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练笔巧安排——《小草和大树》练笔安排及评析
随文练笔是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安排得当,不仅可以训练学生语言,培养语感,还可以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如何做到“巧”安排,而不是“贴标签”?这就要求教师在细读文本时 ,要找准读写结合的生长点。笔者在教学《小草和大树》一课时,紧扣文中“等”、“钉”、“硬”三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词语,引导学生细细咀嚼、品味、涵泳,并相机练笔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现具体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扣“等”悟苦写期盼
“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 。”
这一句话中,“苦苦”怎么苦?“几个月”对于夏洛蒂来说是多么漫长,这漫长的日子她是怎么熬过来的?作者惜墨如金,仅用一句话简单带过,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内核,感悟她的内心世界,把文本读“厚”我紧紧抓住“等”进行重锤敲击:首先让学生联系生活,谈谈 自己在“等”心爱的人或物时的感受 ;接着引导他们通过研读课文,深入了解夏洛蒂是怎样等待的感悟“苦苦”的内涵;然后让他们抓住“冬”、“惴惴不安”“希望”、“几个月”等几个关键词展开丰富想象,并用自己的笔再现夏洛蒂等待回信时的情形。学生文思如泉,一个个感人的场景从笔端流出。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一个月后的晚上,她做 了一个梦,梦见她最崇拜的诗人骚塞正在兴致勃勃地读着她的诗,然后给她回了封热情洋溢的信。她是多么激动,想迫不及待地打开来看,可惜梦醒了。笼罩她的继续是无边的黑暗和失落。第二天,她起了个大旱,她要到路边等邮车,等那梦寐以求的回信。打开门,寒风裹挟着雪花一下子冲进了门里,她不禁打了个寒颤。但想到那寄托着她美好愿望的回信,于是不顾寒冷,来到了邮车必经的路边。鹅毛般的雪花落在她的头上,身上,她毫不在意,就那么等着。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 了…… 雪越 下越 大 。一 小 时过 去 了……三小 时过 去 ϡ了……她几乎成了个雪人。可是,她还是等着,等着….她多么希望美梦成真呀!”从学生的话语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已经走进了夏洛蒂的心灵,感受到了她当时的热切期盼,为理解后面她所受到的打击之深作了很好的铺垫 。
评析: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有时因为表达的需要,会留下许多“空白”。这些空白就是练笔的生长点。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抓住“等” ☹这个生长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让他们从“单薄”的文字中悟出“色彩”,从而丰富、扩展了原作的形象层次,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
二、扣“钉”悟愤写顽强
“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 在遭受如此沉重地打击后,夏洛蒂没有说句话。她在做什么?钉信!这段话中,“钉”虽无语,却饱含了夏洛蒂所有的心声。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这个关键词引导学生咀嚼品味:她把信仅仅是钉在“床头”吗?她钉的仅仅是“信”吗?“钉”可不可以换成“粘”、“贴”或者其它的动词?一个“钉”字写出了什么?在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了“钉”的内涵后 ,我让学生写出此时夏洛蒂的心声。一位学生动情地写⚥到:“没想到,朝思暮想,梦寐以求,得到的竞是这样一封回信;没想到,心里无比崇敬的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竟是这样一种冷酷、傲慢的人;没想到……我偏不信‘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我偏不信‘小草’就不能长成‘大树 ’。我要 用 自己钢铁般 的意志和百倍 的努 力敲开文学殿堂的大 门。我要 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 ,我要 用活生生的事实来证明世界上不存在什么 ‘不是妇女的事业’……”夏洛蒂的顽强精❅神已经在学生写话的过程中悄悄融入了他们的血液。
评析:“钉”虽无语却有声,那是作者的心声,主人公的心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让学生“于无声处听凉雷”,通过对“钉”的品味,巧妙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心灵,在“无声”处写出“心声”,从而凸显了文章的主题。
三、扣“硬”悟理写精神
“她们……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 ‘大树 ’-----” 这是一句含义深刻的话 ,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一个“硬”字,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骚塞信中的“小草”和“大树”分别指谁?而这段话中的“小草”和“大树”又分别指谁?从这个“硬”字中你感受到什么?而学生充分理解了“硬”的内涵后,我设计了这样几个开头让学生自由选扦续写:1.夏洛蒂的《简·爱》终于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她的两个妹妹的小说也相继出版,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此时,她想给说“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的骚塞写一封回信。她百感交集地写道:“尊敬的骚塞先生,您好! 。”②夏洛蒂成功了,很多学校都请她去讲学。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回想着自己的人生道路,她意味深长地说 :“----”③诗人骚塞得知夏洛蒂成功的消息,万分惭愧。经过一阵痛苦的犹豫后,她决定再给夏洛蒂写一封信。他提起沉重的笔,愧疚地写道:“-----”
评析:文本中有些句子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句子,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把握其精神。在引导他们自由表达的过程中,促进他们实现由感性向理性、由情感向智慧的升华。 通过三次练笔,学生在文本中走了个来回,更在主人公夏洛蒂的心路历程上走了个来回。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与夏洛蒂一起苦等,一同发愤,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在移情体验的过程中,夏洛蒂逆境成才的奋斗精神,已潜移默化地植根于每个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