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大学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制探索
论文摘要:建立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做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树立人才培养的“品牌”意识;切实重视就业工作,建立专家型队伍和稳定的就业基地;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毕业生创业教育。
高校毕业生是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后备军和有生力量。但随着经济体制、劳动人事体制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当今社会讨论的热门话题之一,“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家庭密切关注的问题。就业问题将影响教育体制的变革,高等教育要为就业做准备的思想观念成为我们的新课题。建立起符合新时期要求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长效机制,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 的问题
1.高校就业机构不够完善。目前,虽然许多高校成立了有关的指导机构 ,过去以管理为主的行政职能部门毕业分配办公室已改为以服务功能为主的就业指导中心。但是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仍然没有独立,还隶属于学生工作部门管理。许多高校形式上都有就业指导课和讲座,但都集中在毕业班学生中开展 ,而这个时候学生正忙于外出找工作,无心上课 ,效果不好。由于众多历史的原因,高校在大学生择业问题研究积累较少,理论基础薄弱,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尚处于或缺少、或敷衍、或蜻蜓点水、或初步探索阶段。因此,学生的需求与学校能提供的帮助二者之间,处于一种明显的不平衡状态。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普遍存在焦虑心态、遗憾心态和社会恐惧心态,与此不无关系。
2.社会用人机制和配套的就业政策不够完善。一方面,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职业准入制度和合理的流动置换机制,加之近几年国内经济处于平稳发展时期,不可能带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大幅度增长 ,毕业生数量却在短期内迅猛增加,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大学生时期望值过高,不从实际出发 ,对毕业生的学历层次要求越来越高,甚至有许多单位在招聘会上打出了“欢迎研究生,考虑本科生,不招专科生”的旗号。一味追求高学历,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致使毕业生层次结构矛盾突出,研究生供给不足和专科、高职毕业生供过于求的现象还会在相当一个时期存在。另一方面,限制大学生自由流动的就业政策依然存在,毕业生的双向选择、自由择业的就业体制改革 ,凸现了相关政策不配套的体制性障碍。许多城市还存在着地方保护主义 ,户籍管理、人事管理等方面的现行政策,使毕业生跨地区就业的渠道不畅通从而限制了人才的合理流动,影响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进行。
3.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毕业生都希望得到彼此最全面、最真实的信息。而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正好是提供这样信息的最直接、最合适的平台。但可惜的是,目前多数高校由于经费、条件、手段的限制,人才需求信息、人才交流市场和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缺乏稳定的、反应灵敏的信息渠道 ,学校能主动收集的信息量很少 ,加上手段落后,致使有用的、能及时交流的信息不多。有的高校虽然建立了就业信息网,但网上的信息更新太慢,信息板块的内容与学生就业的实✈际要求不贴近,用户与信息中心的交流也仅限于单项的交流。增大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收集难度,阻碍了人才供需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另外,隐性就业人数的逐年增多,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就业信息收集的难度。造成在“双向选择”的实践中,学生求职就业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始终比较明显地存在着对接错位的问题。
4.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上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普遍“重招生,轻就业”,只注重学生培养而较少考虑学生毕业后的出路。缺乏对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反馈信息的了解,缺乏对社会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发展系统的掌握,不能及时做好专业改革和调整工作。高校的一些专业设置缺乏社会需求的论证,有较大的盲目性,导致专业设置不平衡。不能真正做到“按需生产、适销对路”。高校经常出现某些专业人才奇缺,如人力资源管理,但培养的数量很少,而有些专业社会需求量很少,却仍在大量发展 ,导致学生就业困难。
二、建立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长效机 制的措施与实践
1.高校要注重就业市场的调研和预测,提高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预见性和前瞻性 ,重视“产品”质量,树立“品牌” 意识。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必须遵循人才市场的运作规律。高校要加强对人才市场的调研 ,了解和研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及涨落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便及时对人才市场的发展状况和就业趋势作出预测和决策,指导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社会急需的短线专业,适当压缩社会需求量不大的长线专业,积极发展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同时,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产品”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声誉和社会形象,与毕业生就业息息相关。高校必须对其生产的“产品”严格把关,立足于“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强化人才质量意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决不允许不合格的“产品”走 出校门,这样才能形成特色,树立“品牌”形象,所培养的学生才能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市场上成为“抢手货”和用人单位的“宠儿”。"
