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捞音乐大海中的“漏网之鱼”

时间:2025-01-13 06:54:5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捕捞音乐大海中的漏网之鱼  徐家祯先生,我习惯称呼他为老徐,一是他年长我十几岁,二是他欣赏古典音乐的时间也大大超过我,至今已近一个甲子。说他是位资深的老乐迷,名副其实。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老徐从上海出发,先去美国,后落户澳大利亚,长年在阿德莱德大学教中文语言学,现已光荣退休。就如他自己所言,这辈子没有专业学习过音乐,纯粹是出于爱好而迷上了音乐,一迷就是几十年,久病成良医。举个例子便可见他对音乐的爱好程度:老徐曾在阿德莱德的寓所举办过长达十多年的音乐沙龙,每月一次,每次他都要準备主讲的专题和内容,参加人数有时多达几十人。说实话,专业人士也未必能做到如此投入。

有意思的是,身为大学教授的老徐,在以往几十年中虽写过大量文章,出版过专著,但内容涉及到音乐的并不多。✌他对音乐感受太深,要说的太多,只是没有找到突破口。现在,突破口终于找到了,那就是最近由海豚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随想曲在音乐大海中捕捞漏网之鱼》(以下简称《漏网之鱼》)。

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古典音乐类书籍大致分为几类:翻译过来的国外专著和名著、音乐工具书(如欣赏辞典)、国内专业工作者的论著(包括论文等)、爱乐者的欣赏文集(包括随笔、乐评等)等。老徐的这本《漏网之鱼》就属于最后一个。

《漏网之鱼》是本很有特点的书。已经成型发✞展了几百年的古典音乐犹如汪洋大海,泛泛而谈没什么意思。《漏网之鱼》不走常规路,独辟蹊径,专门寻找音乐史上的冷门作品,即音乐大海中的漏网之鱼,这就引起了爱乐者的兴趣和好奇。需要说明的是,老徐并不是为了形式上的求新而别出心裁,而是出于内心的有感而发。他听了几十年的音乐,常规曲目太熟了,需要换换口味。这一换口味,感觉别有滋味,于是厚积薄发,直抒胸臆,洋 ☺洋洒洒地娓娓道来。这里列举几个老徐书中写到的作曲家和作品:多布尔津斯基的《G小调夜曲》、卡尔鲁维的《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麦克斯瑞格的《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本纳特克鲁塞尔的《第三单簧管协奏曲》和本纳特赫尔曼单簧管五重奏《航海的回忆》这些作品我们平时听到过吗?不瞒各位,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萧萧远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如何诠释音乐一直是个超级难题。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具象的语言难以表述抽象的音乐,而欣赏音乐从一开始便难以离开语言的描述和启发,所以这个难题既以破解,但一直有人在为此努力。老徐凭借他深厚的语言素养和功底,用中国古诗词来对应解释音乐,收到了别开生面的效果。比如,他用北宋诗人王禹《村行》中的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来形容多布尔津斯基的《G小调夜曲》;用唐朝诗人孟郊《登科后》中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来形容卡尔鲁维的《A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用宋朝寇准《书河上亭壁之三》中的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来形容麦克斯瑞格的《A大调单簧管五重奏》诸如此类的修辞比兴手法成为老徐音乐文词的一大特色。此外,畅晓通达、情感真挚、幽默风趣的行文方式也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老徐在谈这些冷门曲目时,常用乐迷们耳熟能详的作品来对比诠释,即便没有听过这些冷门作品也会略知大概、感同身受。

本书中的文章最早出现在老徐的个人博客上,随后又陆陆续续地刊登在《音乐爱好者》杂志上。成书后我又看了一遍,依然被书中洋溢着的炽热真诚的爱乐之情所感动。他不是为写而写,而是心中激荡,非写不可,因此写作过程犹如火山喷发,一泻千里。这从他的写作时间进度就可以看出:2007年9月17日开始写第一篇序曲,写完第十二篇是2007年11月7日两个月都不到,老徐几乎是马不停蹄,完全处于写作的爆发期,由此不难想象老徐写作时的兴奋状态。

本书在内容和形式的编排上都颇具特色。既然是谈音乐,文章的排列也套用音乐术语,如:开篇是序曲,第一乐章到第七乐章后夹一个间奏曲,就像音乐会的中场休息,让读者放松一下。接着是第八乐章到第十四乐章,最后是终曲。这种形式新颖贴切,整部书就像一部丰富澎湃的宏伟交响曲。

虽然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音乐书,但坦诚的老徐却明确告知,它不是一本欣赏音乐的入门书,它最适合的对象是已经有了一定乐历的爱乐者,刚入门的爱乐者还是以听常规曲目为好。另外,老徐也坦言,✎他很少听歌剧,欣赏的音乐主要是从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的维也纳古典乐派到马勒的后期浪

漫派,而且欣赏最集中的是室内乐,因此书中所介绍的冷门作品或漏网之鱼也大都是室内乐。

最后想说的是,不同于专业者,爱乐者的写作往往是出于听到某部曲子后内心的奔放,是为了一吐为快,急切地想与广大乐迷们分享,而不是出于职业谋生,这也是此类文字的价值所在。老徐的《漏网之鱼》就是这样一本书。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