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焰中的旖旎
打造国瓷
1999年的一天,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了一场国宴。对钓鱼台国宾馆来说,举行一场国宴是很平常的事。不同寻常的是,那次宴请的某国元首用的是随专机带来的自用餐具。如果不去深想,外国元首在国外使用本国的皇家专用餐具也无可厚非,既可以表明皇家尊享的特权,又可以借机展示本国的陶瓷艺术和饮食文化,从卫生角度来说也安全可靠。可是,在中国的国宾馆发生这样的事情,就让钓鱼台国宾馆的领导们无法平静地面对了。
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历代的官窑瓷器都闻名于世。英文中,陶瓷和中国是同一个单词:china。可是,尽管明知陶瓷就是中国的代名词,尽管也曾经把中国陶瓷奉若珍品,“国际友人”却敢于堂而皇之地“班门弄斧”,这不能不让人深思。我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已经出现了原始青瓷。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的瓷器,可谓闻名遐迩。清朝的珐琅瓷、粉彩、釉里红、青花等臻于完美的精品,让我国的制瓷工艺达到登峰造极的高度。我国历代官窑瓷器的升值速度和幅度,让投资收藏家们惊喜万分。
我曾经在北京参观过一个收藏家的藏品,那些陈列在玻璃橱柜内的瓷器珍品,都是以亿元为计量单位标价的。主人热情地打开玻璃橱柜,郑重地从里面拿出一只瓷杯,像现在的小茶杯一样大,无盖也无把。橱柜内1.5亿元的标签静静地躺在那里。他让我近距离欣赏,瓷杯呈乳白色,瓷壁薄如蝉翼,光泽柔润细腻,有羊脂玉的质感。瓷杯的外壁上画了一枝墨绿色的树枝,枝上开出几朵红花,几片绿叶也陪衬得恰到好处,一只褐色的小鸟悠闲地栖息在枝头。整个画面构图协调,色彩柔和得近乎完美。主人小心翼翼地把瓷杯放在桌子上面,确认安全,才敢松开手。他建议我拿在手里感受一下。得到他的许可,我瞬间心跳过速,犹豫一下,没有伸手去碰那件稀世珍品。他也因此笑说欣赏古玩的规矩:一定是一☿个人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另一个人再拿起来,绝对不能从手里递给另一个人。万一失手……哈哈!
可是,这些价值连城的瓷器都是古瓷,至少也是我们数百年前的先人们制造的。相对于它们来说,我们当代人所用的陶瓷完全可以用粗糙笨重来形容。也就无怪乎那位某国元首坚持要用自带的餐具了。1999年,是建国50周年,又逢钓鱼台国宾馆建馆40周年,国庆前夕,钓鱼台国宾馆决定在养源斋重新开发宫廷宴系列国宴,接待国外来访的政要。他们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公开竞标的形式,征集宫廷宴系列用瓷的研制和生产单位。当时的淄博市市长张建国正在北京开会,得知这一信息,要求随行人员立即通知市内几家规模较大、水平较高的陶瓷厂火速赶到北京参加竞标。其中就有山东硅元新型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
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成立于1958年,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高级日用陶瓷、工业结构陶瓷部件等陶瓷新材料产品的专业研发、生产和经营,具有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和众多的高级技术人员。成立后的近60年间,硅元科研人员不断创新攻关,在技术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先后开发了以滑石质瓷、高长石质瓷、高石英瓷、鲁光瓷、合成骨瓷等“五朵金花”为代表的新瓷种,形成了淄博陶瓷的特色,确立了淄博陶瓷在国内的地位。尤其是高石英瓷于198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同年夺得第15届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国际发明博览会金奖,这也是我国日用瓷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创造发明金牌。高石英瓷是新中国独立发明的新瓷种之一,整体性能完全超越了以骨质瓷为代表的欧美高档瓷种。从1984年起,硅元的高石英瓷就已成功进入了中南海,Ⓐ之后又进入中央军委等,成为我国最高规格用瓷。
