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教学优化设计研究

时间:2024-12-26 01:32:0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文章指出了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陈旧重复、教学手段单一的教学现状,提出了针对课程教学的优化设计方案,包括两方面:一是从教学内容入手的“三维立体发展”模式,即采用重基础、联实际、扩知识的策略丰富授课内容;二是从教学方法入手,通过采用任务引领、探究性学习、行动学习等多种方法各取所长、互为补充。通过多种角度的优化来改革该课程的教学。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医学专业 信息技术课 优化设计

医疗卫生事业关乎国计民生,而医疗信息化则是医疗卫生事ฎ业能否在信息时代更好地服务于患者、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支撑,所以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必须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医疗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的开设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在一个较高的层次上认识和应用信息技术,是其终身学习的必要保证。然而,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却面临着很多尴尬的问题,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了学习效率。要想改变现状,教师应该认清现实,努力改变教学理念,在优化和变革中寻求课程的新活力。

一、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程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陈旧重复,缺乏新鲜感

当前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从小学就开始,然而纵观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课教材,其主体都是以信息获取、信息管理为核心,围绕着操作系统、办公软件以及网络操作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教材依然也没有脱离这个框架,学生看到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觉得没有任何新鲜感,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自然会降低。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多样性

传统的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讲解并演示相关内容,然后学生按照教师的讲解进行操作和练习。这种方法有其简单、高效的特点,但是,一成不变的方式也会导致课堂教学死气沉沉,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教学优化研究

鉴于上述现状,高职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优化设计应首先从教学内容入手,进而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教学内容的优化设计思路应将焦点集中在对各种不同教学资源的重新构建和组合,强调各学科的交叉渗透,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教学方法的优化则从教育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入手,调整教学模式,强调多种方法并举,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基于上述思路,课程优化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两方面入手改革,力争打造全新的课程模式。

(一)教学内容的优化分析

根据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对“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定义,医学院对医学生的医疗信息技术培养最基本的应该包括:临床信息系统的使用和操作;利用互联网和计算机系统从文献中寻找信息,分析和联系病人的资料;与其他医务工作者和病人进行交流①。因此,高职院校医学专业学生应该学习和了解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医疗信息技术的用途和局限性,并能够在解决医疗问题和决策中合理应用这些技术;能够从不同的数据库和数据源中检索、收集、组织和分析有关卫生和生物医学信息;能够从临床医学数据库中检索特定病人的信息,运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帮助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对健康状况的调查和监控、保存医疗工作的记录,以便进行分析和改进②。

根据上述内容,我们针对高职医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优化思路提出“三维立体发展”模式,采用重基础、联实际、扩知识的策略丰富教学内容。

1.重基础:基本技能的巩固、加深。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是信息技术课程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因此首先应该明确它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基础稳固才能对于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学内容中应该对技能的学习有更多的关注和侧重。但有一点需要特别强调,操作技能的学习绝不等同于搞题海战术,让学生重复练习,而是应该通过设置不同类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因此,设置实践性强又具有现实意义的任务是基础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教师要在这方面加强重视。

2.联实际:与医疗机构医疗信息管理实际相联系。目前以医疗设备数字化、医疗方式网络化、医院管理信息化、日常诊疗家庭化为主要特征的数字化医院已经得以加速发展,因此,必须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融入和渗透临床信息系统和医院信息管理知识,使得将来学生在走出学校走进医院时,便能掌握各个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完成学生从学校到医院间的无缝对接。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或教材编撰者要调研各个医疗机构所使用的医疗信息管理情况,了解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状态中要使用到什么样技能,做到有的放矢。例如临床诊疗系统是目前各级医疗机构实行信息管理的必备内容,是未来医务工作者在医院工作的必备知识技能,也是我们必须引入教学的内容。临床诊疗系统主要包括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护士工作站、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医学检验信息系统等内容。以电子病历为例,电子病历具有良好的共享性、内容的标准化和易于再利用等优势,不仅可记录纸质病历的全部内容,还可以记录CT、MRI、X线、超声、心电图和手术麻醉等影像图片、声像动态以及神经电ย生理信号等。随着临床信息系统的发展,特别是医生工✈作站的逐步利用和完善,为电子病历的发展带来强大的助推力。所以在教学中引入这些内容必将使学生了解熟悉这些知识和技能,从而为日后的临床诊治做好预备工作。

