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离京散文选辑

时间:2025-01-13 20:48:0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与大海相伴的日子

有人说,生命在于运动。也有人说,长寿贵在静止。总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无意去评判这两种说法的对错,但我觉得不管怎么说,运动总是能为我们的人生带来美丽。

我的童年是伴着翱翔的海鸥、飞溅的浪花度过的。与大海相伴的日子,让我练出了一身不错的水性,也给了我无尽的快乐。我非常怀念那段阳光灿烂的时光。

记得邻里大哥初次拉我下海学游泳的时候,我刚上小学。坦率地说,我当时对神秘莫测的大海,是有些害怕的,尤其是在呛了几口又苦又涩的海水之后。那位大哥就说我:“在海边长大的孩子不会水哪行,将来还不得让人家给笑话死?”男孩子大抵都是有好胜心的。在大哥的不懈鼓励引导之下,不久我便学会了游泳。以后,只要条件许可,我便天天泡在海水里。好在“文革”期间学校以“闹革命”为主,我们有大把的时间亲近大海。

如今回想起来,一群群大大小小的孩子,晒得黑不溜秋的,只穿条小裤衩,于每天正午时分,沿着青岛闹市区的中山路欢叫着跑向第六海水浴场的场面,虽说不够文雅绅士,但却绝对活力动感。我们在海里一呆就是大半天,不是肚子饿得吱哇乱叫,是绝对想不起来回家的。说来也怪,没听说那时的大人有谁为自己孩子的安全牵肠挂肚。

我们每天的海水浴场之行,没有遮阳伞、救生圈、泳镜泳帽之类的行头武装,也没有可乐、冰淇淋、肯德基麦当劳之类的食品相伴。用当下时髦的话说,我们的行为近乎于“裸泳”。隔三差五地,也许会有一根冰棍解解馋。“卖――冰糕,三分、五分的!”街头大爷大妈拖着长腔叫卖冰棍的声音,在我听来是那么的美妙,充满了甜蜜的诱惑。冰棍有三分钱一根和五分钱一根两种,五分的里面掺有一点牛奶,而三分的简直就是加了点糖精的冰块。我能够享用的,通常都是三分的那种。我承认,小的时候我比较馋一些。每当看到有人举着五分钱一根的雪白冰棍,有滋有味地吮着的时候,我都会眼馋得无以复加

在大哥的耐心教导之下,我一天天不断地熟悉了解大海,学会了许多与大海玩乐的方法。比如蛙泳、仰泳、自由泳等等。大哥告诉我,在海里,最实用的泳姿是蛙泳,因为海水总是起伏不定。而我觉得最有趣的事情,是站在大哥宽厚的肩膀上练扎猛子。扎了一个又一个,大哥总也不烦。

学会了与大海相处之后,大海让我感觉到是那么❅和蔼可亲、活泼有趣。海水也不再苦涩,而变得清爽起来。游在海里,嘴里不断吞吐着略含咸味的清凉海水,有种妙不可言的刺激感,以至于一天不尝到海水味儿,我就会有种莫名的失落感。

有的时候,我喜欢仰浮于水面,随着海波自在地漂游。大海像有只似有若无的手,温暖而轻柔地托举着我的身体、抚摸着我的肌肤。极目望去,蓝天悠悠、白云悠悠,不时有洁白的海鸥舒缓优雅地划过长空。那种感觉、那种境界,绝对称得上是物我两忘。

波平如镜的海是美丽的,风起浪卷的海是生动的。海浪涌来的时候,我们不停地从一个个浪头中间穿过,兴奋得高声欢叫。当我远离大海之后,第一次在课堂上读到高尔基的《海燕》时,马上便回忆起我们钻浪时的情景。不管别人看了是否会笑话,我觉得当时的自己同海燕还真是有的一比。

水性越来越熟悉之后,大海也让我的心越来越“野”了起来。大海那梦境般的蔚蓝,是很能够引人幻想的。我常常游到海水浴场的防鲨网边上,痴痴地望着远方云雾飘渺的海岛,傻傻地进入一种想入非非的状态之中。我觉得那些玉宇仙境一样的海岛,应该是个神仙居住的地方,在那里也一定会发⚥生很多神奇的故事。于是,就有种想越海游过去的冲动和欲望。后来我知道了,那不过是黄岛区的薛家岛,当时还只是个没被开发的穷乡僻壤而已。

同大海厮混得久了,难免也会遇上一两回惊魂时刻。那位大哥是个极有些冒险精神的人。比方说,涨大潮的时候,他喜欢站在栈桥南端两侧的台阶上跳水、游泳。而这里因为有鲨鱼出没,又没安装防鲨网,是不允许游泳的。大哥说在那个地方扎猛子实在是太过瘾了,没办法,只能把这规定视若无睹。跟大哥试了一两次之后,我也体会到了那种超爽的刺激感。于是,只要没人看着,我们便不屑于再同防鲨网保护下的人们混在一起。