硅元的创新团队对这次有希望成为钓鱼台国宾馆国宴用瓷的机会十分重视,把它作为打造国瓷品牌、进而进入国际市场、重塑中国陶瓷形象的重要契机。他们精心拟定了投标方案。通过竞标,硅元公司脱颖而出,获得了开发宫廷宴用瓷的重任。硅元总经理殷书建亲自挂帅,成立了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贻谟、著名陶瓷工艺专家刘凯民以及骨干科技人员参加的攻关小组。经过日夜奋战,随着首批产品“养源盅”的诞生,具有宫廷气派的“中华龙”国宴用瓷的系列产品一一完成。
中华龙系列国宴用瓷以高石英瓷做材质,采用了国际上最先进的高温快烧釉中彩工艺,外观设计独具匠心,以饱满的弧线为主,图案设计采用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龙的形象,以二龙戏珠为主图案。两条蛟龙威猛矫健,口戏明珠,腾翔于波涛、云际之间。整体色彩明黄衬底,碧龙青云,其中的火焰和火珠采用鲜明的橘红色,更显色彩斑斓、雍容华贵。耳把、盖顶的设计采纳了西方雕塑艺术元素,以精细圆雕龙点缀。结构整体设计动静协调,既丰满、浑厚、端庄,又不失精巧玲珑。融汇了中西文化,各取所长,既符合中国典型的民族风格,又兼顾西方的美学特点,其清新脱俗的格调,把高石英瓷玲珑剔透、温润硬朗的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其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彰显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现代陶瓷创作理念。
2000年5月的一天,时任国务院总理朱F基在紫光阁接见美国参议院代表团。会后,美国参议院代表团团长向总理提出一个请求,能否把茶几上的“中华龙”盖杯送给他收藏。朱F基微笑着欣然答应了。当时没有礼品包装,只好用普通纸简单包一下,送给了这位团长。这位美方人士手捧“中华龙”盖杯如获至宝。之后,国务院向硅元紧急定制了200套“中华龙”盖杯,作为国礼瓷向国外重要客人赠送。此后,中华龙盖杯的出镜率极高,经常出现在《新闻联播》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国友人的画面里。 在中华龙盖杯得到赞赏后不久,硅元的创新团队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又研制出与龙杯配套的凤杯,通称“龙凤呈祥”。
龙杯上,龙的形象采用了侧面飞龙的姿态,体态矫健,栩栩如生。龙是深受中华民族崇敬的图腾,有腾飞、振奋、开拓、变化等寓意,整个杯子一共有56朵祥云飘浮其中,象征着中华56个民族的团结凝聚。目前的中国,正是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飞龙象征着中华民族的繁荣与腾飞,象征着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必将以其蓬勃的生机和巨大的活力,创造出无比辉煌的未来。
凤杯上,婀娜多姿的凤与富贵牡丹交相呼应。若说龙是“众兽之君”,那凤便是“百鸟之王”。一个矫健飞腾而灵异,一个高雅美善而瑞祥,龙是力量的象征,凤是美丽的象征。龙为阳,凤为阴,只有龙凤呈祥,才能阴阳和谐,天作之美尽在不言之中。
2001年4月,在巴黎中国文化周的餐饮文化交流活动中,采用“中华龙”国宴用瓷的“宫廷宴”首次在巴黎亮相,美轮美奂、气派非凡的“中华龙”让世界政要名流叹为观止。随后,其多次在中俄、中日、中韩、大陆与香港等文化交流活动中亮相。后来又陆续成为国家礼瓷赠送法国、美国、俄国等国家元首。又经过10多年的完善提高,中华龙国宴用瓷在造型、画面以及釉色上趋于完美,大小器形达到上百个,完全满足了国家领导接待外国元首的需要。法国总统萨科齐、俄罗斯总统普京、美国总统布什、德国总理默克尔等多国首脑访华时,无不以享用中华龙国宴用瓷而感受到来自中国的最高礼遇。普京夫人看到精美的中华龙餐具后一次订购了7万美元的产品带回国。
