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机激发的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时间:2025-01-13 06:59:2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针对动机ฟ激发的问题,提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建立,并指出所谓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合作的关系。最后,从让教师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让学生的个体目标和共同目标一致以及让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法。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学习目标;社会目标

所谓学习是指个体通过信息获取、思维加工、组织构建等步骤而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动机是指个体从事学习活动,并努力获得成功的倾向。正如我们所知,动机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众多学者对学习动机的激发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策略。学习动机的研究,已经被认为是当前教育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我们对50位学生做了一对一的访谈,获取了关于学习动机的有效信息,其中让我们感触最深的是,针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策略,但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激励生效。

一、学习共同体的提出

当前动机激励中过多强调了内部动机的激励,夸大了兴趣在动机激励中的作用。不可否认,当学生的兴趣与所学内容一致时,自然可以激励其学习动机;然而仅靠内部兴趣激励的动机是不稳定的,而且缺乏延续性。例如,某位电子专业的学生表示,非常喜爱动手操作的部分,包括电路搭建、波形观察等;但是对于后期的实验数据记录、结果分析,感觉非常枯燥无聊。因此,他的学习状态在充满激情与心不在焉间切换,没有形成独立于兴趣之外的、具有稳定性的学习动机。也有学生表示,他们很少参与课堂学习,长期处于冷漠状态,老师提问时常以“不知道”回答,如果老师试图通过提醒或追问继续进行的话,会引发其内心的负面情绪,甚至会离开课堂。

二、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所谓学习共同体,是指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共同合作的关系。也就是说,学习并不是教师对学生的命令或者监督,而是一个学生渴望成功、教师也渴望成功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学生的成功和教师的成功是一致而非分离的。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本文从以下三方面给出建议。

1.让教师成为共同体中的一员

在访谈中,学生对喜欢的教师,往往提到一个词――没有距离感。也就是说,教师是作为引导者帮他们进行学习的梳理,而不是作为发号施令者对他们进行任务的分配。只有当学生发现自己和教师身处同一阵营时,才会对所处的学习环境产生信赖感。只有当教师把自己融入学习共同体ร,努力创造一种关心、平等、愉悦、友善的环境时,才能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引导和帮助。而如果教师没有意识到,成为独立于学习体之外的主导者,势必造成学生与教师间阵营的对立。

那么,如何形成这样一种可依赖的共同体呢?学生提到了一些能增ถ加他们对教师和课堂喜爱度的方法,例如,眼神的交流、时常微笑、记住学生的姓名、用“我们”替代“你们”、讲一些自己的故事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意愿和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尤其是对于学习内容并没有太大兴趣的学生。

2.让学生的个体目标和共同目标一致

每门课程甚至每节课都有其学习目标,而学生通常有自己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目标ผ,例如,为了达到父母的要求、为了将来找到好工作、为了获得奖学金等。创设一种社会环境,使其社会动机与学习动机一致。也就是说,在这个环境中,认真学习是共同的社会取向。

在教学活动中,以过程为导向,鼓励学生合作和相互帮助。例如,有位学生提到的某门课程所采取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个人要求将学生分为两队,给予帮助队和需求帮助队,然后由学生自愿组合,每个给予帮助的同学与一至两名需求帮助的同学形成一个组,共同学习,只有当三个人的学习任务都完成时,才可以进行记录。这样,在小组内部自然形成了共同的学习目标。

3.让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目标一致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价值的关键是课程计划要集中于教学目标。很多时候教师本身对于教学目标就不明确,更无法根据目标组织教学,往往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教学的开展。结果涉及的内容太多,深度不够;内容缺乏连贯性,不利于学生形成重要的观念;技能与知识脱节,不是一个整体;教师必须尽量处☁理好内容的面与主题深入之间的矛盾。因此,对于教材、课本这些有效的教学资源,可以作为教学开展的辅助,但千万不能将其看成课程本身。

此外,任务的确是学习的良好载体,但是最好的学习任务是围绕明确的目标建构的。仅仅让学生完成某项任务,学生是学不到什么重要东西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关键是学生是否进行了积极的思考,能否将已知观点应用于任务实践中。最有价值的活动不仅仅是动手,还要动脑。

正如前面所说,良好的课堂学习共同体是动机激励策略能够生根发芽的土壤,作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尽力营造一种具有共同目标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董奇,周勇.关于学生学习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