一来二去的,就出事了。一天,大哥在众游人的注视之下,潇洒自如地在栈桥的涵洞里游来游去。正得意间,猛听有人喊道:“别游了,快上来!”大哥以为人家要管他,就猛然发力,加速游到了桥的另一边,想跟人家捉把迷藏玩。那人急得高声大叫:“我不是管你的,有鲨鱼!”我们循声望去,只见一条接近两米长的小鲨鱼在快速向大哥靠近。大哥也发现了险情,知道这不是开玩笑的事情了,便改为竭尽全力同鲨鱼捉迷藏。最后的结果挺惨,不但当时我不忍看,时至今日我仍不忍写。尽管没丢命也没落残,但大哥身上的纱布缠了一个多月。纵然是这样,伤好之后的大哥,依然不时偷偷去栈桥过把瘾。

还有一回,大哥带我们去后海沿的一个地方游泳。那片海滩比较平坦,下水的时候已开始悄悄涨潮,但我们没注意。我们走出去很远,才到水深的地方。那一回,我们在水中玩得又有些久。想回岸边的时候,潮水已于不知不觉间涨得挺高了。望着看上去有些遥远的海岸,我的心中就发起虚来。心情紧张、在水里泡的时间又长,很快我的体力就透支、就抽筋了。那一刻,我并没有太过慌乱,而是按大哥平时教给我的,身子平躺在水面一动也不敢动,同时高呼大哥救我。

在♫生命感受到切实威胁的这个时刻,不说瞎话,我真的没有过多的慌乱惧怕。仰望着一碧如洗的蓝天,我只是觉得世界和生活那么美好,倘若我就此而去,真是太遗憾了。对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能有如此心态似乎有点不可思议,我觉得这全拜大海所赐。最终,还是大哥连拖带拽地把我弄上了岸。后来,我读过一篇反映海边孩子生活的短篇小说,作者大约是肖平,记不太清了。其中有段小孩赶海遇险的描述,同我的经历非常相似。直到那个时候,我方才有种汗毛倒竖的恐怖感。

中学毕业之后,我先是去农村插队,后又被招工进了一家造船厂。无论在农村还是工厂,我的游泳水平都让我的同伴们很是羡慕。不客气地说,我对他们的游泳技术确实瞧不上眼。在一起玩水的时候,我常笑他们充其量只能算是“土八路水上游击队”,是在河塘里小打小闹玩玩的,跟我这海水里泡大的“正规海军”怎能同日而语!

我们工厂位于小清河入海口附近。那个时候,河面看上去挺宽阔的,水流也急,涨潮之时尤甚。我有些懒惰,尤其怵头洗衣服,特别是那种又脏又厚的帆布工装。我在我们厂的船坞附近转悠了几回,就琢磨出了门道儿。工装脏了的时候,我就潜入船坞旁边的水下,那儿有些水泥桩子。我头天将工装栓在桩子上,第二天再取回,水下的急流便将它们冲洗得干干净净,比海尔、小鸭什么的洗衣机还管用,并且不用肥皂洗衣粉。我的这个小发明,很快便被那些也不勤快的工友们所效仿。水性不好的,就不断有求我帮忙的。嘿嘿,不给上棵烟是不行的。

水性也曾给我带来小小的“荣光”。一天夜间,车间里的一只舢板没栓好,被风刮到了对岸。倘若不及时把它划回来,就有可能顺流而下,漂入大海。船是等不及了,望着湍急的河水,大家心里直犯嘀咕。年轻气盛的我,同两位自认水性不错的哥们,脱了衣服就跳进河里。“保护国家财产”义无反顾么!等我爬上舢板时,那俩伙计尚在河中间手忙脚乱地折腾,还得我把他们拉上舢板。我的这一“壮举”, 着实让厂领导们给表扬了好一阵子。那年我能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不知跟这有没有关系。

我从读中学开始,便离开了青岛、离开了大海。我在怀念青岛、怀念大海的同时,也十分怀念那位英勇兼亲爱的大哥。令人伤感的是,他已不知所踪。到省直机关工作以后,我利用出差的机会去寻访过他,发现他的旧居已被拆迁改造为一片市场。我问了不少的人,没人说得出他的下落。大哥大哥,你可好吗?

如今,因为年龄、因为时间、因为条件,我离开水的怀抱很久了。于是,身体的各项指标便偏高了。看来,我还得创造条件与水亲近。没有海水浴场可去,河塘水库甚至游泳池也成。

济南方言那些词儿

前几年,我写过几篇关于寿光方言的小文。虽然名为“趣话”,但实为亲情之故。如今,又想写写关于济南方言的一些事儿。这回,确实是因为觉得它们很有趣。

首先声明,此文写作的出发点是为了找乐,而非进行民俗学、语言学研究。因此,文中的一些看法和一些字词的用法,大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一些难免的谬误之处,也请列位看官担待一二。

与我相熟之人都说,我的口音有些杂乱无章。而这一点,是我的生活经历所造成的。我的童年时代在青岛度过,爷爷离休之后,又带我回故乡寿光呆了一年多。孩童时期,口音还没有定型,这里那里的一走,难免就有点乱套。

当我来到济南读中学的时候,口音已经有些归属难辨了。其中既有青岛话的成分,也有寿光话的因素,并且还不少。由于这一点,刚到济南的我,被有的同学讥笑为“老杆子”,也就是乡巴佬的意思。这是济南方言给我留下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词儿。

