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职院校自我评估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分析
摘 要 采用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方式,对浙江省全省45所高职院校自我评估制度建设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对二级教学单位教学工作的考核评价和质量管理,但评价形式仍以目标管理为主。自我评估的标准化、专业化、系统化程度有待提高。
关键词 自我评估;制度建设;高职院校;浙江省
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基本条件和内涵建设等方面一直处于全国相对领先水平,为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建设,努力构建多元化的质量评估体系。浙江省教育厅每年组织人才培养质量评估状态数据采集工作,并要求各校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质量分析报告;同时委托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调查与评估,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估报告。除了政府部门主导的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外部评估,各高职院校也在积极探索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构建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本研究对浙江全省45所高职院校进行了问卷调查与个别访谈,对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制度建设与实施现状进行了相对系统的调查分析,深入了解浙江省高职院校自我评估的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一定的对策和建议,以为高职院校自我评估制度建设与实践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调研对象与方法
(一)问卷调研
1.调研对象 ฃ
本研究覆盖浙江省全部高职院校共45所,对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制度建设与实施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发出问卷45份,收回问卷45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45份,问卷有效率100%。
2.调研工具
自编《高职自我评估制度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通过对高职院校评估方面的文献进行分析,确定访谈提纲,采用头脑风暴法与专家进行讨论和交流,在此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和访谈结果,确定调查问卷的维度和各级项目;最后,通过测试和访谈,对项目和问题进行局部修改和完善,最终完成调查问卷的编制工作。
问卷围绕高职院校自我评估制度建设与实施现状共设计24个问题。问卷内容涉及学校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制度建设与实施情况;学校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的制度建设与实施情况;学校内部对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评价考核制度与实施情况;学校内部对学生职业能力方面的评价情况;学校层面自我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建设、专职人员配备,以及对这项工作的观念与认识等。除少数题目需要回答并填写相关内容外,其他题目均按回答问题的频次与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
(二)访谈与制度分析
结合问卷调查的内容,对个别院校进行深入访谈和调查,以便更加深入地了解工作的具体情况,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此外,通过专家访谈,从浙江省22所示范院校中筛选出省内自我评估制度建设较好的15所示范院校,收集这些学校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制度及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文本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深入访谈,对文本和访谈结果进行归纳和整理。
二、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学校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情况
浙江省高职院校中92%的学校建立了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专项制度,有8%的学校尚未建立专项制度;其中,87%的学校通过量化的指标和评分标准对系部进行考核,13%的学校没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97%的学校能够定期开展考核评价工作。对考核结果的处理方面,90%的学校对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并与下拨系部(或二级学院)经费、领导工作业绩挂钩;10%的学校对考核结果不排名,不与任何业绩挂钩。
学校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组织部门为:教务处74%,督导处5% ,人事、校办、质量办等其他部门21%。见图1。
(二)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情况
浙江省45所高职院校均建立了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的制度,其中95%的学校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所有学校均能定期开展评价工作。在评价结果处理方面,82%的学校会公布考核评价结果,并与教师工作业绩、课时费等挂钩;8%的学校虽然公布评价结果,但不与任何工作业绩挂钩;10%的学校不公布评价结果,亦不与任何工作业绩挂钩。
(三)专业与课程方面的自我评估情况
浙江省67%的学校针对专业、课程建立了内部的评价考核制度,33%的学校尚未建立专门制度。其中,88%的学校在评价考核中采用量化的指标和评分标准,12%的学校没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75%的学校能定期开展专业、课程方面的评价考核工作,对专业、课程方面的评价考核工作85%的学校由教务处负责,15%的学校由督导处等其他部门负责;在评价考核结果处理方面,63%的学校会公布考核评价结果,并与系部(或二级学院)工作业绩、领导工作业绩、经费挂钩;37%的学校虽然公布评价考核结果,但不与任何工作业绩挂钩。
(四)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情况
(五)学校自我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情况
浙江省77%的高职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与质量管理方面的专门保障制度,23%的院校无专门的保障制度。79%的学校有专门的行政部门和人员从事自我评估、质量保障方面的相关研究。所有高职院校均认为有必要建立学校内部的自我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对影响自我评估机制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统计,根据各因素出现频次进行排序。见表1。
表1 学校自我评估机制建设影响因素频次统计表
排序 影 响 因 素 频次
1 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98%
2 自我评估和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系统性、长效性等 89%
3 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 87%
4 评估结果有效利用情况 78%
5 教职工对自我评估的☿观念和认识 67%
6 学校自我评估的组织和研究情况 59%
三、讨论与建议
(一)自我评估的标准化程度有待提高
浙江省92%的学校建立了对系部(或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的专项制度。但只有87%的考核制度具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对15所示范院校的考核制度及评分标准进行文本分析与深入访谈,了解到目前这些考核评价多数停留在目标考核阶段,评价更侧重对年度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程度及质量评价,并与系部经费、领导工作业绩挂钩,可见学校对考核工作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在15所示范院校中,只有3所学校的评分标准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工作水平进行了标准化评价,这反映了高职院校虽然普遍重视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建设,但对质量管理的标准化、专业化建设程度有待提升。
(二)专业与课程评估应成为自我评估的工作重点
浙江省67%的学校建立了针对专业、课程建设方面的校内评价考核制度,其中88%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通过对15所示范院校的深入访谈,了解到目前的专业、课程评估主要由系部(或二级学院)在对专业教研室的年度目标考核中进行,考核侧重对学校及系部(或二级学院)布置的工作任务完成程度及质量进行评价,只有3所院校的评分标准对专业、课程建设水平进行了标准化评价。对专业、课程建设水平的标准化评价目前仍主要由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但这些评价主要针对少数专业建设项目,如省级优势专业等;课程建设项目,如省级专业资源共享课程。项目覆盖面较小,且建设周期较短,评价工作尚未形成长效机制。虽然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正在开展高职分专业评价模式方面的研究,对省内高职院校中同类专业建设水平进行排名,从而构建一种专业竞争与动态调整机制,但目前这些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评价模式及实施路径仍需要进一步论证和完善。因此,针对专业与课程方面的评估研究对高职自我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
目前,浙江省所有高职院校在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均有专门制度,且95%的学校有量化指标和评分标准。从评分标准看,侧重对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效果进行标准化评价。但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方面,只有74%的学校会定期开展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目前主⌘要采用职业资格考试的形式进行,对学生职业能力评价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从对15所示范院校的深入访谈中了解到,目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评价结果尚不能完全与教学改革相衔接,现有的职业资格考试因专业不同而社会认可度差别较大,且一些职业资格考试并不适合高职阶段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要求。因而一部分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难以成为评价专业建设水平及人才培养质量的依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主管部门与人社部门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方面未充分对接。因此,学生职业能力评价形式和效果需要高职院校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从学生受益角度为专业建设与改革提供参考。
(四)自我评估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深化
目前,浙江省只有79%的高职院校有专门部门和研究人员从事自我评估、质量保障方面的研究。通过对15所示范院校的深入访谈,目前主要由督导部门开展相关研究,但❤各校督导工作开展程度差距较大。多数学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课堂教学、教师教学技能、教学组织模式等方面的评价和考核。目前只有3所学校针对专业建设¢评价开展了相关研究。因此,高职院校自我评估的系统性、长效性方面的研究仍然比较薄弱,这项工作的深入开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引导以及院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参 考 文 献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