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淡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时间:2024-09-22 23:30:0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犬儒主义形成于古希腊的犬儒学派,古代犬儒学派超凡脱俗,致力于追求内心唯一的善意。犬儒主义发展到今天,主要表现为信念淡化。在此背景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丰富其内容,并探索新的培育过程和培育方法,从而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关键词:信念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Abstract:Cynicism originated in ancient Greece cynicism school,the ancient cynic otherworldly,committed to the pursuit of the heart unique goodwill.Until today the biggest characteristic of cynicism is mainly for desalination.In this background,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 is very significant.In the current era,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we must enrich its content,cultivate new process and explore new methods,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peoples minds,to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um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Key words:the desalination;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cultivate

在当前时代,大众信念淡化问题突出,这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一大障碍。因此,从信念淡化这一背景出发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大课题。只有创新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丰富研究内容,才能有效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问题。

一、信念淡化的表现

古代犬儒主义能看透世俗之人看不透的事,对世俗进行讥讽,超凡脱俗,追求内心唯一的善,这是他们的坚定信念。与之相反,犬儒主义发展到今天,把道德和良心都抛到一边,主要表现为信念的淡化。

犬儒也可以叫做犬儒学派,“犬儒”一词发源于希腊语的“狗”。古代犬儒学派追求绝对精神自由,轻视一切社会虚套、习俗和文化规范,过着禁欲的简陋生活,愤世嫉俗,以此来获得完美的幸福和崇高的美德。

犬儒主义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种“以不相信来获得合理性”的意识形态,成为一种人们在特定情境形成的生存方式,主要表现为信念淡化。信念淡化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及其价值。信念淡化的人,眼里只有世俗功利,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和高尚精神。古代犬儒学派鄙视外在的世俗功利,坚持个体内在的美德和价值,但如今的犬儒主义,已经走向古代犬儒学派的反面,人们做什么事都要计较利益得失,对自己没有价值的事都不会去做,忽略个人内在的美德。

消极的怀疑主义。信念淡化者持有一种“不相信”的怀疑主义心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人们不断地上当和被欺骗,每个人都不信任别人,觉得自己与那些不可信的人不同。在此อ种情况下,即便是说真话,也会被别人怀疑说的是假话。因为受过太多的欺骗,上过太多的当,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最基本的信任,社会出现了信任危机。

精致的利己ภ主义。在当代,信念淡化的人,精于表现自己,世故老道,表面上忠诚可靠,内在却是一种利己观念,懂得表演和相互配合,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这些人为他人、为社会所做的一切,只不过是一种投资而已,在他们眼里,利益是合作的前提,利己是共事的必需。

放弃对政治生活的参与。信念淡化的人理解现实的不反抗,接受现实对社会某些问题的不认同,他们感觉自己看透了一切,对政治生活是一种冷漠的态度。在当代犬儒主义的意识形态中,他们对政治生活的批判已经被消解了,人们不再承担参与政治生活的道德义务,而是主动放弃参与民主行动的义务。

二、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意义

信念淡化者对“人”失去了信心和希望,不相信人能够引导自己的善行。在此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意义重大,既能弱化信念淡化倾向,增进社会认同;又能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一)弱化信念淡化倾向,增进社会认同

当代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重大挑战,但反过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对信念淡化也有反作用。信念淡化者否认人的内在德性及其价值,持消极的怀疑态度,利己主义观念盛行,放弃对政治生活的参与,这些都是内在精神世界的歪曲,是一种去道德化的内在表现,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弱化信念淡化倾向。

探究当代信念淡化的特点和表现,有针对性地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会增进教育效果。我国当前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属于新事物,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因而社会问题的出现是很正常的,当代信念淡化也有存在的合理性。在此背景下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增强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二)解决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当代出现的信念淡化现象,使人们在面临价值选择和价值判断时出现了偏差,总认为当代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出现矛盾,社会的发展并不能促进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针对这一现实状况,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利于这对矛盾,增进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同,促进人们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从而真正实现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人们的思想开始多元化,一部分人开始否定人的内心德性及其价值,并放弃参与政治生活的道德义务。在这种情况下,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增进意识形态建设,并发挥意识形态的反作用,促进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

三、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创新

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只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创新其培育内容、培育过程和培育方法,使人们从心里认同,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基。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容的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个体发展,引领社会潮流。信念淡化背景下,必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使其更有针对性,并根据变化不断更新内容,从而形成一致的社会规范。

一是准确把握人们的思想动态,不断突出主题。要从大众的关注点入手,根据需求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育要切合需求,比如开展有关法制教育、爱国主义、公平公正等专题教育,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专题教育,突出主题,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从而强化教育效果。

二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新教育内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方式是不同的,要根据每个地区、每个民族的具体情况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特别是针对一些少数民族,要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按照少数民族能够接受的方式适时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内容。

三是培育内容要紧随时代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和民情的变化适时调整内容,特别是在当前信念淡化背景下,要使其内容获得创新性发展,增加有关理想信念的教育,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的创新

信念淡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能像以前一样简单,必须创新其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应包括三方面:

一是形成社会较为一致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社会形成较为一致的价值观,也就是要通过一定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从而产生情感认同。

二是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把握机会,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价值标准。犬儒主义的挑战,使我们社会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要对人们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引导作用,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范化。

三是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社会个体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由少部分人到大多数人的过程,不同的社会个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因此要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个体转化,使得社会主体不断接受来自社会的信息,从而形成大家共识性的价值观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的创新

思想政治教育传统方法过多注重理论灌输而缺少对教育者主体地位的尊重,且没有有效借鉴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新媒体的利用缺失。在当前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要求。在这种背景下,有必要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法。

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①注重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方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性质的要求和培育现实的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以人为对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走进人们思想实际,疏导人们的心理问题,增强培育的☮时效性。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法,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社会的进步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生活和工作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们工作压力大,利己主义和怀疑主义盛行,各种精神疾病增加。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面入手,从而使社会形成一致的价值观。

二是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克己复礼”思想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克己复礼”要求人们正确处理道德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如比如义与利的问题。通过“克己复礼”的教育,使人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在当前时代,各种利益关系复杂,个人私欲膨胀,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因此必须要大力提倡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这一思想对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意义重大,也有利于消释社会上利己主义、怀疑主义等现象的存在。

三是有效利用各种新兴媒介作为传播载体。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把人类带入了信息化时代,特别是最近几年,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使命。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利用BBS、网络社区、微信微博等新型媒体,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并努力借鉴网络话语,拓展网络话语资源,和受教育者开展平等的话语交流;同时要完善新媒体时代的网络监督机制,使人们的观念向社会主流价值观靠近。

信念淡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重大挑战,只有积极创新其培育过程和培育方法,解决人们的思想问题,才能优化社会意识形态建设,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与发展,才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从心理上有效遏制社会问题的发生,推进其他各方面建设,从而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3]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

[4]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

[6]李立峰.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

(9).

[7]谷建国,张春和.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的内在联系[J].贵州社会科学,2014

(5)

注解: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ฐ2012年版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