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科技创新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作用
自2003年SARS开始,我国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能力在国家的重视及大力支持下,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重要成果,但由于我国起步晚,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公共安全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中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公共安全工作的必由之路,实现公共安全应急科学与技术的持续创新,是实现公共安全应急保障的重要支撑。
科技进步是提高公共安全的重要保障,而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的源动力,科技进步离不开创新,那么公共卫生领域的科技创新是否对应急能力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应用平衡计分卡模型以及结构模型方程中的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了科技创新与公共事件应急能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深入研究了科技创新对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管理并提供公共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负责疾病的预防控制、卫生检验与评价、健康教育与促进,集卫生技术应用、研究、管理、指导与服务于一体。CDC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其应对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的成败。因此,本文以CDC为研究对象,在评估目前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能力的同时,探讨CDC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其应急管理能力的影响。本文改良了Kaplan和Norton建立的平衡计分卡模型,分别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与科技创新能力的角度建立CDC平衡计分卡绩效评估框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套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
但在进行CDC应急能力和创新能力评价时,不能简单地将各评价因素分为一级、二级、三级等层次,而忽略♫这些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因此,在研究过程中,引入SEM模型。SEM模型又称为协方差结构模型或LISREL模型。利用一定的统计学方法处理复杂的理论模型,根据模型与数据关系的一致性程度,对理论模型做出恰当的评价,并可用于分析各指标或变量之间的相互因果关系。
2 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ป科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评价
依据公共卫生管理和应急管理的理论,借鉴国内外学者构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经验,初步构建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结构模型。结合黄艳玲建立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采用专家咨询和现场调查的方式,再根据因子分析制定了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技综合评价指标,包括4个一级指标,下设12个二级指标和47个三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见附表。以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建立SEM假设模型,采用结构方程分析软件PⒶLS-Graph进行模型的识别、参数估计、模型的评估和修正,最后得到最优的评价模型。将数据导入¡,用PLS-Graph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来分析CDC危机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
3 结论
本文应用平衡计分卡模型,构建了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结构模型方程中的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了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技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相互关系,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经过多年努力,CDC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组织体系建设、现场处理及救援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已具备一定基础,积累了许多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并成功对一些领域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应对。CDC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所涉及的各个专业领域的科学技术也得到快速发展,研究成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今,CDC在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领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实力,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创新体系与CDC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并且相互作用的,两者是具有整体功能和综合行为的统一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目的是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最大程度地地降低突发事件产生的影响。科学技术是实✉现公共安全的重要支撑,同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也具有深刻的科技内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科技是建立在公共安全运行系统基础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合理性为应急科技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而科技创新是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水平的关键环节。
科学技术已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科学技术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支撑作用也相当广泛。实践表明,无论是哪一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有效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并从容应对,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
在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领域中引入创新技术,可减少危机带来的损失、节约应对成本并提高应对效率等。综上所述,科技创新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刚性支撑条件,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将有助于完善和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