让人瞧不起的滋味儿不好受。为了早日摘掉“老杆子”的帽子,我自然得学说济南话,以期早日与同学们融为一片。根据我多年的观察,发现在口音方面有这样一个规律:大城市的人有种天然的优越感,很多人从骨子里瞧不起小地方的人,特别是乡下人。于是,小地方的人、乡下人来到大城市之后,多数都要想方设法地学说当地话,以免遭受歧视。而大城市的人到了小地方或者乡下,则坚持自己的口音不变,固守大城市人的那份虚荣,比如那些下乡知青们。

改变口音可不是一天两日的事情。就拿我来说,学说济南话的结果,是口音变得更加不伦不类。如今,虽说我已在济南工作、生活了三十多年,但正宗的济南人听了我的口音,仍然拒绝承认我是济南人,让我很是郁闷。

改变口音不易,初学的时候闹些笑话便在所难免。比方说,有个同学对我说,济南人为了表示亲热,对同龄男性称“哥们儿”,对长辈则称“爷们儿”,比如自己的爸爸。顺便说一句,济南方言中的“哥们儿”,同其他地方略有不同,只是一种同辈之间的称呼而已,并无多少亲热的成分。掺杂进拉帮结伙的含义,是最近这些年的事情了。

听了那个同学的指点之后,有一回,我为了讨好传达大爷,亲亲热热地喊他“爷们儿”,没想到却讨了个没趣。老头儿很不高兴地数落我道:“你个小抹子,胡么啊!”济南人称小男孩为“小抹子”,说一个人年龄小不懂事,有“尿尿和泥巴抹着玩”的说法,“小抹子”的称呼大概就是这么来的。而形容一个人说话嗦,称之为“”。前面再加个“胡”字,就是说话没谱的意思了。

事后,一个同学对我说:“那个家伙说教给你说济南话‘郎闲’的,是‘点划’你玩的,没正事儿!人家都是长辈喊晚辈,才能叫‘爷们儿’,你这么喊人家太不礼貌了,人家没‘卷’你一顿就不孬。你要是回家这么喊你爸爸,非挨顿胖揍不可。”“郎闲”有点儿这个那个,乱七八糟的意思,作用相当于现代汉语句子结尾的代词“什么”。而“卷”的意思是骂人,“点划”则是耍弄、捉弄的意思。通过这件事,除了“哥们儿、爷们儿、小抹子”,我又牢牢地记住了“郎闲”、“卷”、“点划”这几个字词的用法。

我已经记不清,我是用了多久才甩掉“老杆子”的帽子,混上“毛哥儿”待遇的了。“毛哥儿”的意思,同“老杆子”相近,也是形容一个人土,没见过世面。但在使用对象上,却有本质的不同。“毛哥儿”是指自家人中的土包子,而“老杆子”则专指乡下人。所以说,当我混得像个济南人,但却对济南的事情所知还不够多的时候,同学们便把我“提升”到了“毛哥儿”的层次。

“毛哥儿”的待遇虽说也不咋的,但总归比“勺蛋儿”要强一些。还好,我最后没落得个“勺蛋儿”的称号。我的一个同学,喜欢玩“琉琉蛋儿”,但却没钱买。他的父母上班比较忙,中午没空给他做饭,每天就给他点饭菜票,让他自己在单位食堂打饭吃。有个手中有几个“琉琉蛋儿”的同学,很想买食堂的五香豆吃,但苦于没有菜票。他是个大家公认的“贼羔子”,也就是心眼儿很多的人。于是,他便同那个想玩“琉琉蛋儿”的同学商量,让他用菜票买自己的“琉琉蛋儿”,然后两人一起玩。当然了,是玩有输赢的那种,带有赌博的性质。那个拿菜票买“琉琉蛋儿”的同学智商或许有点问题,玩的结果是,他自己每天中午只能干啃馒头。而那个出售“琉琉蛋儿”的同学,每回卖出之后,总能再将它们如数赢回来,也就天天有了五香豆吃。如此周而复始了好长一段时间,直到被那个老是输的同学的父母发现为止。那个拿菜票买“琉琉蛋儿”的同学,就被大家呼为“勺蛋儿”。说到这里,不用解释也能明白,“勺蛋儿”就是缺心眼儿的意思。

我有个同学,性格很个别,不合群。大家想往东,他就非往西,并且说出话来常常噎死个人。济南人称这样的人为“剜眼”。这个词用“剜”字似乎有点血腥,但我觉得比用“弯”之类的字,更为贴切准确一些。我还有个同学,比较调皮,经常自作聪明,弄出些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恶作剧来,给你添堵。对这样的行为,济南人称之为“腚眼”。而单纯的调皮捣蛋,则被称为“唆依”。“剜眼”、“腚眼”字词虽然略欠文明,但其中却有种妙不可言的诙谐。