国瓷奥秘
如果不懂瓷器的制作工艺,也许你只会赞叹中华龙系列国宴用瓷图案设计与色彩的高贵典雅、柔和协调。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如此好的色彩效果缘自于采用了国际上先进的高温快烧釉中彩工艺。高温烧制的釉中彩,区别于釉上彩、釉下彩。以前听过一个笑话,客户问一个跑瓷器生意的人:“啥叫釉上彩、釉中彩、釉下彩呀?”答:“上午烧制的是釉上彩,中午烧制的是釉中彩,下午烧制的就是釉下彩。”笑过之后,来看一下何为釉中彩。一个成品的釉中彩瓷器需要好几道烧制工序,要分别用不同的温度烧素坯、烧釉、烧釉中彩。直观地解释,釉中彩按照由内到外的层次关系是“素坯――釉――彩――釉”,彩夹在釉之间,故名釉中彩。釉中彩目前在国际上仍属于很先进的装饰技法。但最早在清代一种叫做“豇豆红”的陶瓷,便使用了类似的技术。可见中国陶瓷史曾经的辉煌,绝不仅是说说而已。
相比釉中彩,釉上彩现在用得比较多,因为在最后一道工序上彩,低温烧制,色彩好掌握,可以做得很漂亮。但有可能存在不安全因素:一些色彩里面的重金属,因烧制温度低,在长期使用或遇酸碱环境时,就会溶出来,影响身体健康。与釉上彩比起来,釉下彩可以说安全可靠,但色彩不够丰富,层次不够鲜亮。唯有釉中彩,色彩是融到釉子里,既符合健康、安全的环保要求,又能满足色彩丰富、艳丽的美观要求。
以高石英瓷做材质,是中华龙系列国宴用瓷的另一个亮点。
高石英瓷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硅元的创新团队研究发明出的一个新瓷种,也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独立发明的唯一一个新瓷种。
高石英瓷的发明,打破了国际陶瓷界欧美专家认为用高石英不可能制成陶瓷产品的论断。原料中的石英含量高,会影响陶瓷的热稳定性,遇到急冷急热时会产生爆裂。石英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很纯的结晶态的二氧化硅很像水晶,根本无法和陶瓷联系在一起,更别说做成细瓷。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硅元的科技创新团队,经历一次次常人难以想象的挫折与失败,硬是克服重重困难,用来自大自然的纯天然非结晶态的、无污染的、优质的石英原料,生产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石英瓷。当高石英做成的陶瓷坯体经受高温烧烤而没有破裂时,一个完全属于中国人原创发明的新瓷种诞生了。
高石英瓷除具有传统精细瓷器的优点外,克服了传统精细瓷器易碎、不耐用的致命弱点。其机械强度是欧洲硬质瓷的两倍以上,尤其是热稳定性优于日本、英国皇家用骨质瓷。能够经受反复的机械洗刷和高压高温的消毒处理而不易破损,这是日本及欧美瓷器所无法比拟的。可以说,高石英瓷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发明的完全超越欧美陶瓷材质的唯一原创瓷种,也代表了中国陶瓷的最高水平,称其为“国瓷”名副其实。
1984年国庆节前 ッ两个月,国务院把国庆35周年紫光阁礼宾接待大厅用瓷的任务交给山东,省里把任务交给了研究发明出高石英瓷的硅元的创新团队。产品进入中南海!让硅元的创新团队兴奋不已,更让他们感到了沉甸甸的压力。他们成立了一个精干的研发团队,聘请著名陶瓷艺术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陶瓷系主任张守智先生任总指挥。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攻关,硅元的高石英瓷以向国庆献礼的身份,第一次进入中南海,主要产品是现在仍在使用的紫光盖杯和方形茶具。
高石英瓷盖杯从1984年首次进入✔中南海紫光阁,迄今已整30年。其间,硅元的科技创新团队不断地对高石英瓷技术进行创新提升,在与国内各大陶瓷产区代表企业的激烈竞争中,高石英瓷系列茶餐具始终处于接待用瓷的最高端。
