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深入旅游业的现实背景下,旅游业呈现出定制化、散客化、休闲化、品质化与智能化等特征,对新时期旅游管理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通过分析了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成才培养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实际梳理出了人才需求的特点,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三个层面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成才的能力培养思路。研究为新时期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借鉴。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
一、“互联网+”的时代背景
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后,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积极推动互联网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以融合促创新,推动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变革。自“互联网+”行动计划提出以来,依托“互联网+”理念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举措已经如火如荼的得以开展,表现出强大的产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并以产业融合思维推动着相关行业的转型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
新时期“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已经全面深入,引领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使行业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改革、共享经济、信息技术与科技创新等不断发展,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飞速转变,旅游业也因大趋势的影响表现出了新的特性。综合而言,从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文旅融合等宏观层面到旅游者消费偏好、消费习惯、审美情趣等微观层面,旅游业正经历着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在线旅行预订用户规模逐年递增,定制游比例增幅巨大,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研学旅行、医疗旅游、自驾游、探险旅游等不断兴起,呈现出散客化、定制化、品质化、智能化等特性,对旅游业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当前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未全面与行业需求相匹配,现有的人才培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滞后
当前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在线旅游市场饱和率比较低,发展潜力巨大;同时在线旅游模式不断创新,其旅游价值链覆盖面广,旅游电子商务发展前景良好。在此背景下,旅游行业需要大量掌握专业技能知识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中缺乏对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移动端平台、网络营销与新媒体服务、定制与个性化服务、在线运营与管理等相关能力的培养,学生พ难以达到“互联网+”背景下旅游行业应用型技能的相关要求。
“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
“互联网+”发展浪潮在近几年兴起,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双师型”师资队伍结构多以导游员、茶艺师、调酒师、花艺师等方面的实践技能师资为主,缺乏信息技术型技能师资队伍,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将信息技术、平台运营与管理、在线服务技能等方面的知识与实操技术教授予学生,造成所培养的学生在行业中难以胜任岗位工作。
信息化教学手段与配套设施更新不足
随着互联网与旅游业融合的不断深入,旅游相关行业对服务设施、服务技能等的要求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对于强化新时期旅游行业所需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显得非常重要。而高校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足以较好的开展教学工作。此外,在配套设施方面,很多开设旅游类专业高✞校仍旧依托原有的茶艺室、中西餐实训室、模拟导游讲解室等传统实训场所,与“互联网+”背景下旅游新业态与新需求所需要的智慧旅游实训室、大数据分析平台、在线旅游模拟操作系统等方面的实训设施要求严重不符,难以满足学生对新技能的需求。
▼三、“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特点
“互联网+”与旅游业的融合改变了传统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正确路径,将“互联网+”引入旅游教育体系已成为历史之必然。新时期,“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呈现如下特征。
市场需求总量大
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游客达55.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76%,预计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将达67亿人次。同时国内旅游市场自助游的比例已经超过跟团游,依托携程等线上平台自主设计旅游线路、预订相关产品的比例不断增大。在全域旅游与智慧旅游建设背景下,旅游目的地、景区、酒店、特色商品、餐饮各相关行业已开始广泛使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与之匹配的服务与管理人员也供不应求。总体上,“互联网+”背景下,对掌握旅游专业技能与相关信息技术人才需求将显著增加。
高层次与复合型需求
根据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关于旅游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其中涉及经营管理人才开发、专业技术人才开发、万名旅游英才计划、导游素质提升、旅游人才援助等方面。这些举反映了新时期旅游从业人员的新要求,同时对于培养适合“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高层次人才也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旅游业各个领域,随着旅游业向商务、养生、研学、度假、探奇等方向的不断拓展以及旅游国际化的发展,都要求旅游人才朝着高层次与复合型方向发展。
专业化与创新型需求
在“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与信息技术的关联性不断增强,而信息技术专业性强,且更新发展速度快。例如,线上旅行社完全颠覆了传统旅行社的业务流程,需要从业人员掌握最新的业务技能,熟练各模块间操作;而旅游景区等在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从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及智慧营销等方面,也需要从业人员掌握专业化유的信息技术,并且能较好应对信息与设备更新所带来的影响。因此,在“互联网+”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背景下,要求旅游从业人才具备专业性与创新性思维,以此契合新时期旅游业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
四、“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能力结构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旅☤游产业在更大范围的产业融合提供了新机遇,也为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培养适合“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人才,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三方面达到行业需求,是当前旅游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知识结构层面
“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态势和人才需求特征,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在知识结构层面应该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构建符合行业发展的知识体系。具体而言,在专业知识体系培养设计方面,应该提高旅游信息类相关课程占比,将智慧旅游、旅游电子商务、旅游信息化、网络平台运营与管理、旅游大数据分析、线路定制与活动策划等课程纳入培养计划,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互联网+”与旅游业融合背景下行业的实际需求。
能力结构层面
知识体系的确立为学生能力构成奠定了基础,而要培养具备实干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具备“互联网+”时代旅游业所需要的创新性人成才,则需要学生在行业中掌握较好理论基础知识,并能够结合岗位要求和行业趋势,秉承不断学习与探索的精神,在岗位上应用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岗位现实问题。
综合素质层面
综合素质可以看作是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的综合,包括专业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等内容。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业在散客化、定制化、休闲化、智慧化等特性发展趋势下,要求从业人员具备综合知识素养,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五、结语
研究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现状、需求特点以及能力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当前主要存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滞后、“双师型”师资力量薄弱、信息化教学手段与配套设施更新不足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梳理出了人才需求的特点,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三个层面提出“互联网+”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成才的能力培养思路。研究为新时期旅游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思路借鉴,对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