有一回,我去找一个同学玩。他不在家,我就问他母亲他去了哪儿。他母亲说:“谁知道这个熊孩子上哪‘狼蹿’去了。”说罢,又呵斥她那满屋乱翻的小儿子道:“老实点儿,别‘狗乱’!”用“狼蹿 ”来形容到处乱跑、用“狗乱”来形容上蹿下跳,除了形象之外,更有一些生动活泼的成分在。

在济南方言中,有个副词“愣”的使用频率比较高。“愣”与很字同义,常和“赛”连在一起用。“愣赛”,就是说某件事、某个东西很好的意思。但请注意,形容人特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一般就不用“赛”了,还是要用好字。除了副词“赛”,济南话中还有些形容词用法与之相近,比如下面这些。

我读中学的时候,扑克牌是紧缺商品,“破四旧”嘛!但是上边要求“破四旧”的号召,却挡不住孩子们的玩心。“没有铁雷造石雷”,没有扑克自己画。我的一个同学有些美术功底,就找了些硬纸片画了一副。同伴们看了,一致惊叹道:“‘规矩’啊!”“规矩”,就是办事到位、漂亮的意思。济南人如果参加个场合或者活动什么的,觉得很满意、很羡慕,通常都会由衷地赞叹:“‘场面儿’啊!”“场面儿”,就是很排场、很有面子、很有成就感的意思。倘若在一些场合吃得、玩得很好,很满意,济南人便会用“耳利”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耳利”,就是很爽、很受用、很过瘾的意思。“规矩”、“场面儿”、“耳利”意思相近,但在使用对象上有所不同,不是当地人还真难拿捏得准。

在济南方言里,有些形容人之言行的词儿也☭挺有意思。喜欢出风头的行为,叫做“露猴儿”。说话装腔作势的,叫做“奏事”。胡吹海侃的,叫做“嘣没根儿”。如果一个人有点儿二愣子劲儿,心眼儿又不太够使,叫做“半青”。譬如有句歇后语说,北园的萝卜――“半青”。经常耍个无赖的,叫做“泥腿”。而撒泼耍横的,叫做“光棍”。街面上的小混混,叫做“街痞”。“半青”、“泥腿”、“光棍”、“街痞”,也是意思相仿又有所区别,非当地人难以准确体会其奥妙。有时想想这些词儿所指的那些人和事,我不禁会哑然失笑。

恕我孤陋寡闻,来济南这么多年了,还真没发现多少从方言角度看比较有特色的济南名吃。如果非要找,“甜沫儿”应可算作一种。“甜沫儿”是一种粥,用玉米或小米面,配以菠菜、豆腐、粉条、花生米等熬成,咸咸的,很好喝。明明是咸粥,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取名为“甜沫儿”,济南人可真逗。早餐来碗“甜沫儿”,曾经是很多老济南的不二选择,比豆浆的普及程度高多了。记得小时候,杆石桥附近有家饭馆的“甜沫儿”挺有名,我去喝过几回,印象挺深的。如今,那家饭馆早已不知所踪,大小餐馆里卖的“甜沫儿”也今非昔比,没那个味儿了。

我如今五十多岁了。这五十多年是这样度过的:青岛十二年、寿光四年、曲阜四年、淄博两年、济南近三十年。在这么多地方生活过,又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走南闯北,就对不少地方的方言有所接触了解。通过与其他地方方言的比较,我认为济南的方言形象、生动、简洁、率真而又不乏幽默,特点突出,很能体现古城济南的城市性格。而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传统,是这种性格得以形成的基础。

在我生活过的地方当中,济南、青岛两地呆得最久。对这两个地方的方言,我了解得相对更多一些。从城市属性上讲,济南是个内陆古城,青岛则是个沿海移民城市。济南相对古旧、封闭、保守、土气一些,青岛相对年轻、开放、张扬、时尚一些。正因为如此,青岛的方言缺少文化底蕴,除了腔调不同,没啥比较鲜明的特点。或许是为了弥补这一点,青岛人说话比较夸张、复杂,还喜欢自我肯定。比方说,青岛人评价什么事情或东西不错的时候,往往会如此说:“哎呀来,太好了!真的!”其间还伴以表情和语气之辅助。而济南人,则就是气定神闲的俩字儿:“愣赛。”从不拖泥带水。所以说,青岛人有表演的天分,出了那么多影视明星也就不足为怪了,习惯成自然嘛!。

当然了,同青岛相比,济南是有些脏乱差。但由于济南方言骨子里的那种幽默感,我在怀念青岛的同时,还是挺喜欢济南。但令人担忧的是,与城市建设一样,城市的性格与语言,也有趋同化的苗头。比方说,当我与一些中小学生聊起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不知道济南方言中那些有趣的词儿了。就像已经不知道那些我曾经走过无数遍,充满童年记忆的、铺着青石板的曲曲弯弯的小巷……

一串钥匙

无怪乎很多文人雅士都慨叹人生苦短,说话间,我那天真烂漫的小丫头,就长大了。如同一只翅膀长硬了的小燕子,要离巢飞向自己的天地了。

女儿大学毕业之后,在北京找着了给她发工资的东家。在去单位报到的前一天晚间,她在家里东翻西找,嘴里还念念有词,老半天没消停下来。见她一脸专注地忙个不停,我便问:“你老鼠搬家一样,在折腾个啥呢?”