一个盖杯,在中南海紫光阁,一经国家领导人使用,时间达30年而不再更换,一定有其奥妙所在。首先,足以让人震惊的是,这只瓷杯的外形设计出自上世纪70年代初毛泽东主席手绘的一张草图,其造型饱满、浑厚和圆润。草图后经张守智教授指导,由硅元的创新团队重新设计定稿,连续使用二十几年,外形设计几乎没有大的改变,但人们丝毫不觉得它过时,相反却感受到它无可替代的美与经典。
同样让人难以置信的是,杯身上银色的腰线,杯盖、杯钮以及托盘上所有的银线,看似比圆规画得都标准,还有耳把外沿流畅的银线,全都是手工画的。每一个盖杯都经过了大师级的画师之手,才得以完工。而且,看似普通的杯子涉及了三项专利:一是高石英材质;二是无汞的银线(原用画银线的金水,汞含量很高);三是杯身上暗纹花色的设计专利。
还有,高石英瓷的色彩呈淡雅的黄,特别高雅、滋润。有极好的透光度,可以做得很薄很透很漂亮;有极好的性能,经高温蒸煮40多分钟不炸瓷,热稳定性达 220℃,即在220℃高温下,进行一次冷热交换也不炸瓷,很泼辣耐用。而骨瓷的热稳定性只达160℃ ,其他普通瓷的热稳定性仅达100℃左右。真可以把高石英瓷比做一个品貌俱佳的女人,不仅外表好看,品质也好。 硅元盖杯不断创新的人性化设计细节,也让人惊叹不已。比如,盖钮与杯盖的角度,充分考虑了服务员倒水的动作,服务员可以左手提暖瓶,右手手背向茶杯盖,仅有无名指与小拇指夹住盖钮提起杯盖,用其余三指抓住茶杯的耳把,也就是杯盖和茶杯同时在右手,端起茶杯,左手倒水,然后右手放下茶杯,再盖上杯盖。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极其流畅。
从十四大开始,这款高石英瓷杯因用于常委会,被称为“常委杯”。在造型上比原先更浑厚和圆润,釉彩也由原来的釉上彩改成釉中彩,出自毛泽东书法的“中南海”三个水印字,不仔细看不明显,但迎着光线看非常清晰。十六大、十七大上使用的常委杯已经都印上了常委的名字,可以专人专用。
十八届常委杯看似与以往的常委杯差别不大,却是硅元的国瓷创新团队花费整整两年的时间重新设计的。虽然仍采用中国原创的高石英瓷,但造型和颜色都更加考究,既庄重、大方和气派,符合环境、灯光色彩的审美,又非常得体,没有喧宾夺主,毕竟十八大的现场直播要面对全球的媒体。
十八届常委杯的设计理念汇聚了科技、文化、艺术三要素,更注重中国元素、中国精神。在保留毛泽东的“中南海”三个字的基础上做了部分微妙的改进,把原来圆弧状仿天坛理念的盖钮,设计为近乎平面的盖钮,托碟也由原来的凹状,趋于平面。完稿后的样品送至中央征求意见时,中央办公厅负责人提议,最好耳把加大一点,因为领导身材魁梧,手也大些,耳把小容易烫手。从实用和审美两方面考虑,耳把加大,杯身也得相应的调大才能协调,于是创新团队们再次重新设计杯型,最后定稿的常委杯,耳把比原来稍微大些,杯身也相应地大些,瓷质更薄更透一些,整体看起来比前几届的常委杯更圆润更饱满更大气。图案设计更是别具匠心,九朵祥云寓意九五之尊,十八排波浪代表十八大,七朵浪花代表七个常委,从蓝天的祥云到大海的浪花,代表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愿景。
珍品再生
欣赏完硅元公司的国瓷,我们再来分享硅元公司的珍品。鱼子蓝釉是硅元公司对稀有艺术陶瓷技术创新的又一个高峰。上世纪70年代初,鱼子蓝釉由国内著名瓷釉专家刘凯民研制成功。1975年,著名作家和艺术史专家沈从文½先生在北京见到鱼子蓝釉后,激动地赞叹:“这种蓝釉不但颜色漂亮,釉层中这种近似球形的鱼子纹极富立体感,美极了!” 鱼子蓝釉的惊艳,让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等各大馆竞相收藏。但当时因工艺复杂,条件所限,鱼子蓝釉未能投入生产。所谓的工艺复杂,是指烧成工艺极难控制,变化莫测。
十几年前我曾非常喜欢某种陶瓷艺术品,它的颜色让我陶醉,但它的价格很昂贵,以万元为计量单位。当时我不懂一件陶瓷艺术品为何值这个价,一次有机会遇见某专家,我很直接地问,为何?是原料贵吗?他答,不是原料贵,是成品率极低。我问,为何成品率低?可以分析原因呀?他答,如果能分析出原因,那么多的大师能几十年寻觅无果吗?我更加困惑,还很热心地建议他,可以认真记录每次的数据,比如配方,原料的成分可以用化学的方法分析得极精确,可以测好温度,还可以测好时间,让一切数据都完全符合成功成品的数据,没有一丝一毫的误差就好了。他笑了,很耐心地解释,难就难在,一样的配方、一样的时间、一样的温度、一样的工序,甚至是同一个大师,连续制作上百件,也许只能出几件,而且每一件的颜色并不都是完美的,好像完全要依靠天意。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人力不可为。
