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信息需求的服务保障平台

时间:2025-01-13 05:21:2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随着我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环境、收入水平和居住条件的不断改善,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也将日益凸显。从对我省农民工文化需求的调研结果来看,农民工的文化需求日益多元化,对农民工这一特殊阶层的文化服务供给还存在改善空间,值得关注。本文就我省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现☃状、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问题分析、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提供保障对策问题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服务保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文化部将以“完善体系、提升效能、促进均等”为重点,进一步强化文化治理能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转变职能,完善服务。黑龙江农民工已成为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在城市建设中其素质若能得到适应性提升,将有利于黑龙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推进黑龙江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直接关系到黑龙江统筹城乡改革的成败与和谐社会目标的最终实现。根据我省的农民工人口素质及对文化需求状况,怎样才能尽快把农民工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一、我省新生代农民工文化程度现状

二、我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需求问题分析

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消遣,而是有较高层次追求且具有多样性,“新生代农民工进城,不再是单纯的养家糊口。”中国首位农民工人大代表胡小燕见证了这番变化,“父辈卖的是苦力,但我们拼的是智力”。他们较高的文化层次为城市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可能,也让农民工的文化需求层次更加立体。从“求生存”到“寻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内在需求教育培训。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城打工。基本没有务农经历,生存状况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已发生很大的改变,新生代农民工不是基于“生存理性”外出,而是更多地将流动视为改变生活方式和寻求更好发展的契机。“寻发展”的基础在于“学文化、学技能”,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教育培训有着内在渴求。目前,我省农民工文化生活虽然有了一些改善,但还存在文化消费不足、多数农民工文化需求不能得到基本满足;农民工的精神生活、精神抚慰和人文关怀缺失的问题比较凸显。因此,迫切需要针对农民工的新特点、新需求、新期待,切实推进农民工的各项文化工作,促进文化融入和社会融入。

三、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需求提供保障对策

1.构建“四位一体”的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教育培训体系。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社会阶层,以及技能水平文化程度就业心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类分层的引导,按照不同的就业需求分别提供不同的培训,以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教育需求和技能需求。一是政府相关部门必须明确其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主导地位和主要责任。一方面,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支持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二是各级工会♂要发挥“大学校”作用,要着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会员发展工作,了解教育培训需求,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菜单式免费或低学费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三是发挥非政府组织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非政府组织由于具有非营利性、公益性和志愿性等特点,可以弥补政府和企业在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方面的不足。四是企业应积极开展新生代农民工在职教育培训。政府需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培ง训新生代农民工。

2.采取定向式的教育ฅ模式和社区补偿教育模式,让农民工正当的文化教育权益得到维护,定向式教育模式就是企业与教育部门签订新生代农民工培养协议,并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的结构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农民工就业率比较高,适应能力比较强。另外,社区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也是新生代农民工继续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即新生代农民工补偿教育中,都将在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全国范围内的“三馆”免费开放已经展开,但农民工似乎“不为所动”,问题还是出在服务方式上,应当设立专门的农民工图书馆或者流动图书馆,为农民工量身打造内容,让农民工能便捷获取。

3.切实将农民工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农民工普遍期望能享受到更多公共文化服务,如,免费文化站和图书馆、免费上网、免费报纸杂志、公共电视、开放社区公共文体设施、组织自己的文体活动等。因此,政府要“量身定制”文化服务。深入了解农民工文化生活需求,切实把农民工的文化生活需求,转化为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服务内容,要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服务平台,使公共文化服务的触角更多地向农民工群体延伸,使更多的公共文化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能够为农民工所享用,以提高我省新生代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4.设立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充分利用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或建设相对固定的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购置活动设备和器材。按照公益性、基本型、均等性、便利性的特点,充分利用公益性文化设施,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公共文化活动空间。以城市社区为载体,将农民工纳入社区管理,让农民工逐步融入到社区文化生活中。采用政府补贴的方式满足农民工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ห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农民工提供网上阅读、影视播放、知识讲座、信息查询等文化服务。加强保障、落实经费,切实把农民工文化产品、服务项目和文化活动纳入当地公共财政经常性支出预算,因地制宜地设计好农民工基本文化需求的实现渠道、路径和方法,有针对性地测算和安排好公共财政保障的范围、内容、产品、项目和活动。创新农民工素质提升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首先,将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其次,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通过因地制宜地制定引导银行、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及社会力量等各方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的激励政策,逐步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

5.建立部门之间的协同机制,形成分工明确、统筹协调、优势互补、优质高效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要改革户籍制度,逐步消除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界限。只有取消户籍制度,打破城乡二元体系的藩篱,使“新市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权利,才能彻底消除“新市民”在城市生活中的“文化孤岛”现象。特别是不应再按照户籍人口,而应按常住人口来配备文化资源。引导用工企业、文化企业、民间公益性组织等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工文化建设,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农民工文化工作的良好局面。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