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在后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面对着日益紧张的环境和资源压力,长三角地区通过培育和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使得该地区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和转型。本文以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为根据,总结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大模式,并进一步分析出这些模式对我国其他地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启示。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模式 启示
一、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模式
(一)空间分布上的“一核两翼”模式
从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吸纳就业人口以及产业价值而言,上海都明显高于浙江和江苏两省。很明显,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江苏和浙江分别为北翼和南翼辅助该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此即所谓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一核两翼”模式。长三角以上海作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核心,是行业特点和地租水平联合选择的结果。同时。以上海为核心,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向浙江西南部和江苏西北部扩散,所依托的是远远多于内陆省份的“沿江”、“沿湾”城市,由于这些城市区位优越,港口众多,交通便利,从而刺激了仓储物流、交通运输等在内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这种“一核两翼”的模式,呈现出明显的由中心向外围辐射的特点。这种辐射是有选择性的扩散,一方面既要有利于推动核心区的功能升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出外围两翼的比较优势。
(二)产业关联上的“两业”互动模式
所谓“两业”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本身就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新兴产业,因而“两业”之间存在着很强的互动互补关系,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如产品设计研发、仓储物流、营销、售后服务等,也因为专业化的分工逐渐被剥离出制造业。长三角地区着力发展现代制造业,理应需要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创意设计、科技研发、信息咨询以及融资租赁等市场需求,大幅度扩展了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
同时,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程度比较高。有相关研究数据显示:上海市的生ฎ产性服务业每增加1%,江、浙、沪两省一市的制造业就增加0.918%。如此高的互动关联程度,一方面使得长三角地区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加速融合,产业关联进一步增强。另一方面,由于产业关联的加强也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
(三)发展方式上的空间集聚和联动模式
生产性服务业有空间集聚的倾向,主要是由于其产品有易储存和快速转移成本低廉的特点决定的。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式发展十分明显。例如,浙江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杭州、温州以及宁波。江苏省的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南京、苏州和无锡等웃地。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一方面提高了经济效率,有利于获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一些生产性服务业的主体功能区随之产生,比如,上海的张江技术研发服务区、杭州下沙产业技术服务区、南京的22个市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等等。随着空间集聚程度不断的提高,势必形成有益于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集聚带。
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另一方面是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省市之间的联动发展。这种联动是以明确城市定位为前提的。如上海的城市定位为国际金融中心,而南京和杭州则将自身定位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沪、浙、江两省一市共同建立生产性服务业的信息交流合作机制、贸易争议协调机制,共同商讨行业标准和行业规则,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提升了产业经济发展的质量。
二、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模式的经验启示
(一)构建与区域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结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相对较高,其区域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一核六带”,“一核”是指上海,“六带”是指沿江、沿海、沿湖以及沪杭、沪宁、宁湖杭。生产性服务业是未来长三角地区着重发展的产业,因而其产业布局也必须与“一核六带”的区域布局相协调。制造业高度集中的发展模式势必需要高度集中的生产性服务业相匹配。构建起与区域格局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分配格局,也是长三角地区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构建与现代制造业相适应的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结构
随着长三角地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其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更大、更高。因而实现“两业”互动融合发展的产业结构就十分必要。以上海作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其他地区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基地,这样的战✿略,一方面将会加快推进长三角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也势必会提升该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水平。为“两业”互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打牢基础。
(三)构建竞争力强大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
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形成多样化的、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带,一方面可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另一方面,富有特色的集聚区建设也有利于提升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