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突发事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探究
摘 要 突l事件近年来成为影响学校安全稳定、师生安全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突发事件的影响速度更快、影响范围更广、力度更大。受突发事件影响,遭受损害的不仅仅是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和安全稳定,当事群体或者个人的心理危机影响更为深远、破坏力更持久,因此重视和加强学校突发事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当前学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原则和机制等角度进行探讨。
关键词 新媒体 突发事件 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近年来,学校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学生因学业压力大自杀事件、池塘游泳溺水身亡事件、因感情问题自杀、因家庭问题出走、校园暴力事件、交通安全问题、诈骗事件、非典甲流事件等等,给学校的正常运行、常规管理带来较大影响,更重要的是给学生带来精神上和心理上的重大创伤,影响家庭的幸福美满。尤其是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在广大学生中普及,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已经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媒体,甚至有别于以前的传统网络和论坛,博客、微博、微信、人人网等媒体的出现使得人人成为信息发布者、人人成为信息来源。新媒体背景下学校突发事件具有了新的特点,信息来源多样化,社会敏感度高、主体活跃性及好奇性强,社会影响力大。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下对有心理危机的个体或者群体采取的一种短程心理治疗,目的是在段时间内帮助他人从心理上消除危机,使其症状得到缓解和消失,恢复心理健康状态。从过程上来说包括事前干预、事中干预和事后干预。事前干预指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前的组织构建和预防性干预;事中干预指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心理干预;事后干预指的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心理干预。突发事件的最终处理是要尽可能地恢复或者修复到原状,包括人的心理状态;心理危机干预作为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显得重要。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有利于减少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利于减轻突发事件的破坏程度和不良影响,有利于相关人员的心理健康,有利于突发事件的整体修复。
一、学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
1.对心理干预重视程度不够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仍将主要精力置于事件本身的处理、秩序的维护等显性因素,而对处于隐形状态的受害人及相关人员心理健康的干预和恢复重视程度不够。
2.心理干预专业人员缺乏
由于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学校专职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过少,与在校生的数量不成比例,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满足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尤其是突发事件处理的要求。
3.心理干预人员职业能力不高
目前大多数学校依靠的是专兼结合的队伍,学校层面有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人员,而到年级班级则依靠非专业的教师队伍,这些人员绝大部分非心理学专业出身,心理学知识匮乏,尤其不具备心理咨询、辨别、辅导等实际操作技能。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工作是一项非常专业的工作,缺乏专业背景的支持,难以有效开展工作。
4.心理干预机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
目前大多数学校心理干预机制不够完善,缺乏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处理流程,很多也只是停留在纸面和文件上,当然这与心理干预队伍的现状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就造成了突发事件前工作做的少、事中做的被动、事后基本不做的局面。同时,心理干预工作没有形成一个合力,不利于干预效果的有效产生。
二、学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的原则
1.协同性原则
心理干预作为突发事件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突发事件处理的其他部分有着紧密的联系,必须通盘考虑。因此需要在统一领导下,加强协调合作,注重各个环节的关联性,提高心理干预的效果。一是需要与学校整体处理安排保持一致;二是要与学校突发事件处理的具体☪工作保持一致;三是与医疗救援保持一致。
2.普遍性原则
经历突发事件的人,大部分是能够自我修复的,只有小部分有异常症状,需要及时、专业的心理干预。但突发事件后心理干预的对象应该包括所有的当事人和受到突发事件影响的群体或个体,甚至包括对参与事件处理的人员进行干预。
3.科学性原则
心理干预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工作,它要求具备专业的技能,需要心理学等专业知识背景,因此从事心理干预的工作者必须有良好的专业基础和工作经验,这是做好科学心理干预的前提和保障。心理干预还必须要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不能够只采取一般的情感情绪疏导、思想教育方法,这是专业心理干预和一般性心理帮助的重要区别。
4.综合性原则
突发事件的心理干预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将心理危机的预防、控制和治疗有机结合、层层推进、相互影响。预防工作做的好,就能够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或者减轻心理干预工作的难度,提高干预的效果;控制工作做的好,可以防止突发事件带来心理危机影响的蔓延和深入;治疗工作做的好,有助于整体突发事件的处理和善后。
三、学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建设对策
1.提高认识,高度重视
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突发事件处理中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性,认识到目前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和不足;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比例,加强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加大资金投入,提升软硬件支持。
2.构建完善的突发事件心理危机预防机制
(1)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专业队伍
学校应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长四级四位一体的突发事件预防体系。学校层面成立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配备数量足够、专业素质过硬的专兼职教师,主要开展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普测、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心理咨询,做好突发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各年级也相应地成立学生咨询中心,班级设立心理委员,与家长等层面一起配合学校层面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时做好突发事件心理危机的排查工作。 (2)为每一名在校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自学生入学至学生毕业,学校应每学年为所有学生进行1-2次心理健康普测并建立档案;同时在特殊时期和特殊事件中也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相应群体进行专门普测;学院和班级根据日常对学生的了解情况,及时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档案。每年5月份结合心理健康节对全体学生进行网络测试;同时结合“五大支持系统”,每名老师(大多接受心理学培训,获得相应资质证书)实施“五进”工程(进宿舍、进课堂、进餐厅、进活动、进网络),深入学生了解各方面情况,做好排查工作,为所有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方案。
