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验语文新课堂尝试语文课程改革

时间:2024-09-21 04:22:2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颁布后,引起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对在基础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本文从认识断课程、尝试断课程教学及实施课程改革的角度,谈谈在初中语文课改实践中的做法与体会。

关键词: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合作探究

新世纪的到来,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堂走进厂学校2002的秋季,随着》的颁布,我区荃础教育率先进行新一轮课程改革,采用r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作为教学第线的教师。也成为了课改第一线的教师,走进初ฆ走进新课堂,在这段时间的课改尝试中笔者如同品尝物怪味豆,初尝课改中的滋味

一、认识新课标、新教材、走进课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语文rt质定位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并提出了语文课程的四个荃本理念;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②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③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④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课程标准》对“语文”作了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表述.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但又不仅仅是载体。更需要强调的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语文的人文胜义明Ii优十原教学大纲的‘思想性”,它比“思想性”内涵更为丰富.更有光彩。同时,在“教材编写建议中强调“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祥文化”,“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

依据《课程标准》精神编写的新教材,一改以往教材中繁、难‘偏、旧的问题,新课的比例占了近四分之三。课文之前不再是冷冰冰的“阅读提示”,而是优美的文字导入,课后的练习也删减了数V注重思考、研讨与探究。这不仅给刚步人初中大门的学生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连老师也觉得新鲜。另外,教学用书也改变了以往面面俱到的分析,只有少部分的课文研讨、教学建议和简单的案例,这给老师留下了很大的思索与创造的空间也给了老师在上课时表现自已的教学个性的余地。"

对新教材赞赏的同时,我们也开始发愁,新课文如何新教法,过去传统的只强调接受性学习—“老师分析,学生被动学习”的教法肯定不行了,教学用书中仅有筒单的分析和教学建议.不能再用来直接上课了,既没有课改典范,也没有系统的经验可供学习,而且备课量明显加大,可以说这一学期来,真是卜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的摸索。虽然没有教学模式,但有利于我们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势,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但是教学中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第四阶段中“五个板块”〔识字与写字、阅读、习作与写作、0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体现教学过程的三个维度。把握课程的目标以及四个基本理念,探索课改的道路就有基本准绳在课程的四个基本理念中,最引起大家注意的是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且在每一个阶段的目标和“教学建议”中出现了对此项的要求:

—语文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应……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

探究性学习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热点.也是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难点。我校作为城区语文课改基地校之一,初一语文备课组就选择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课改课题,粉I培养学生“学会攀习”。

何为探究’,乍月,在学习上弓应有探求学问、探素奥秘、探讨问姗之滋。“究“的本义是极、竟、穷尽,引申为推导、推求,如“究根儿”,指追究事情的来龙去脉,迫究根源。“究问”指追究原因,追问结果,‘.探究”合为一词卜既“探,’且“究”.指探寻、追究。

探究性学习对初中生来说应是培养学习能力。学习是从未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知之并少到知之甚多,从知之甚浅到知之甚深的过程。别人已知、已会、已有“.我”通过学习从未知、不会、没有而达到知、会、有,由不懂到恤就是探究性学习的具体目标。教会学生探究性学习,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一句名言说:‘在知识的大厦中。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学习。”"

二、教学过租尝试实施课改课题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生方式”在阅读中的体现

过去我们强化学生阅读—练习做得过多,书读得过少,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悲哀。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倡导学生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本性,是语文教学的最基本策略‘课程标准提出15条的要求,体现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翻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一股文化气息与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杏林子的《生命生命》张晓风的《行道树》、何其芳的《秋天》、法布乐尔的《绿色姻姻》、沈复的《童趣》…这些文质兼美文章.可作为典范,在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如何阅读「新的语文课程教材特别反对把课文解析从外部强加给学生,强调学生自主解读课文、并与他人交流和研讨。课后“研讨与练习’‘中有些探究性题目的设讨,特别注惫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多样的阅读趣味。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施“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也就相当重要。

首先,笔者根据班级情况,将学生每四人分为学习合作小组。其中有一定的优劣搭配、每组由组长负责记录,fi调小组成员的间题,并由小组长在班级公布探讨的结果,允许保留小组成员的不同愈见。组长则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这样,一组四个人,在规定时间内,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组长也好控制组内情况;另外,又可避免自由回答时。大部分同学要么沉默,要么擂不上嘴,常常变成少数几个好学生的课堂为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根据初一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笔者又采取小组评比竞赛方式,半学期给予优胜小组一定的奖励。