她只顾忙活,头都没抬,冒出句:“我找我以前用的那串钥匙。”

我知道了,她说的那串钥匙,是她从上小学起就挂在脖子上,用来放学回家开门的。那串钥匙,一共两把,一把开单元门、一把开家门,被她用一条漂亮的红线绳穿起来,还挂着个很童趣的卡通饰物。于是,便对她说:“找不到就算了,反正你在外地又不天天用,回来的时候给我们打个电话不就结了?”

她不置可否,继续在那里翻找。看着她皱着眉头,有些焦急的样子,我好似忽然明白了她的心思,便也帮着她找了起来。

找来找去,终于在一个小杂物盒里找到了它。女儿捧着它,如释重负地长出一口气,很仔细地将它放在了自己的行李箱中,才算是踏实下来。

女儿总算忙活完了,我的心情却被那串钥匙搅得无法平静了。女儿的举动,无意中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之处。一串小小的钥匙,让我思绪翻腾,忆起了许多往事,有甜有酸有苦。女儿的健康成长让我欣慰,而她即将离巢单飞也让我有些伤情。

女儿小的时候,性情胆小而羞怯。在外人看来,她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儿。见了人,瞪着一对乌溜溜的黑眼珠只顾看,泛蓝的白眼仁波光闪闪。话虽不多,但小嘴儿挺甜,啥人该叫啥弄得挺明白。不是俺自夸,真是有点人见人爱的意思。

她两岁多点的时候,有次我领她出去玩。一个我不认识的女同志见了她,很亲热地过来又摸她的小脑袋,又要抱她。她紧紧拉住我的手不让抱,但却有礼貌地说:“贾阿姨好,阿姨再见。”那女同志就笑了,说:“个小东西,精着呢。我还没说走就跟我再见,就怕别人抱走了你。”等人家走了之后,我很诧异地问女儿:“你认识她?”她一本正经地答道:“当然了,那是妈妈的学生的妈妈。”

胆小就恋家,就对大人有很强的依赖感,就不太情愿去上幼儿园。每次去送她的时候,她总是撅着小嘴儿反复对我嘟囔:“下了班早来接我,别忘了啊!”

对我们夫妇来讲,接孩子还真是个不小的问题。那个时候,我在政府机关做个小公务员,干的又是写文字材料这费力不讨好的差事,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更何况年轻的我还想进步、想做更大一些的公务员,不愿给领导同事留下个不好的印象,就不太敢因为私事而请假。她妈妈因为有那么点儿一技之长,在外面兼了些家教,经常是下了班就跟头轱轳地四处奔波,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回家吃。没有办法,为了生活嘛!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是没想顾个保姆啥的,可是蜗居太小,住处不好解决,当然还有钞票的问题。孩子的爷爷奶奶、姥爷姥娘又都帮不上忙,我们就常常为接送孩子的事情犯愁。如今,每当我看到幼儿园、小学门口挤满了等着接孩子的老头老太太们,心中都会陡生羡慕之情。

送的问题好解决一些,早些走呗,管她睡不睡得醒呢,硬拖起来就是了。难的是接。好在幼儿园的一位老师是她妈妈的学生,孩子上的又是全托,一天管三顿饭的那种。每当我们不能按时接孩子的时候,那位好心的老师便把女儿领回家中,我们再去她家接。在这样的时候,女儿一见到我,便迫不及待却不失礼貌地同老师再见,跟我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方才开始表达对我没有兑现承诺的不满:“说话不算话,又这么晚才来接我。”

上了小学以后,我领她来回走了些日子,感觉学校离家不是太远,又不用横穿马路,就同她商量可不可以自己去上学。我们楼上还有两个孩子同她一般大,大家可以做个伴。她很认真地考虑了一会儿,提出了自己的条件:“那我回家写完作业以后,你得让我看会儿电视,就一会儿。”

于是,她便开始背着小书包、扎着红领巾,溜溜达达地自己去上学了。当然,细小的脖子上还挂着家里的那串钥匙。那串钥匙,被她精心地编结装饰一番,当作项链一样佩戴起来。

做功课与看电视,大约是小孩子们最难解决的一对矛盾,女儿也不例外。每次我将她从电视机旁轰走的时候,尽管她咕咕哝哝地很不情愿,但还得乖乖地回到小书桌上写她的作业。她的一个小表妹就不是这个样子了,常常为了看电视的问题同父母据理力争,并且理由是花样百出。有一回我妻子说她的小侄女☿:“你怎么这么不听爸爸妈妈的话呢?你看你姐姐,说不让看就不看。”没想到小侄女振振有词:“像姐姐那么乖的小孩儿有几个?”当姑妈遇上这样的小侄女,焉有不被雷倒之理。

女儿上小学期间,我依然在为炮制文山会海不懈地贡献着力量,她妈妈也依然在为生活而到处奔忙。所以,我们也就没少为孩子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而担心。

