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及对中国的启示
【摘 要】我们都知道国家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作用✘而决定的,由于每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不同,所以民族教育在每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也是存在很大差异的。 ☻文章主要利用文献法,以澳大利亚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分析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背景,以及从其民族教育政策中给我们发展带来的启示与经验教训。
【关键词】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政策;启示
澳大利亚作为发达国家,它各方面的发展与建设中有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它的民族教育政策与中国的相比更加✉完善,但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它的发展历程当中我们可以学习很多经验与教训,如下我们将进行具体分析。
一、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政策的发展背景
澳大利亚,全称为澳大利亚联邦,如今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澳大利亚本原本是土著人居住地,后来成为了英国的殖民地,殖民统治结束后成为一个独立的联邦国家。澳大利亚被称作是“民族的拼盘”,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有来自120个国家的140个民族的组成。同时,澳大利亚又是一个有着丰富的宗教信仰、并且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例如,经过查阅相关文献我们发现70%以上的人信奉基督教,少数人信奉犹太教、伊斯兰教及佛教等。
二、从澳大利亚民族教育政策中我们得到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澳大利亚的歧视政策
澳大利亚从最初是土著民居住的地方,发展到以英裔为主体和优势的民族,同时对其他民族排斥的单一的、同质的社会,再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民族国家,其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和一蹴而就,而是伴随着土著民和其他移民之间的歧视与反歧视、统治与反统治的长期斗争与冲突。
澳大利亚的土著民政策可以说是残忍和残暴的。自从1788年英国将首批犯人流放澳大利亚大陆之日起,为了争夺土地和财富,英国殖民当局就对澳大利亚土著民进行种族屠杀,妄图建立一个“纯种”的澳大利亚社会。澳大利亚的土著民先后遭到了侵略者的暴力、同化和一体化的侵略,可以说是从武力入侵进化到了文化上的侵蚀,对土著民的压榨更是一种灭绝人性的摧残。侵略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试图抹杀土著民自己的民族性,使土著民归顺与它。
这样的现象在我们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如出一辙,从先秦时期的焚书坑儒、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对文化的禁锢,我们发现虽然在我们国家不存在不同种族对政权的争夺,但是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为了维护社会的有序发展,都不同程度的从文化入手,扼杀与当时政局有差异的思想,保障政权的稳定。所以说我们国家现在社会生活中倡导的言论自由、倡导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非常来之不易的。从长远角度来看,一味的禁锢是不可取的,只有文化的包容才能使国家和社会走向长治久安。
(二)澳大利亚的“白澳政策”
为了建立一个以英国移民为主的白人国家,联邦议会于1901年通过了一系列法案,正式确立了“白澳政策”。《移民限制法案》中提出了“禁止有色人种移民澳大利亚、防止种族混杂、通婚”。他们不仅歧视英国血统的欧洲白人,而且将有色人种当做洪水猛兽,认为有色人种的进入“就意味着澳大利亚文明和社会结构的毁灭”。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澳大利亚移民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了满足战后经济发展和国防上的需求,澳大利亚政府于1947年开始实施大规模的移。民计划,特意设立了移民部。可以发现,白澳思想始终贯彻澳大利亚政策始终,他们欢迎英国移民,偏爱北欧移民,对南极移民勉强可以接受,而对亚洲人则是一种禁忌。直到1973年,澳大利亚政府公开声明其移民政策“全球一致,无人种、肤色或国籍之歧视”,并颁布其新移民法,将“白澳政策”彻底废除。
(三)澳大利亚的多元文化政策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例如在师资方面,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澳大利亚政府就意识到了加强土著教师的培训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性,土著教学辅助员制,即经常组织教学辅助员观摩、学习有经验的非土著人教师讲课等。已经意识到优秀教师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道路上的障碍和困难,而缺乏责任心和教学技能的教师只会妨碍学生的学习。近些年,在我国的社会发展中,我们也逐步认识到了教师的人格魅力、专业素养、教学能力等对国家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重要性。如今,我们国家越来越要求教师必须要不断学习和自我完善,社会上出现了很多教师进修班,同时有些地区也规定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安检”,教师的“无证教学”、“一证终身制”的现象已经加大力度进行检查。教师作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只有教师群体自身的实力、素质与综合能力提升了,我们国家的整体教育水平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
在如今社会,面对我国56个民族共同发展的国情,面对民族大融合的现状,我们国家要想持续的发展,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分析西方社会的发展道路中择℉取适合自己的经验与教训,不盲目的学习与借鉴。又要走自己的特色道路,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包容,是和谐,是各民族共同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