在配合上完美结合的经典。
此外,《海上钢琴师》在配乐上不但与画面间的结合和谐一致,还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意义与内涵。在轮船大厅的舞会上,麦克斯赞叹地询问1900演奏灵感的来源时,1900用4段不同风格的即兴演奏描绘出舞会上四个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内心情感。第一个场景是一个服饰华贵的、手中拿着香烟凝视前方的老女人。1900将他想象成为一个刚刚谋杀了丈夫而与情人私奔的女人。乐声变得激昂,重音迭出,犹如一声声惊叹。曲风带有明显的吉卜赛风格,描绘出了人物狂野、澎湃的内心世界。第二个场景是一个面无表情的男子。1900将他想象成为一个陷入回忆中,内心充满无奈的男子。音乐在节奏上也变得舒缓柔和,略有伤感。第三个场景是一名流着泪的、正在跳舞的女子。1900把她形容为一个“想做修女的妓女”。风格也转变为探戈旋律。探戈舞曲中那种对舞伴欲迎还拒、纠缠其中的曲风,完美地诠释了跳舞女子纠结、挣扎的内心。第四个场景是一名“心怀美国梦…‘蹈进头等舱”的男人。他的表情和动作都略显紧张,正在“寻找不可思议的爱情”。曲风也随之变得幽默诙谐。男人在人群中每一次转身与避让,音乐都适时地给予配合和强调,诠释出了男子惴惴不安而又充满欲望的内心。在这四个场景中,正是因为有了配乐的介入,才使得孤立的画面产生了丰富的内涵,完美地阐释出不同人物的特征与内心情感。配乐与画面的和谐互动,使电影产生了单独运用任何=种元素都无法获得的审美效果。
一、配乐与影片主题之间的默契美
音与画的完美结合形成了观众感官上的审美体验,调动了他们的审美情绪。而配乐与影片主题间的默契配合,则进一步作用于观众的精神领域,使他们能够从影片中获得某种意义,引发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多的体悟,这是一部优秀影片所必须具备的审美品质。在配乐与主题的默契配合上,《海上钢琴师》主要体现在对整部影片情感基调的营造中。
影片中,配乐大师莫里康内用音乐向人们讲述了1900这位钢琴天才的一生。他放弃名利与爱情,自由而孤独地坚守在自己所钟爱的音乐世界中。虽然1900从未离开过海洋,但他却能用一颗敏感、多思和洞察一切的心灵来认识世间百态,用自己美妙多情的音乐来表达对文明世界的理解与抗拒。直至他所赖以栖身的轮船行将被炸毁的那一刻,他依然不肯离去,并对前来寻他下船的朋友麦克斯说:“我永远无法放弃这艘船,不过幸好,我可以放弃我的生命,反正没人记得我存在过。”1900最后做出的选择是即使走向自我的毁灭,也不愿在世俗社会中迷失自我。这种对音乐发自心灵的热爱和对生命纯洁性的坚持令人既感动又伤怀。影片的主题音乐1900’sTheme是莫里康内为该影片量身打造的原创作品。主旋律在深情飘逸的典雅曲风中透露出一种大气磅礴、宏远广阔的气质。音乐能够熏陶人的心灵,净化人的内心世界。《海上钢琴师》的音乐主题中,本身就蕴涵了以音乐的纯洁性来比对充斥着名利与欲望的物质世界的意味。它以舒缓而深情的风格贯穿影片始终,奠定了整部影片的悲情气氛。
影片开始时,当困窘的麦克斯走进乐器店中,准备卖掉自己的小号前,最后一次吹响自己的小号,主题音乐经由麦克斯吹奏出来。继而乐器店老板仿佛☑想到了什么,他拿出一张旧唱片,以钢琴演奏的主题音乐承接了小号演奏,那正是多年前1900曾亲手弹奏的。两个好友仿佛又聚到了一起,以音乐遥相呼应,只是时过境迁,唱片与小号都将被人们弃之不用,人类贪欲下的战争与物欲下的现实,将艺术抛入了黑暗的角落,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充塞着满满的对名利的渴望与追寻,这正是主人公1900的人生拒绝靠岸的理由。人们在各种欲望的枷锁中迷失了自我,去追逐虚幻的名利,反而把属于生命中的美与纯真视为无价值的东西并弃之于脑后。小号声中,不难听出麦克斯内心的悲凉与哀伤。而唱片中的钢琴声,又是那么的轻灵纯净,仿佛一股清泉,伴随着麦克斯的回忆,同时,在乐声中,1900的故事也被娓娓道来。此外,主题音乐在影片中还出现了多次,且多数都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由ฑ管弦乐演奏,整体风格上趋于统一。
影片结束前,麦克斯带着1900录制的那首主题音乐到船上播放,寻找他的朋友。这与片头音乐店老板播放唱片的一幕相呼应,回扣了主题的同时,也成了麦克斯与1900在船上诀别的序曲。当麦克斯走上离船的阶梯时,弦乐演奏的主题音乐缓缓响起,悠远绵长,与1900轻松而幽默的打趣形成反差,进一步烘托了影片的主题。1900对自我自由的维护、对名利的淡漠和对所热爱的音乐的坚持,使他的生命体现出了别样的厚重与伟大。
综上所述,《海上钢琴师》是一部关于生命、海洋、自由与美的电影。配乐与画面的和谐美、配乐与主题之间的契合美,增添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与审美效果。正像麦克斯对乐器店老板所说的那样:“这个钢琴师从来不曾存在过。”主人公1900的故事充满了唯美的浪漫主义色彩。他完美而纯洁的一生,是无数摆脱不了世俗欲望的人们永远追求不到的彼岸。也许,他仅存在于人们的理想世界中,仅存在于人们的美好幻想里。1900的生命与音乐是一体的,配乐大师莫里康内正是通过这些灵动美妙的音符,塑造出了一个美好而纯净的生命并将其呈现于观众眼前,令人久久不能释怀。
[参考文献] [2][英]欧纳斯特林,格伦.论电影艺术[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
[3]闫大卫.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简析电影《海上钢琴师》中的画面与音乐[J].中国音乐,2010.
[4]郭慧芳.影片《闪亮的风采》与《海上钢琴师A主题音乐之比较[J].电影评介,2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