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浅析

时间:2024-11-10 18:55:3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文章详细阐述了社会服务功能的含义,并概括了高职院校拓展服务功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总结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高职院校是人才教育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为社会提供多渠道服务的重要责任,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加强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已然成为摆在相关研究人员面前一项亟待解决的新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分析、探索拓展社会服务功能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总结不足,并借鉴成功经验,启发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高职院校这一社会职能。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含义

随着我国政府部门日趋重视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其逐渐成为衡量高职院校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广义上的社会服务功能,指的是高职院校应把人才培养、科学研发及社会服务这三大点作为其重要目标。

(二)狭义上的社会服务功能,主要是指高职院校应在完成教学和研发目标之外,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关于社会发展的各项教育活动,多进行面向社会©或区域的高新技术人才的培训,为社会提供创新、技术推广和服务,传播先进文化,研发和推广高新科技技术,逐步实现其区域化和行业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中存在的ข问题

鉴于高职院校自身的特征,其大多是由中专学校或职业学校升级而成,这就导致其在社会服务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服务工作不主动。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将主动服务落到实处,在工作中表现极为被动,同时在区域经济服务工作中,其工作态度更加欠缺。

(二)不均衡发展。整体呈现出服务行业、老牌高职院校或专业性、技术培训服务能力较强,而服务区域经济、新开专业、科研服务能力却较弱的状态。

(三)没有系统化的服务。高职院校在与企ษ业合作时,没有制定长远规划,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整体性和连续性都不强,没有长期和系统的社会服务体系。

(四)联系不够紧密。企业并没有有机融合到社会,由于学校一定程度上脱离了行业发展,导致其与企业的联系逐渐弱化,从而制约了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实现。

三、拓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策略

(一)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在拓展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功能过程中,应着重服务于当地经济,结合本地特征及其经济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深化校企之间的各项合作。培养大量的高新技术人才,并寻求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新方法,从而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以某职ร业技术学院为例,其与企业共同建设了实验室、研发机构等多种实践平台。学院本着“专业和产业相互协调发展”的重要思路,利用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上的优势,结合维修专业和汽车运用专业,构建了汽车维修培训中心,并根据建筑专业构建了建筑安装实训基地。这些具有企业性实体凸显出“双全制”较强的生命力和鲜明的特征。

这种方式转变了学校的科研模式,其以制度创新为突破点,逐步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有效提高了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该职业技术学院ต的宗旨即为“以制度创新为目标,提高校企合作能力;以研究项目为载体,增强科研创新能力;以市场为引导,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全方位了解行业状况。高职院校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其与行业社会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应积极深入各行业企业,并融合社会社区,充分了解企业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在此基础上,综合各项需求,从而掌握各项最新技术。

以某警官高职院校为例,其在政府的鼓励下,与该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构建了产业园区,为警官院校的教学培训和科技研发提供平台。产业园区扩展了实训基地的涉及范围,并增设装配调试、产品维修等10种顶岗实习岗位,各专业结合警官学院教学计划,并按照工作流程进行轮换制,确保人人参与,最大限度满足高职院校的实训要求。学院在该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针对学生实行弹性管理,评估和检测其从事的项目,并应给予与区域经济息息相关的创业项目鼓励与支持。

高职院校应整合其教学资源,综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构建实训基地,从而有效拓展其社会服务功能。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中的发展前景十分开阔,应为社会提供更加直接、实用及丰富的服务。虽然,高职院校在社会服务工作中还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但,相信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定会取得一个质的飞跃。笔者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加入到该讨论中,针对文中的不足,提出指正建议,为拓展我国各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做出贡献。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