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管理价值研究
一、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含义
文化遗产,就是针对某段历史时期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对一些物质进行组合,也就是物质创造,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具象。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了这些文化遗产的祖先已亡故,文化遗产所处的环境也有会发生改变。然而,我们人类是可以根据这些文化遗产的遗存来对其所处的历史时期的人或事进行解读的,甚至我们还能够对历史的真面目进行还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实现对文化遗产的深度解读,才能对民族、人类的历史有更清晰地了解。文化遗产通过物质的形式,能够记录我们的历史岁月,而这些文化遗产提现的历史信息,具有其自身特有的价值。文化遗产数字化,就是利用当代测绘遥感和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以数字化方式将文化遗产的全部动产和不动产真实、完整地存储到计算机网络,实现真三维数字存档,供保护修复、复原以及考古研究和文化交流使用。
二、国内对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现状分析
用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数字化公共管理”“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管理”在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上进行搜索。目前,关于文化遗产数字化的研究较多,且主要研究侧重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数字化研究,关于数字化公共管理的文献较少。检索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的文章2014~2019年数量分别为68,105,123,114,149,93;检索关键词“数字化公共管理”的文章2014年~2019年数量分别为24,1,0,2,0;检索关键词“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管理”2014年~2019年数量均为0。因此,本文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探究有较大的研究意义。
三、文化遗产数字化的发展现状
在数字化时代,或者说在信息化时代,以数字为载体文化遗产内容,能够更好地备被公众所接受并传播。其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会越来越深而广泛。数字化技术到底能够产生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这与我们是否能合理使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数字媒体技术得到飞速发展之后,有越来越多的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地应用于博物馆中。在当今时代,博物馆已经不仅是一个文化遗产收藏和展览的场所,更是一个可以快速传播文化的公共教育平台。在数字化时代,我们国家建设的博物馆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呢,这其实需要从公众、博物馆的关系来定。跟传统的博物馆传播方式进行比较,数字时代的博物馆会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VR技术这一系列的信息技术。随着文化遗产需求的更新与发展,数字媒体的应用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正是因为博物馆能够与现代科学技术相互结合,从而使文化遗产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时间和空间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拓展。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引入,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同时也能为文化遗产的展览和研究提供发展导向思考。当前,我国文化遗产的数字载体之一数字博物馆的发展现状不够乐观,但是其前景是光明的,目前的数字博物馆是文博系统非常重要的部分,能够更好地为文化传播和创新教育服务。不仅如此,文化遗产的数字化,还可以根据消费文化的需求来实现信息的接受者与传播之间更好地对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技术发展可以使文化遗产的展览展示更加迅速,效率更高,效果更好。文化遗产信息的接受者参与其中,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从而使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播。另外,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不仅仅能够带来技术上的变革,更能够带来文化上的变革。鉴于此,我们需要通过新技术去开发多元文化,获得更多文化遗产的数据,使我国的文明发展史更好地展现在我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公众眼前。2006~2009年,山西省开展了非遗普查工作,搜集线索20.5万条,采录信息8.23万条,共发现了重大项135个,采访并登记了8.8万传承人的资料,并运用摄像、录音、录像、数据库等手段记录、保护、宣传了项目的相关内容,同时,还拍摄照片21.3万张,拍摄视频资料3091小时,录制音频资料3366小时。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遗的项目有10多项。山西省拥有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3个,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15个,专题博物馆10个,而且还整理、出版了大量文献。在数字化保护方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开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普查管理系统”,并根据普查结果制作了“山西风雅颂”数据库,其中包含大量山西省非遗项目的文字、数据、照片和视频。
四、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公共管理中价值分析
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公共管理是针对政府管理的缺陷而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文化遗产数字化之后,其政治价值更加凸显。文化遗产的政治价值,应使文化遗产在数字化之后能够充分展示其价值。否则,为了文化遗产产生政治价值,文化遗产将会被利用和绑架,这是一种不良行为。我们对于文化遗产的解读也好,利用也罢,都必须建立在文化遗产价值认知这个层面之上,在这个基础之上,才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正确引导。文化遗产是全民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的一种积淀,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的公共管理才会更加有前提和基础,才能做得更好。文化遗产是人类通过世代传承,口传心授的活态的、无形的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的活态的文化基因和生命记忆,充分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传统和精神。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结晶正渐渐消失。如何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成为摆在政府管理者和社会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也成为经济、社会如何和谐发展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课题。将公共管理相关理论应用到解决文化遗产数字化问题的对策之中,构建出文化遗产的“政府、社会、市场”三位一体的新的保护传承模式,这对全省非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将具备积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目前学界较少研究的内容。
五、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公共管理中价值应用策略
上文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进行了分析,那么,如何将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公共管理中充分发挥其价值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增加政府数字化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这几个方面入手。
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1.建设多元化信息技术平台。多元化信息技术平台的建设,是提升公共管理效率的重要举措。在国务院已公布的四批国家非遗名录中,山西占了116项,保护单位168个,居全国第三位。为了是文化遗产数字化更好地发挥其价值,必须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缺乏的地区,必须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数字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也是同样重要的,在互联网时代,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App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涌来,这些App能够为各级政府提供一个管理公共事务的平台,并且能够促进文化遗产信息的公开透明公共服务建设。随之公众对文化遗产需求的增加,为满足公众这方面的需求,必须在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方面下功夫。2.培养数字化技术的专业人才。随之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公共管理事务中,我们能够看到,已经有一批数字化技术专业人才在展示其才能。但是,对于文化遗产熟悉的数字化复合型人才较为缺乏。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个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应当做好企业与高校、政府之间的合作,为培✌养这类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好高校的教学资源,并做好人才培训工作。在数字化保护方面,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维护,需要大量的专业数字化技术人才。
增加政府数字化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加大对文化遗产数字化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在2014年,中央财政今年投入88.43亿,比2013年增加11.1亿元,增长14.35%。支持文化遗产保护对于文化遗产数字化基础设施,其实其形式有很多,比如数字博物馆、公共电子阅览室、电影院等等。2017年,已纳入数字文化馆第三批建设的1£1个省级文化馆。这类基础设施,对于经济落后的偏远地区而言,可能建设难度是较大的。对于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完全可以通过加大这方ร面的财政投入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2006至2015年,中央财政下拨山西省非物质文化专项资金1.42亿。在数字化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方面,需要对集资方式进行明确规定,从而保证其合理和公平公正性。
六、小结
文化遗产数字化在公共管理中的研究,目前较少。近年来,我国在提升数字化共服务能力这方面取得明显的进展,把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能力作为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工作重点,特别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建设,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就山西省目前的文化遗产数字化现状而言,其在公共管理中的价值还有更多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开发。
参考文献:
[1]闵祥鹏.文化遗产数✪字化及其产业价值分析———基于新媒介载体下出版模式的思考[J].中国出版,2015
:30-33.
[2]侯君奕.数字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论陕西华县皮影的数字化保护[J].价值工程,2011,30
:130-131.
[3]韩倩倩.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