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缺失、整合与建构
[摘 要]当前大学毕业生源和数量依然体现出走高的趋势,使就业形势日趋紧张。产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但从意识领域来说,价值观的缺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缺失、整合和建构进行研究十分重要。如何对大学生价值观的缺失进行整合和建构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其合理和科学的就业,已成为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就业形势;价值观;缺失、整合与建构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为他们的就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也对其就业及未来价值选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何针对其价值观的缺失进行整合和建构使其更加完善,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及其合理和科学的就业,是本文着重要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当前就业的形势与大学生就业的特点
随着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的持续几年的不断增加,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基数过大,人口替换率不断降低。就业难自然ว已经成为多年存在的老问题。但是,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政策的不断调整,大学生的思想状态也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正视现实,摆正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日趋成熟的、普遍拥有的态度和想法。虽然如此,对于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社会发展力量的主体,他们的就业形势也十分严峻。当前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的特点是:
1、就社会总体来看,总供给与总需求持平
由于人口数量每年的递增,大学毕业生也呈现出不断上升趋势。他们和社会上其他就业人员一起融入社会各行业竞争的人流中。作为青年一代,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占有优势,接受高等教育已经成为年轻人必要和必须的选择。为此在我国只有接受高等教育才能掌握基本的职业技术,拥有前沿的思想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才可能让自己创造更好的未来。所以中国的高等教育根据市场需要,由1999年开始扩招,培养的学生由高端化逐渐转向大众普及化。这使毕业生数量迅速增长。融合社会上其他就业需要人员,就业压力很大。但据调查,从社会总体来看,由于国家政策在就业问题上的调整、社会经济在科技的带动下不断开拓和创新新的领域,新旧产业的不断融合和更替等等,都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好的机遇,总体上说,总供给与总需求持平。
2、价值观影响和限制了就业选择
当代社会,大学生的价值观是多样的。但微观到就业上基本上都有共同的愿望就是:希望有个稳定的工作,能够有较高的收入,能够有很好的发展,实现自己的价值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据调查,近80%的大学生愿意选择大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就业,因为那里生活环境比较优越,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拥有开阔的视野和前卫的价值理念,可以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于西部偏远地区和贫苦落后的农村,选择的人却微乎其微,那里生活条件相对艰苦,经济不发达,相对闭塞和发展空间狭小。54.6%的大学生认为可以一劳永逸才是最佳和最有价值的选择,例如公务员或稳定的事业单位,稳定、收入高的职业是莘莘学子们人生理想的职业和价值选择。由于地点和人才过于集中,因此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人才闲置。
3、个人总体条件与社会需要差异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
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提高,既注重学生素质,也注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通过对百家用人单位的调查发现,企业在招聘时最看重的就是交往能力、实业绩效、创新能力、协作意识、领导艺术、思维活跃。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中国高校教育的特色,社会实践教学部分做得还不算成熟,存在着严重的学生学习与社会脱节的现象。学生经验很少,绝大多数学生的大学90%的时间停留、集中在课堂上,虽然社会需求大、磨炼机会多、发展空间大,但刚刚步入社会却很难把握与适应。因此用人单位,尤其是讲求实效的单位对大学生的岗位需求有着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素质与社会岗位的需求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这在刚刚踏进职场的大学毕业生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在调查中可以看出:经验不足,实践动手能力差,不能吃苦耐劳三个方面是刚毕业大学生身上存在的最典型、最突出的问题。
二、从就业现状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征
1、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主体特征
大学生价值观是大学生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具有导向和动力作用的观念系统。每一时期的大学生价值观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从建国初期奉献和利他价值观到改革开放后逐渐转向索取和利己的价值观,再到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价值观,标志着中国的价值理念经历了巨大的转型,也在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不合理不断扬弃着旧有的形态,日趋走向了健康和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择业选择就有怎样的指向。随着社会形势和环境的不断变化,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价值观念也在随着时代价值观的变化发生着变化。具体地说,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有:
(一)思想独立,自我意识明显,强调个人价值。信息社会的到来,技术产品的不断更新和普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让大学生在校园中对社会就有了丰富的了解,在心理上已经对社会存在产生认同,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基础和潜在适应意识。他们更关注社会,关心国事,对人和事能够比较客观的分析和把握;拥有开放式的心态和价值选择倾向。但由于还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切身体会,他们对社会的了解主要是停留在意识领域上。也因为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宠爱和社会大环境能力本位、个人本位价值观的影响,使学生个体独立且务实;个人意识明显突出,注重自身需要的满足,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
