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思考

时间:2024-11-13 12:18:44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体育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缓慢的原因包括高校体育教师观念落后、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高校体育教师仍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审美教育的对策包括:将体育形体美与教学语言美相结合,将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灵塑造相结合,将教学环境的创设与获得美的感受相结合,将审美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将体育教学实践与体育美学研究相结合。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 审美教育 渗透 对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为未来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体育教学应以育人为宗旨,将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相结合,这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实现这一目标,高校体育教师既要担负起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体质的任务,还要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美的人格。应该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审美教育 ﭢ,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因此,作为教学主导者的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竞技体育水平,而且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个人审美能力,这样才能适应高校体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高校体育教学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既是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审美教育的功能”这一问题,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有所涉及,他把美育与体育、智育、德育一起,列为教育的四大内容之一,强调德、智、体、美四育并重。他说:“游戏,美育也。”这说明体育与美育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把对美的意愿的追求有目的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实现身体美、技能美和人格美。

1.以美兴体——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推动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在于锻炼身体,培养终身体育的观念。如果体育活动缺乏乐趣,则难以吸引大学生参加,即使参加了也难以持久。所以高校体育教师大多会在体能训练项目之中增加游戏的色彩,或通过各种竞赛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体育舞蹈、健美操、健美比赛之类的活动,更是直接以美的旗帜召唤着学生。所有这些都是借审美教育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驱使下,大学生可以快速高效地掌握运动要领,提高竞技水平,而且这种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行为,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享受。同时,这种兴趣还可以进一步转化为对体育的持久爱好,有助于终身体育观念的形成。为此,应将体育审美教育寓于体育教学之中,使教师在课堂上不再采取单纯的理论讲解的方式,而是通过人体的形象美、音乐的旋律美、动作的节奏美影响、感染学生,使学生乐于受教,在审美中享受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许多活动项目如唱歌游戏、集体操、体育舞蹈等都是在有节奏的乐曲配合下进行的,这其中充满了韵律美。有些活动如体操、武术、游泳、球类活动等,虽无明显的韵律,但均具有内在的、强烈的节奏感,这些往往会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这些都是人体美的展示,会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

2.以美助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与完善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在卐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美的形式来激起学生对运动的渴望,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审美愉悦,进而减轻锻炼的疲劳感和枯燥感。现代生理学和精神医学ศ的研究表明,人通过审美活动所获得的愉快的情感,会使人的血液中分泌出一种有益于健康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能调节人体的节律,引起中枢神经的兴奋。心理学的试验也同样证明,人在愉快的情绪体验中,其视觉、味觉、嗅觉和听觉会更加灵敏,整个身体组织都会进人一种更积极的状态。总之,体育审美可以对人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在运动的过程中,不仅应强调动作的规范化,而且还要培养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应追求动作的舒展、连贯、协调与优美,使学生在运动的过程中感受美,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合乎标准和规范的运动形式表现为身体结构的对称、比例的均衡以及动作的灵活、优雅等,这种身体内部活动与外部活动的和谐、一致是身体运动目的与身体运动规律相统一的结果,必将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与完善。

3.以美怡心——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

蔡元培先生对美育的陶冶作用曾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明确提出,“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冶情感为目的者也”。就是说,美育是通过美好的事物来打动人的,使之与美的事物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在享受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在某种意义上,应通过体育审美教育,促进人格的完善,重新恢复人性的完整性。在参加体育活动和运动竞赛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吸收丰富的精神营养,感受到坚定刚毅、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奋发向上、不畏艰难、勇于吃苦、团结友爱、服从大局等品德之美,从而引起心灵的震撼,实现思想的升华。同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不要把眼光停留在某一个固定点上,要用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倦地追求新的希望。可以说,通过体育课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了锻炼,在精神上也得到了历유练。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体育实践中渗透审美教育。在古希腊雅典,音乐与体操占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偏重文艺。芬兰学校对体育教育的目的是这样描述的:体育为开展美学教学提供了可能性,使学生在身体运动时,获得自我展示的机会。日本体育美学家小林信次认为,实现体育与美育的有机结合,可以提高感受性、丰富创造性、增强思维能力和活动能力,完善人的品性。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符合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塑造学生的灵魂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体育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缓慢的原因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有着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但目前该项工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体育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推进缓慢。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产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高校体育教师观念落后