记得我在五六岁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一帮大点的孩子,满世界昏天黑地地乱跑了。整个青岛市区,大概没有我们跑不到的地方。当然了,那时的青岛还没有这么大、这么多车。夏天,去栈桥边的海水浴场洗海澡,光穿条小裤衩,赤着脚就跑了去,在海里一泡就是大半天,也没见谁家的大人担惊受怕。这些年,也不知是孩子娇贵了、汽车多了、还是治安不太好了,反正是孩子的安全问题越来越让人担心了。

住房条件得到改善之后,女儿可以分室而居了。她的小床、小书桌、小书架都是自己动手布置,摆着自己心爱的玩具、贴着一些精心挑选的卡通图片,整个小屋充盈着烂漫的童真气息。

每天清晨,她都极不情愿地被我们从被窝中拉起,睡眼惺忪地洗涮、吃饭,恋恋不舍地离家上学。放学回家了,就趴在小桌上一笔一划地写作业,那幼小的背影真是让人怜爱有加。我们晚归的时候,常常会看到她已蜷在小床上睡着了,脸上还留着泪痕,不知是因为害怕还是想念妈妈。

刚与我们分室而居之时,女儿偶尔会尿床。有一次,她妈妈一边为她收拾着床铺、一边唠唠叨叨地数落开了。她不急不恼地说:“俺也不愿把这么好的床给尿了呀。对了,俺同学在一本杂志上看了一篇文章,说是有时尿床的小孩儿聪明。”当老妈遇上这样的女儿,除了转嗔为乐,恐怕也没有别的选择。

小学初中一共九年,说起来不算短。工作生活的不易,拉扯孩子的艰辛,更让我觉得那段日子格外漫长。当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往事的时候,蓦然回首,却发觉时光是那么短暂。女儿许多小小的愿望,我还没来得及予以满足呢,比如一件想要的小玩具、一种想吃的冰淇淋、一段想看的动画片、一趟想去的公园、一个想与我同做的游戏等等,就上了高中了。

从上高中起,女儿就住校了,每周才能回家一次。一到家,她便像背跃式跳高一般,把身体伸展着平扔在自己的小床上,然后长长叹息一声:“唉,在家里真舒服!”晚上做完功课之后,不管有多晚,她都会仔细地将自己的小窝整理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方才心满意足地上床睡觉。

周末的早晨,女儿总会半睡半醒地懒会儿被窝。我和她妈妈催她起床的时候,她通常要耍个小赖:“再让俺躺一会儿不行吗?俺一周才能回来睡一次呢。”都说到这份儿上了,我们还能啥话可说?

高中总共才三年,再加上有那么大的升学压力,这回是真感觉到日子过得快了。好像没几天的功夫,女儿就要去北京读大学了。把她送走之后,我望着她那温馨的小窝,心中空荡荡的,有种难以名状的失落感。直到这时,我才真真切切地感觉到,女儿是真的长大了。她与自己的小窝朝夕相处的日子,也一去不返了。我不知道,当小燕子离巢单飞之际,老燕子是否也会如我一般伤感与不舍。但我能肯定,小燕子一定会永怀旧巢的。

女儿读大学期间的每个假期,在我看来都是那么地匆促。我有种说不出的紧迫感,分外珍惜女儿在家的日子。因为我知道,女儿再也不会像羽毛未丰的小燕子那样,整天偎在我们身边呢喃细语,形影不离了。每天清晨,我都不由自主地站在女儿的门前,无比满足地看着她香甜、惬意、幸福的睡姿。在那一刻,我也将朝阳的光芒装满了心间。

上大学的时候,那串与女儿相伴了十多年,即便是高中住校期间也不曾离身的钥匙,没有被她带走。至于原因,她没有说。但我清楚,她肯定不是于无意中将其遗忘。因为存放钥匙的那个小杂物盒,本就属于她。那串钥匙,被她很仔细地收藏在其中。是她妈妈在收拾东西的时候,偶然将这个小盒子塞到了一个角落的地方,才引发了这一通好找。

虽然女儿没有说,但知女莫若父。我从她的表情、动作上看得出,她寻找的不仅仅是一串钥匙,更是她自己童年的记忆、对家庭的眷恋和对亲情的牵挂。女儿寻找钥匙的过程,只是短短一瞬间的事情,本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之中,这一个个充满温馨的瞬间,就如同一颗颗晶莹的珍珠。当我们在记忆中把它们连缀成串的时候,就结成了一条亲情、爱情、友情之项链。这样的瞬间越多、越密,那项链便也越牢固、越珍贵,进而成为一种美丽的习惯。这样的习惯,会使我们的人生更丰富、更温暖、更光明、更友善。

每个人有了自己的家之后,都应该记得为自己保留一把家中的钥匙,不止是在手里,更应该在心中。有了这样的钥匙,纵使你身在天南地北,也不会感到寂寞孤独。

回望哥本哈根

公元2009年12月,世界很多国家政府的头头脑脑们,齐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就气候变暖问题热烈地争吵了十来天。吵来吵去的,到了也没吵出个所以然来,只能不欢而散。一地鸡毛之后,只剩下一个被热炒的词儿:低碳经济。

中国古代有个叫做杞人的老先生,倘若地下有知,这回该轮到他笑了。因为担心天会塌下来,他老先生被国人嘲笑了几千年。这回引起各国政要们争吵的问题,不说是担心天塌下来,也差不了多少。南极上空的臭氧层,就被人类给捅了个大洞。天都破了,可不跟要塌下来差不离儿吗?