鱼子蓝釉工艺的难以掌控,也让硅元两代科技工作者和工艺师苦苦地探索了几十年。2003年,硅元科研人员将这一停产30年的名贵艺术珍品恢复生产,技术制作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可至今仍苦恼于找不到大批量生产的制作工艺规律,它的成品率不到10%,所以目前的鱼子蓝釉仍非常稀缺,难以求得完全完美无缺的作品。
硅元的鱼子蓝釉在窑变过程中为360度立体开片,形成了近似球形的鱼子状裂纹,而且鱼子纹的形状及大小每一件产品都略有不同。硅元的鱼子蓝釉整体呈现纯正鲜艳、珍贵稀有的土耳其玉蓝色。瓶的上部为天之淡蓝,下部为海之深蓝,由上至下颜色渐次变化,海天一色,浑然天成。
历史上也曾有“鱼子蓝”之称谓,最早出现在唐代,当时称珐蓝、珐华和孔雀蓝,但它的开片釉基本为平面开片,开片位置多停留在瓷器的表面,那些细细的纹络稍有纵深,即会导致整件瓷器的破毁。
鱼子蓝釉喜欢有温暖的阳光、通风和洁净的环境,如果长期在潮湿阴暗的角落,它的开片会以你不宜察觉的速度变浅变淡。如果赋予它生命和灵魂,把它比喻成一个女人,它更像是某个朝代穿越而来的贵妃,从如云的宫女中,一步一步走成贵妃,谁能想象其间的九死一生,而她终可以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她具备的绝不仅是倾城倾国的外貌。如果一朝被打入冷宫,她的花容月貌如被冷落的鱼子蓝釉的开片,日渐变浅变淡,直至失去最后的光泽。
来之不易的鱼子蓝釉以及它的惊艳,全方位地诠释了《考工记》里的描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堪称当代古董。 不是尾声
硅元的产品除了国瓷茶餐具、艺术瓷,还有工业用瓷。其中用于造纸业的陶瓷脱水板箱,引领世界先进水平。原来高分子塑料材质的脱水板箱,易磨损易被腐蚀,最多3个月就要更换新的,而每次更换都得停产,严重影响企业的效益。用硅元生产的陶瓷脱水板箱,代替塑料脱水板箱,再也不必顾虑停产损失。含氧化锆的陶瓷脱水板箱,耐磨、耐高温、耐酸碱腐蚀,一经使用,几乎没有磨损,能适应造纸业恶劣的生产环境。准确地说,陶瓷脱水板箱是一场新材料的革命。
硅元公司的产品种类甚多。我写的仅是冰山一角。在硅元公司办公楼大厅的墙上,“创意、创新、创造”六个大字诠释了这个国瓷创新团队的理念。董事长殷书建解释,创意是市场营销的第一步,是创造需求、赢得市场的关键;设计把创意化为有形,这是创新的核心环节;创造则是基于二者之上,最终达成完美的产品。
翻看硅元新材的获奖证书:
1983年4月,滑石质日用细瓷和高长石质精细瓷同时获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1999年4月,合成骨粉及其制瓷(骨质瓷)技术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000年11月,骨质瓷获杜邦科技创新奖――杜邦科技奖是专门奖励在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领域取得优秀科学发现和技术研究开发成果的。
2005年9月,公司生产的餐具、茶具产品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认定为“中国名牌产品”,2005年12月又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认定为“中国陶瓷行业名牌产品”。
2007年 高效节能性高速纸机微晶陶瓷脱水部件获“山东省重大节能成果奖”。
……
如今,人们已经习惯称呼硅元为“国瓷创新团队”。
硅元已经牢牢占据了当代国瓷最显著的位置,可是国瓷创新团队一直没有停步。
不久的将来,我们一定会看到他们更多更新更让人惊喜的创意设计和臻于完美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