2.高校要切实重视就业工作,不断提高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素质,建立一支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队伍。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是关系到学校生存的重要指标,没有学生的生存就没有学校的生存。首先,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是学生工作部门的事,也不单是某几个专职工作人员的事,而是从学校领导到每一个普通职工所有人的事,应得到全员重视。其次,在就业指导的对象上不应只面向毕业生,而应是包括研究生在内的所有在校学生。从毕业班向低年级学生辐射,从学生的职业意识培养、生涯设计、就业观念切入,做到就业指导覆盖大学教育全过程。第三,随着大学生竞争意识、要求的提高,对从事就业工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香港和国外一些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一般都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多年从事社会工作的经验,并具有一定的心理咨询能力,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信息和个性化的指导。高校应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培训,让他们上得了课堂,跑得了市场;既搞理论研究 ,又能做求职辅导。促使他们向职业化、专门化、专家化的方向迈进。
3.培育校内就业市场,建立就业资料库和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开辟网络择业新阵地。校园招聘能够让企业与大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沟通,更详细地展示企业文化。学生在特定的“家里”和企业面对面会更 自信一些。因此,高校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积极培育校内就业市场。一方面,要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后的信息反馈和就业跟踪调查,注意收集用人单位的资料,建立用人单位资料库。另一方面 ,大力建设就业网站,将用人信息和毕业生求职资料上网,突破时空限制,加快信息传递的时效性 和覆盖面。对毕业生来说,谁拥有更多、更有效的需求信息,谁就赢得了择业的主动权。对学校来讲,信息量的多少,以及信息传递的效率和质量的高低 ,将直接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学校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实现网络化,建立管理、服务、咨询、教育为一体的就业服务体系,甚至建立高校联合网络系统 ,设立大学生服务专线,完善网上就业市场。
4.建立稳定的就业基地。就业市场基地化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大亮点,不少高校都通过各种途径与用人单ถ位签订就业基地协议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力争实现“双赢”。用人单位优先安排合作学校的学生见习、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优先录用合作学校的优秀毕业生;高校则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向协作单位推荐毕业生,根据要求量身定做培养用人单位急需的大学生 ,为合作单位进行人员培训和定向人才培养 ,并优先向合作单位转让技术、发明,支持用人单位的技术创新等。浙江大学医学院就根据 自己的专业特点,选择了一批对毕业生需求量大、较稳定的省 内外著名卫生医疗企事业单位作为顾问单位,成立就业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委员单位年会,加强联系、增进感情、沟通工作情况、交流供需信息。在就业工作中优先满足ณ委员单位的需求,积极向委员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努力使委员单位得到满意的人才。这些单位很自然地成为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回头客,甚至将用人指标预先留给我们的毕业生,这些单位逐渐成为学院比较稳固的毕业生就业基地。
5.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1998年 召开的世界教育大会强调提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和主动精神;毕业生将愈来愈不再是求职者,而首先将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因为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经济时代,仅在某一特定的领域受过教育或培养的人是不可能适应新的工作的。因此,大学生就业明智的选择,首先应该培养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其次才是求职者。既可以为 自己创造就业机会,还可以为更多的人创造就业机会。高校应树立以创业为核心、面向未来的思想观念,一方面继续深入教育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革,建立一个有利于创业人才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ญ;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和鼓励那些素质高条件好的学生主动创业,帮助他们树立创业就业比竞争抢夺就业机会更光荣的意识,大胆走创业之路 ,使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由毕业教育逐渐向创业教育迈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