热炒低碳经济,担心气候变暖,反映出人们的忧患意识。我一向认为,国人在嘲笑忧天的杞人的同时,也把忧患意识这东西快给丢光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忧患意识丢不得,所以大家关注气候、环境问题很正常。但关注应当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谨防跑偏。比如有人就撰文说,低碳经济一旦被葱姜老太协管老头闲坐瞎掰的时候,多半要八卦。

炒作是媒体的习惯性动作。在哥本哈根大会之前,各路媒体充满了期待,普遍认为这次大会是人类“拯救地球的大会”。这话说得就有点大了。人类有个毛病,就是把自己看得太高、太能,“人定胜天”即为典型一例。其实,在宇宙自然面前,人类哪点儿能耐真是微不足道。就拿地球来说吧,在人类还没有出现的亿万年之前,它就已经存在,并且按自己的规律运行了。而且我敢肯定,人类也一定会先于地球而消亡。比方说,别看人类现在把地球折腾得气候变暖了,没准儿那天地球一不高兴,再给你来个冰河期也未可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所能“拯救”的,充其量是人类自己,跟地球不沾边儿。

为了自己的生存与享乐,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人类只好过度地向地球进行索取。这当然给地球造成了一些伤害,但却不是致命性的。即使地球被破坏成一个寸草不生的秃瓢,它照样还会按照既定轨道运转。因此,环境遭到破坏的受害者,只能是人类自己,这是个让人无奈的恶性循环。这个问题,与人类的产生、进化相伴而生,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只不过如今的科技手段发达,加剧了它的进程而已。比方说,我们要住高楼、坐飞机、开汽车、用空调、看电视,等等。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无辜的牛们无意中也成了大气变暖的元凶之一。因为它们不仅要吃草喘气,还要拉屎放屁。据《参考信息》报道,有西方专家研究证明,牛屁中二氧化碳的成分很高。世界各地饲养的牛群,尤其是潘帕斯草原上大量的牛们放的屁,大大增加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可怜的牛们啊,招谁惹谁了,不但要供人类奴役享用,还要无故担这天大的罪名。

人类的享乐欲望是无止境的。它就像一列启动的火车,速度只会是越来越快,而不是相反。而人口的增长趋势,大约也与此类同。人类要吃饭穿衣,还得过越来越好的日子,没有办法,只好继续委屈地球了。说实话,这种趋势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扭转的迹象。那些政府首脑们比我更清楚这一点,媒体的“热炒”,到了他们那儿变成各怀心思、东拉西扯的“热吵”,也就不足为怪了。

哥本哈根是个出产童话的地方。但是政治家们不相信童话,他们肚子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为了选票的需要,他们倒是可以编造一些童话来哄哄公众。所以,对他们嘴里那些美好远景的许诺,不能太当真。在他们眼里,经济增长几个点、失业率保持在几个点以内,才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因为这些可以换来选票,保证位子坐得稳。至于降低排放、改善大气,谁知道猴年马月才能见到效果。倘若为此痴心不改,那就不是政治家了。因此,在没有发现新能源、找到新资源、发明新食品之前,你不能指望政治家们关掉汽车厂、拆掉发电厂、宰掉所有的牛羊,并且把人们都赶到山野里去原生态一把。退一步讲,即使有了这些个新玩意儿,谁来出钱替换那些老东西也是个问题。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还真得悠着点,不能热炒。别看西方有些政客喊得凶,没准儿是故意忽悠人的,可别轻易就上了他们的套儿。比方说,阿根廷的牛农们如果听从他们的号召不再养牛,那美日英澳等国的牛农们就该笑歪嘴了。话虽这样说,但具体到每个人的身上,却并不妨碍我们本着厉行节约的精神,身体力行地约束一下自己的享乐欲。

在想了这些事情之后,再来回望哥本哈根,我觉得把所谓低碳经济弄成一地鸡毛,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世间已无邓丽君

最近,有人组织了一场“邓丽君传人”海选活动。有些媒体也跟着起哄,弄得看上去很是热闹。我不知道组织者搞这活动的真实动机是什么,怀旧、臆想,抑或炒作、牟利?但是我知道,这样的活动一定会以闹剧的方式收场。因为邓丽君可以被怀念,但不可以被复制。折腾半天选出来的那个人,肯定不是人们心目中的邓丽君,哪怕她模仿得再像。

我承认,我对于时尚的东西一向有些孤陋寡闻。我初次听说邓丽君,大约是在1980年左右。那时,我正在读大学。有喜欢音乐的同学时常哼唱《美酒加咖啡》、《月亮代表我的心》、《绿岛小夜曲》等“靡靡之音”,听了很入耳。他们说这些歌是邓丽君唱的,我就以为她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歌星。因为我读大学的年代,正是一个喜欢重翻陈年旧账的年代。