3.扩知识:扩展教学内容,引入医学文献检索知识。在构建新的适应高职院校医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学科体系中,在侧重实际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培养理念指导下,应该加大教材的“含金量”,即在一本教材中引入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内容,降低多门学科之间知识的重复性,确保教学思路清晰、学科知识的连贯性,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节约教学成本和教学时间的效果。课程内容的扩展就像是在一棵果树上进行嫁接,既能保持原有树木的枝繁叶茂,也能给它带来新的枝叶和果实,可谓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

医学文献检索课程是一门以检索医学信息和医学知识为核心的方法学课程,很多本科医学院校都开设了此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接触并了解最新的医学发展情况以及各种医学知识,是学生今后继续深造和自我学习的一门工具课程。如果能将信息检索课程的部分内容引入到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无疑能为课程增加含金量。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课时限制等问题,这里的课程引入绝对不是全盘照搬原始课程内容,而是将原课程内容压缩整理、选取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进行讲解。这也就要求我们的教材编辑者能够慧眼识“材”,能够找到最为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进行“嫁接”。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分析

随着教学内容的调整变革,信息技术课堂更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由于不同教学方法对于教学内容的表达上有着各自的优势和特征,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发挥每种方法的优势。

1.任务引领法。即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该方法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要求学生通过完成有意义的任务,实现学习知识与解决问题并举的目标。任务引领法实施过程通常包括:提出任务,分析任务,学生独立探索,完成任务,交流评估与归纳。该方法适用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是新知识学习,也可以是综合技能训练,实践性任务尤为适合。比如让学生通过网络搜寻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并将搜索到的资源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报告。这里面既有如何利用网络搜寻信息的知识点,又包括了如何制作报告的内容,是一个实践性强又具备实际意义的任务案例。

2.探究性学习法。也称研究性学习或基于问题的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学习,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该方法一般适用于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比较复杂的学习内容或任务。使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重点是营造适合探究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探究学习,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课堂上是否存在“三ด个变化”,即关注学生探究行为的变化,注重引导学生由不会、不愿探究到乐于探究、主动探究;关注教师评价的变化,教师评价是否具备全程性,也就是教师要在探究学习的全程中评判学生,以便给出合理的评价;关注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信息能力、学习能力的变化。适合探究的课堂教学案例也非常多,比如学生在学习医学文献检索系统和方法后,可以让学生对于各种不同的检索方式作出比较,评判其优缺点。若想得出结论,学生首先要掌握各种检索方式,并针对各种问题采用不同的检索方法进行比较测试,找到其优势和劣势,并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通过实际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对所学内容有了新的认识。

3.行动学习法。所谓行动学习,就是学生组成学习团队,在教师或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下,通过主动学习、分享经验,使问题得到解决。行动学习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可以贯穿整个课程学习的全程。行动学习中最重要的条웃件是要具备激发学生学习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才是最有意义和重要的,也是学生参与行动学习的主要动机和目的。因此,教师或学生自身要不断提出问题,问题可大可小,不拘一格。比如在完成利用Word软件制作一份贺卡的任务中,有学生提出如何为贺卡添加背景音乐。再如,学习Excel软件时,会遇到如何对可变数据进行图表制作的疑问。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它们都是来自学生的学习过程。上述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行动学习的方式进行解决。学习团队的成员首先各自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集思广益,对于实在不能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求助老师。行动学习强调的是在行动中进行学习,对于改善学生水平差异具有较好的效果。

上述各种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应用中不是单一割裂的,而是彼此渗透、互为补充的。行动学习中往往会融入探究,而探究性学习也时常是从一个具体的任务开始。因此,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教学环境的差异,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三、结论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能够适应未来的工作。其宗旨是以提高授课效率为出发点,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完善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体系。课程优化不可能一步到位,但只要紧跟医学发展的趋势及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最终一定会使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授课形式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