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摘 要
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在社会中的应用也愈发普遍,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催生了专门的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给整个社会带来很大便利,但是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给人们带来很多困扰,计算机网络中有各种木马会对服务器产生威胁,对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大影响。本文主要对木马侵入计算机服务器带来的各种危害做详细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以便为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提供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 网络安全 服务器 入侵与防御
1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但是随之也出现了很多安全问题。比如不断发生的信息资料泄露对社会พ计算机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威胁包括很多方面,有木马、病毒、假冒以及窃听等多种形式,需要相关人员加大关注力度,促进整个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2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的入侵
科技的发展也给黑客入侵计算机带来很大便利,而且黑客入侵计算机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给计算机的应用带来很大影响。对计算机网络的入侵主要有以下几ฆ种方式:
2.1 口令♪入侵的方式
很多计算机的服务器在进行应用时会设置不同访问的权限,但是一些入侵者能够借助非法的技术盗取对服务器进行访问的口令,进而得到相应的权限然后进行入侵,给计算机的应用带来威胁。
2.2 网络监听的方式
入侵者可以使用专门的技术,对网络上发送的相关数据,尤其是没有加密的密码、账号等重要的信息进行监听,获取这些信息后为以后的入侵打下基础。还可以对计算机服务器进行扫描,以便发现其安全漏洞便于侵入。
2.3 使用IP欺诈、路由欺诈等手段,躲过计算机服务器的安全体制,实现入侵服务器的最终目的
这些侵入对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有很大危害,对电脑有较大的控制与破坏能力,可以对别人财产的安全造成威胁,盗取资料文件,严重者甚至造成重大事故。
3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防御措施
3.1 对访问进行控制的技术
这一技术是计算机服务器的安全基础,所以需要得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对访问进行控制,都要对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仔细的验证,这是确保对访问进行控制的关键环节,还要把用户名称、用户的口令、访问的权限作为重点控制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不允许用户登录。
3.2 使用防火墙技术
为了有效的避免对计算机的侵入,只运用对访问进行控制的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注意对防火墙技术的使用,这一技术能够把入侵的行为在防火墙外进行隔离,禁止对服务器的资源信息产生破坏。目前市场上有许多关于防火墙的产品,这一技术的应用比较普遍,所以需要根据计算机的实际功能与价值,对防火墙进行合理的选择,避免受到侵害。
3.3 要建立健全服务器的安全防护系统
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把所有服务器和周围其他的设备相结合,统筹规划处理,全面协调。一个有效的安全系统除了技术支撑外,还要有管理方面的支持,所以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建立起完善的规章体系,切实有效的进行管理。而技术方面需要使用各ซ种杀毒的硬件和软件对计算机网络安全进行管理。
(2)需要建立安全防护的基础,计算机网络服务器被侵入的原因很大部分是由于计算机系统本身的漏洞造成的,所以需要建立计算机自身的防护基础。
(3)需要对计算机中的信息和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并保护好相应的密码,防止数据信息被窃取或受到损害。
(4)对远程访问进行有效管理,远程访问是计算机网络在应用中的一大优势,但是也为黑客侵入计算机提供了便利,只要了解相关的电话号码就能够很快进行入侵,所以需要加大对这点的重视。
3.4 要加强安全扫描技☂术的建设
安全扫描技术是指对计算机的服务器进行的安全扫描和检测行为,可以及时的对潜在的隐患进行查找,发现计算机的漏洞,防止其被侵入。分为主动扫描和被动扫描两种,主动扫描注利用对入侵或攻击行为进行模拟,查找计算机网络服务器中存在的漏洞。被动扫描主要是对有关安全的规则和口令进行检查,定期的进行安全扫描。还需要根据服务器实际应用的情况,使用最新的扫描技术,切实发挥出对安全进行扫描的作用,提高其质量和水平。此外,还需要加强对计算机服务器中应用的管理,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相关人员需要遵守工作程序,对来历不明的文件、邮件等禁止接收,要求不能利用私人的U盘进行拷贝,以免服务器染上病毒。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对安全技能的培训,切实发挥工作人员积极能动性,避免计算机网络服雾气受到威胁。
4 结论
综上所述,计算机服务器在现实生活被广泛应用,一旦出现安全问题,就会造成很大损失,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所以需要不断完善计算机服务器的防御机制,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使计算机更好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宇飞.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入侵与防御技术探讨[J].生物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研究,2016(02).
[2]黄盛.计算机网络服务器的入侵与防御研究[J].信息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