其次教学过程主要有预习—课堂—复习三个步骤按这三个步骤,笔者提出不同的要求和做法①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要解决生字词,因为改革决不能丢弃基础。但不能只注重解决生字间这一低层面的工作,还应认真仔细的阅读课文,查找有关课文的资料,如作者在生平、写作的时代背景、有关评论等等;初步探究课文,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而后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并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耍能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出发来谈即可;最后根据自己阅读情况试提出问题②课堂教学:一篇课文开始学时,笔者投有太多的导人,在三分钟课前口语训练后,就先给同学十分钟的时间,让小组间交流自己查找。的资料,交流自己的感想,而后选择较好的资料或感想在班上交流;预习中提的问题可试着在小组中探讨解决,解决不了的可由小组长记下来,以便在全班中讨论解决。对老师提出的有关课文的问题先自己冷静思考,而后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追寻、探究答案。③课后复习:不少学生不注重复习,常认为做了作业就是复习。学r‘《论语)十则》,其中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嚼身”,笔者借此要求学生,在一堂课结束后,还须多问间自己,预习时的问题解决了吗,有没有新的体会,我是否产生了新的问题,并记录在自己的学习笔记,再寻找时间,在小组中解决,也可以问班级同学或老师

这一形式,实施了一段时期就见到了成效因为班级中学生语文水平不尽相同 ☹,家庭情况也有差异。所以查找资料方面,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则没有去做,所提的问题,谈的感想也差异很大。而实行小组合作探究,加强同学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学生查找资料的劲头足了,家里、书店、网络都成为资料的来ON a阅读课文更认真了,探讨问题也积极了在每次讨论课中,同学们有种在小组中能得到肯定的愿望。当组内采纳r意见义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不少同学喜形于色,兴奋不已,为自己、为小组点得分数而自豪。下次讨论就更积极了。

另外,在阅读中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同时,也要求学生能自主探究一是加大阅读量,扩大阅读文本的外延,不能仅仅关注课木,新教材也提出了课外阅读的要求。丁是我在开学初要求学生制定自已的阅读计划,其中课本后《名著导读》要求的篇目为必读、每周规定下节自习课为“阅读课”,自由阅读.学生在阅读中有疑问的。可向老师提问。一学期至少完成三篇读后感。这不仅增加积爪,也训练学生独自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背诵,虽然现在不要求死记硬背,但决不是摒弃背诵。黎锦焦先生说“背诵是一种最野蛮的手段,也是一个文明的办法。”学语文,只有背R相当数量的篇目,才能形成学生的文化底组。而这是终身受用的所以,七年级上册的附录一有‘.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课文中要求的背诵篇目都是文质优美,文学价值较高的名象名篇,有些还是世代流传的名编,如《论语》、《春》、《金色花》、《纸船》、《古代诗歌》等等。因此.笔者要求学生必须将其背下来,利用早读课进行抽背、默写来检查。同时,还要求学生一学期背诵二十首课外古诗词。"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综合学习中的体现

课程标准中最有新意的是设置综合性学习,“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新的课程标准认为,语文课程的内涵应是丰富多彩的,其课程资源.‘包括课程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讯%语文老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综合性学习是一种语文能力,有利于培养语文能力和活动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人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①关于搜索信息与利用信息的能力;②分析问题策划活动能力;③组织能力;④表现能力;⑤研究能力。

综合性学习能改变学生学习语文的结构。让他们由封闭的学习向开放的学习、由静态的学习向动态的学习转变,由只有近期的学习课题和学习计划向中长期的研究课题和学习计划转变。学习棋式也相应发生变化。