(3)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宣传与培训体系
无数历史事实证明,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和突发事件,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人,才能有比较好的抵抗能力。人们面对突发事件如果惊慌失措、反应不当,可能对突发事件的处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日常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防备灾难、突发事件与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普及和培训,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有利于正确应对突l事件,避免或者减少突发事件带来的不利影响。构建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宣传与培▼训体系,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校相关媒体、部门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普及制度化、常态化,在宿舍、餐厅、学生活动室等各种公众场所开展宣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与安全部门、学生管理部门加强合作,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演练中融入心理危机干预的内容;家庭也应该重视对孩子这方面的教育与引导,构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心理危机干预宣传与培训体系。
3.完善突发事件处理中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1)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构
目前各学校都成立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但是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并没有得到完全推广,因此成立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是必要的,也是健全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的应有之义。心理危机干预机构人员在突发事件过程中主要承担心理危机⚥的识别、评估、干预处理和统一领导职责。突发事件发生后,心理危机干预机构要根据事件类型进行识别可能遭受危机的群体和个人,并进行评估,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干预处理,同时领导和指导不同层面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公共参与,确保相关人员遭受最小危害,尽快恢复心理健康状态。
(2)规范完善心理危机干预程序
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心理危机干预机构应立即启动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根据事件的层级和危害程度,确立相应的方案。首先,根据事件的级别,分级启动相应层次的应急干预人员进入预案实施状态。其次,对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对象进行分类干预。根据当事人心理的脆弱程度进行分类与排序,一般可以分为普通受害人群和重点受害人群,这需要干预人员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干预,保障心理危机干预的顺利进行。
(3)完善对专业和社会资源的动员机制
学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基本是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危机处理,但是对于个别的事件或者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应该积极申请政府部门作为主导,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等资源参与处理。同时也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是将各种心理危机干预力量进行整合协调。借鉴以往危机处理的经验和教训,务必做好统一领导、有效协调。二是注重新闻媒体力量的作用,尤其是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种媒体力量的参与结果不同,对事件的发展与影响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学校要利用媒体及时通报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但是在信息发布的方式上,要参考心理危机干预专业人员根据所掌握的事件对公众心理影响程度的分析,避免不当ง信息发布方式对公众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要积极利用媒体,引领突发事件的舆论导向,形成积极乐观的氛围。
4.完善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善后机制
突发事件处理结束后,并不意味着对相关人员的心理影响结束了,有的应激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衰退,但仍可能受到外界刺激随时爆发,有的则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因此必须构建突发事件后的心理危机干预善后机制,直到受害人的心理健康恢复到正常状态。
(1)设立长期心理救助平台
突发事件后,既需要受害者本人的心理调适,也需要学校等外部力量的持续跟踪和干预。对于学校来讲,学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可以承担长期心理救助平台的任务。目前学校都设立心理咨询室,免费向学生开放,提供服务。
(2)建立心理重建需求的信息发布机制
除了依靠学校自身力量外,还要善于动员社会力量来参与心理危机的长期重建。我们应该建立一个平台,建立一个机制,来反映突发事件心理恢复与重建动态及需求的信息发布,保证对心理危机干预救助的持续关注与支持。同时,来自家庭、亲友、同学和老师的关心与支持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些力量的介入,有利于从情感上给受害者以支持和帮助。
(3)建立持续心理危机干预救助的资金募集机制
政府、学校应该提高对心理干预的重视程度,加大专门的资金预算投入,学校最好设立“心理危机干预”专项资金,加强对相关人员的选聘、日常教育培训和管理,提升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准备充足的物质保障,保证突发事件后期心理危机干预救助工作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 黄锡榜.学校突发事件下学生群体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
[2] 任燕.浅析学校突发事件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3(24).
[3] 关桐.学校突发事件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研究[J].学理论,2015(27).
[4] 沈杰然.以心理危机干预视角探究学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的建设[J].高教学刊,2015(20).
[5] 侯双霞.学校突发事件与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0(8).
[6] 赵金波,佟玉英,谢念湘.学校突发事件危机管理的心理干预机制构建[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0(9).
[7] 韩秋莹.重大突发事件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16).
[8] 宋娟,任智霞.学校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5).
[9] 王丽莉.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体系的建设[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