我真正知道邓丽君是何许人也,是1982年大学毕业以后的事情了。家在大城市的我,被分配到了一个边远小城做教师。一个人孤身在外,收入又低,以后日子的艰难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心情自是郁闷不爽。去单位报完到之后,由于正逢假期,无事可做的我便返回了家中。到家的时候,父母正在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拌嘴,家中的气氛柴米油盐得很。这使本就不愉快的我,又添几分烦躁之感。

过了一会儿,在工厂做工的弟弟回来了。一进门,他就取出一盘录音带,放进了一台俗称“半头砖”的卡式录音机中。这台录音机,还是他以考大学复习英语的名义,好不容易才争取家人同意买来的,虽说到了他也没能考上大学。带子一放入录音机,旋即便有一阵温婉甜润的歌声仿佛从天际传来:“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这歌声,空灵飘渺,似真亦幻,一下子将我带入了一种遐想的状态之中,眼前的一切似乎也都阳光明媚、春花烂漫起来,不再家长里短。

弟弟告诉我,唱这歌的人叫邓丽君,是个正走红的台湾歌星。此时我才知道,邓丽君跟我是同时代的人,并且年龄还差不太多。从那个时候起,我开始喜欢听邓丽君的歌。越听,我越觉得她的歌声似乎有一种魔力,可以让我们进入一种奇妙的境界。所以,尽管知道了邓丽君是我的同时代人,但一听到她梦幻般的歌声,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把她想象成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天外仙子。就像她歌里唱的:“在哪里,在哪里见过你,你的笑容这样熟悉,我一时想不起。哦,在梦里……”

同世界各地的华人歌迷相比,邓丽君带给大陆歌迷的冲击与震撼,恐怕要更为强烈一些。因为她的歌声传到大陆的时候,我们刚刚从一个单调压抑的年代里走出来。那个时候,我们的生活没有色彩,城市、乡村、衣着、食物,乃至声音,都单调无比,缺乏活力与生机。邓丽君那华丽多彩的歌喉,不但向我们展现出一番蓝天白云、碧海绿树、高山流水的美妙景象,还能让我们生发出关于爱情、关于生活、关于未来的美好理想,或者说是幻想。就拿我自己来说,听了她的歌声,能够让我的心情充满阳光。同时也让我感到,我们的日子可以清贫、可以单调,但我们却不必因此而悲观,因为我们年轻。年轻,就拥有了幻想的权力,就拥有了未来,就可以使一切都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纵使是幻想,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我一向这样认为。一个不会幻想的人,必定是个枯燥乏味的人。而他的人生,也不会快乐到哪里去。邓丽君的歌声,真的能使我们忘却人间的烦恼,得以放飞自己的心灵、安宁烦躁的精神、休憩疲惫的神经。尽管这种感觉只是片时的,也足以值得我们珍视与追思。恕我直言,在邓丽君之前或者之后,没有一位歌手的歌声能让我产生这样的感觉。虽然他们的歌声各有千秋,或者能让人奔放、或者能催人奋进、或者能引人怀念、或者能使人向往……

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等方面的的不同,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情感历程,而这一切往往同歌声联系在一起。每个时代都有一些久唱不衰的优秀歌曲,它们就像刻在石碑上的字迹一样,连同那些曾经发生过得事情,深深刻在同时代人的记忆之中。毫不夸张地说,邓丽君的歌已然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化身。这样的印痕,流逝的时光是难以将其抹平的,更是难以在后世被复制克隆。

不同时代的人,关于青春的记忆也不会相同。就拿邓丽君来说,每当听到她的歌声,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浓浓的暖流,有的时候甚至会热泪盈眶。我明白,这不仅仅是由于邓丽君的歌声美妙,还因为我那已逝的青春。听了那个时代最美的声音,我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自己青春的萌动、青春的奔放、青春的活力、青春的憧憬… …是的,邓丽君其人其歌,也会带给我们一些伤感。但是伤感也是人生的组成部分,诗意的伤感会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

江山代有人才出。我不知道我们的后代,是否也会如我们一般怀念邓丽君。也许他们在听到邓丽君的歌时,会觉得很好听,但恐怕也仅此而已。因为他们必定会有属于自己的偶像,也会有自己寄托情感的载体。这个偶像或载体,可能是张丽君、李丽君、赵丽君等等,但却不会是邓丽君。

在邓丽君之后,有不少歌星翻唱过她的歌曲,其中不乏大红大紫之人,比如王菲、比如田震、比如赵薇等等。听了她们翻唱的歌,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苍白。论效果,还不如我独自吟唱更能让自己感动一些。究其原因,是她们的歌声承载不了我多彩的青春情感,引发不了我内心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说,邓丽君也只属于她那个时代。

邓丽君像风、像云,她袅袅地从天而来,曾经与我们的青春同在。如今,风已过、云已散,邓丽君轻轻地走了,就像我们这代人已逝的青春。但是无论怎样,她的歌声永存,我们记忆中的青春永存,这就够了。

此曲只应天上有,世间再无邓丽君。


上一篇:十三号咨询者
下一篇:梦的霓裳(组诗)

TAG标签:选辑离京散文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