七年级上册课本中六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学生们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例如:在第四单元科学单元,《探索月球奥秘》的综合性学习分为三项.先要求学生查找有关月球的资料,举行了月球知识竞赛,然后由各四小组出一份手抄报,最后按班级的座位,分为四大组,共完成作文—故事接龙,以月球探索为内容,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第六单元《探索人类的起ta),开展讲故事比赛,进行“人类到底起薄何处”的辩论会。学生们对这一活动非常投人,查找了大量的资料,从中学会了在网络查寻资料图片。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写作中的体现。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写作文是个体行为,但有时也需要集思广益,因此也需要“合作、自主探究”。在以前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常常给学生写各类作文的结构模式,要求学生拔高作文的立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的作文要么空洞无物要么℉假话连篇,一上作文课脑子时就想着如何,’编”出作文来。这不仅仅是作文教学的失败。前些年,一个高考作文题“如何面对挫折”。却让不少考生在作文中残疾或失去父母。作文中假话连篇成为习惯.又何尝能在做人上讲诚信呢,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时应感悄真挚,力求表达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教材则将‘.写作_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综合在一起作为单元一部分。

如第三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要求学生能走进大自然,与自然进行一次心灵对话。笔者提前一周布兰了这项任务,和学生的交谈中,笔者发现,学生对本区的一些自然风光并不熟悉,即使游玩过,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可见学生们常常忽视对身边事物的观察。于是笔者要求学生学习《山中访友》,利用周末时间结伴或独自游览龙岩城区的自然景观,如天马山、登高山,并用心感受自然。或注愈体会龙岩的秋天有升么特色,与何其芳的《秋天》作比较。作文连堂课时、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自己去游览的所见所感,游览点不同也可交流。然后提问每个四人小组中一个,说说游览过程有没有特别的发现或体会。接着要求学生在60分钟内当堂完成500字以上的作文,应有真情实感。第二天进行作文讲评。小组内一个负贵一箱作文的修改,有好作文进行小组共评,而后推荐在班级中宜读。最后学生谈谈自己在作文中的一点体会。写作文和综合性学习结合在一起,避免了学生写作文闭门造车,大部分同学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而好作文明显比前两次作文多。

三、实施课改课理过程中的苦恼与困感

新课程挑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对于课程改革,教师们是认同、赞赏,也是欢迎的。但要一下子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也是困难的,特别是老教师。笔者走上讲台才七年,但在课改过程中也无法完全摇脱以往的教学方式.有时当学生回答不到位时,常常忍不住要代学生回答,又常常担心没有标准答案.考试时会吃亏,这常使课堂教学又成为教师讲授课。"

新课程饥战教师阅读

以前教授语文,只须认真仔细的研究好课本里的课文,按照教参的现成答案上课就行了,根本不偏要教师大量阅读什么,也养成了教师的惰性。如今新课程标准则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教材只是作者、编者、教师、学生之间共同对话的文本,而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要求学生扩大阅读橄,进行探究性阅读的同时,自己也须扩大阅读f,阅读也不能作为生活的消A,必须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体验。因此,绝者常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备课常常觉得不能得心应手。

新课程挑战教师的知识体系

以前,我们常说这个学生偏科,语文学得好,数学太差,学科的界线分明。如今,新的语文课本是按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为线索,以“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板块组织单元,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极为密切如第四单元的科学探索单元,涉及了历史、生物、地理、物理等等学科。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本学科的知识。还须涉足其它学科,当然,这不是妥求我们成为各学科的专家,而是必须扩大自己的知识盘。

新课程挑战橄师的课堂管理能力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那种以教师驾驭的课堂教学已经改变了,老师的主角地位改变了,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是平等的,教师起到仅是引导的作用。在语文课改中,特别是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老师的课堂管理显得十分重要,否则在讨论时就会出现热闹活跃但实际上是混乱的场面,不少学生趁机讲话,∞做小动作。在回答问题时,要么出现冷场,要么出现学生抢着回答,但大多数回答不着边。这样会造成课堂效率不高,拉长教学课时。如何既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探究又能提高课堂效率,对教师的管理能力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新课程挑战教学评价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变,必然引起评价方式的改变。如果还是以一张考卷来评价学生的语文学习,学生过于注重考试成绩,也会失去对各种活动的兴趣,课程改革就失去了意义现在.笔者尝试用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参加合作探究的态度、小组竞赛成绩、考试成绩按一定比例来进行期末总评。但笔者发现,学生与学生家长关注的还是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看来,在中考内容投有明确的改革之前,课改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评价是困扰教师的一大问题。半年多的课改实践,让笔者体脸到课改对基础教育教师的全新挑战。这一改革浪潮,谁也无法逃避,笔者只能朝着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断续探索下去。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