高校体育教师对美育与体育的关系认识尚不够深刻,认为体育不是什么重要的科目,不具有明显的育人功能,因而认为个人没有必要在教学改革和育人效果上投入过多的精力。这种思想观念致使一些教师不重视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严重影响了高校优秀体育教学成果的产出,也使得非体育专业类高校的体育教学水平难以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 "

2.高校体育教师自身素质不高

体育教师的成长过程影响着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大部分体育教师在基础教育阶段将主要精力投入在技能、体能训练中,或忙于参加各类比赛,对于文化知识,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不够全面和深入,导致教师个人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其他学科知识的能力较弱。有些体育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体育审美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受个人表达、知识匮乏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较好地在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个别体育教师甚至以“潮”为美,颠覆了传统的审美标准,过分张扬所谓个性,妨碍了体育教学中美育功能的发挥。因此,体育教师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文化修养和道德素养,在更高层次上展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教学所具有的美育功能。

3.高校体育教师仍在沿用传统教学模式

三、在体育教学中渗透体育审美教育的对策

高校体育教师要把体育审美教育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始终。为此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趣味性。

1.将体育形体美与教学语言美相结合

语言美是心灵美的外在表现形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是不能少的,因而体育教师应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在教学中应遵循语言规范,不断提高遣词造句的能力。教师简明扼要、声情并茂、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讲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相反,如果教师的讲解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平淡枯燥或不得要领,则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课堂上语言运用得体,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因为积极的语言能使人精神振奋,表现出昂扬的情绪,有助于渲染课堂气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和示范是密不可分的。示范是人的身体语言,教师在示范过程中,将准确、舒展、优美的体态语言直观充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师利用健美的身姿、庄重大方的仪表以及准确优美、熟练协调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使学生在获得清晰的动作表象时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使他们产生掌握动作的强烈欲望,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2.将体育教学目标与学生心灵塑造相结合

体育教师应具有敬业精神,这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要以热爱祖国、勇于进取、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的高尚品德影响学生,培养学生在精神上追求优胜、追求祖国荣誉的理想美,使学生形成勇敢顽强、坚毅果断、不畏艰难、不怕牺牲、不屈不挠、戒骄戒躁的意志美以及体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情感美,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3]。还可以通过观看比赛,提高学生欣赏美和评价美的能力,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这里所说的比赛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学校内部的比赛,如广播操比赛、健美操比赛、武术比赛等;二是指国内、国际的重大体育赛事,可组织体育爱好者及在体育方面有特长的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录像节目,欣赏优秀运动员的精湛表演,如花样滑冰、艺术体操等,优美的形体动作配合音乐节奏定能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3.将教学环境的创设与获得美的感受相结合

优美的教学环境会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者,他们对体育思想的贯彻及对教材、教法的运用等均属于教学环境建设的内容。另外,整洁宽敞的场地、清晰的标线、器材的合理布置等,有利于营造融洽的教学氛围,置身于这样的教学环境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体育技术技巧,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还可以陶冶他们情操,让他们获得美的享受。此外,教学过程的组织应该多样化,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中掌握运动技能,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受到美的熏陶,享受由体育运动带来的美感,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在提高他们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4.将审美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相结合

高校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契合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高校体育教学要从增强学生体℃质的角度出发,将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体育运动的美,使他们能够被美好的感受所激励,被美好的精神所感染,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与特长,使学生能够选择一两项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长期坚持锻炼,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体育教育宗旨。

5.将体育教学实践与体育美学研究相结合

体育美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对体育美学重要性的认识,从体育运动实践中存在的大量的、生动的美的现象出发,对其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总结经验,找出规律,形成理论,用以指导自身的体育教学,将理论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技能训练来发展学生的体能,引导学生通过欣赏高水平的体育比赛,提高自身的体育审美素质,达到优化体育技术、战术的目的,从而丰富体育的艺术表现力。运用体育美学对学生进行教育,在让学生了解当代美学理论体系的同时,直接把运动中的美展现在他们的面前,使他们能够用审美的眼光观察生活,通过对体育美学的认识与理解,增强他们的体质,提高他们的运动技术水平,使他们达到主动发现美、创造美的境界。

总之,高校体育教师应对体育教学的美育功能给予充分重视,树立全面的体育教育观,不断提高自身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美育的能力,把美育融入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并结合学生行为规范,对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有效的探索,使体育审美教育成为增强学生体质、陶冶学生情操、磨炼学生意志、净化学生灵魂、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发挥体育教育的美育功能与文化功能,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