(二)价值观充满矛盾,具有不稳定性。缺少具有脚踏实地,能面对现实,直面社会,勇于接受的特点。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也是对自己的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激情和热情的时期,对自身的未来思维活跃、头脑清晰。但由于大学生活还是两点一线,多数内容只是停留在家庭和学校的小氛围内,尚未完全步入社会,因此虽然信息接收比较多,但思想没有经历社会撞击锤炼,很难形成体系。容易受他人和社会影响,自我判断和思考能力还需要提升。在价值标准上,是重权力、关系还是重原则;是重享乐还是重事业;是重金钱还是重情义;是重理想还是重现实,他们的价值观也出现了摇摆,充满了矛盾。
(三)价值观多元化,功利性增强,创业意识较弱。功利、利己、实用、奉献在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体现。但大学生们独特的身份使他们面临着独特的人生问题的思考。学业成绩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工作能力和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社会现实和自我实现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满意的解决成为了关系到大学生切身利益与发展甚至是未来的最直接、最重要的内容,解读的结果直接♋影响着大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普遍化强化了大学生对现实的无奈♫和价值观的偏颇认同,甚至使学生失去了客观的价值判断。面对无力改变的事实,大学生们更多地倾向于钱权和地位带来的利益的价值取向,由此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中,功利性价值观显得更加突出。大学生在价值观上有着强调自我实现、个性独立、渴望被社会承认并严格要求自己等特点,在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体现出活跃、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时代特征。但也存在着缺失,这种缺失对学生将来自我价值的创造和理想的实现有着很大的负面作用,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
2、大学生价值观的缺失对就业的影响
(一)价值观的矛盾、不成熟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人生目标和价值实现途径的选择。大学生的价值体系不清晰,思想还不成熟,容易摇摆。在社会急剧变化和转型的特殊环境下,他们无所适从,产生困惑。在彷徨的思考中他们抓不到确定的目标,不能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因而对学习失去动力,甚至对毕业产生恐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如何在实现就业之前进行人生积淀,如何脚踏实地地做好步入社会所做的准备。
(二)价值观个体本位的突出性使大学生对就业的选择产生了认知上的狭隘和个人价值实现途径的有限化。大学生强调个人本位,希望毕业后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但现实又迫使他们不得不承认和接受竞争的客观存在,受社会世俗的影响较大,他们认为只有做国家的公务员、事业单位的员工或大企业职工,有份稳定的工作和较高的收入才是自己身份地位的象征,是自我价值充分实现的体现。因此在潜意识里就淡化甚至拒绝了其他就业渠道和自主创业的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自己的创造能力,使其丧失了很多自我实现价值和充分就业、多样化就业的机会,使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主观上把自己推向了失业的边缘。
(三)功利性社会价值观的负面影响☠。功利性的社会价值观影响着他们的大学生活。尚未走出校园就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压力和社会舆论压力,打破了大学生们平静的生活,增加了社会对学生就业地位评价在学生心理上造成的负担。明明可以就业,但自身的不够成熟和内心的不够强大,使就业变得高不成低不就,这种状态加大了其浮躁的情绪,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和正常的生活内容的定位。
三、大学生价值观的整合和建构
大学生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承载着富国强民的历史重任。他们的价值观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对国家的未来有着重要的意义。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价值观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如何整合和构建合理的价值观呢?
(一)进行人学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懂得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只有创造才是人的真正本质。必须让学生清醒的认识到人的价值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的统一;生活的目标是追求美好生活和个人推进社会的进步,使大学生对价值本身有一个清晰的确切的具有说服力的界定,从而使其在自我实现上有着明确坚定的导向和衡量标准。要做到这一点不仅需要学校的教育具有针对性,及时和到位,需要社会大环境的有利促进,更需要国家在健康价值体系上的倡导和强有力措施的维护。这样,才能解除学生心目中的困惑,坚定积极的人生方向和价值取向。
(二)树立学生劳动创造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人生观。必须使✯学生懂得:社会是个系统,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的不可或缺性。无论什么工作只要勇于创新,勇于付出和实践就会做到自我价值的创造和社会价值的实现。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每一行业超额效益的获得都和付出的劳动密切相关。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只要付出努力,任何行业都会做出成绩,摘掉职业的有色眼镜,抛弃狭隘和偏见,才能有更多的机会就业,也才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使社会色彩斑斓,充分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对大学生的道德价值观进行建设。道德是价值观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一个人要想就业成功首先应该学会做人,功利性的价值观会使学生忽视职业道德和做人的水准。在价值体系的整合和建构中,我们必须让学生懂得德之人性,无德亦不称其为人的道理。卡耐基曾经说过: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30%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70%靠人际关系、处世技能。教育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增强学生的人格魅力,完善学生的价值认知体系,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大就业的机率。
总之,面对越来越难的就业形势,大学生要业有所成,学有所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学会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做到审时度势,脚踏实地,才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才能够最终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