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

时间:2024-12-27 06:34:5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普遍认为,信息技术带来了当今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世界一体化格局的到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科学技术,如今已经普遍参与到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中来。事业单位相比较于企业,由于其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因此市场化程度较低,在管理水平以及风险应对上都存在着显著不足。随着事业单位改制日程逐渐临近,事业单位必须加大内部管理工作的改善,逐步适应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利用好信息化技术带来的便利,利用财政信息系统做好事业单位日常业务的记录、分析工作,从而提高管理水平。财政信息系统能更好、更快地提供准确的财务信息,同时事业单位也应当建立、健全相应内部控制规范,确保财政信息系统真实有效。

一、财政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财政信息系统负责事业单位财政信息搜集、加工和提取等工作,是财政信息处理的主要场所。财政信息系统功能的完善性以及系统本身运用的便利性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的质量。

1、全面性

事业单位行使公共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为了提高事业单位的财政信息水平,财政信息系统必须具有全面性。全面性具体是指财政信息系统应当涵盖财政信息处理的多个方面,除了具备财政日常核算等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财政ม预算、监督和决策等功能。事业单位最初引入财政信息系统时,完成了手工帐到电算化的过渡,对财政信息系统功能还简单停留在日常核算上。随着信息化水平的逐渐提高,事业单位对财政信息系统处理财政信息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事业单位的财政信息使用者需要更加全面、丰富的财政信息。财政信息系统预算、决策等功能模块的拓展使得财政信息系统更加全面,在财政信息处理上真正能够实现事前控制、事中执行、事后决算。

2、开放性

财政信息化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开放性。信息技术之所以能够带来管理方式上的重要突破,关键在于信息系统的开放性,构建了不同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的桥梁,降低了信息之间共享的成本,使得事业单位在重大决策问题上信息准备更加全面和充分,提高了决策效率。我国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财政信息系统开放性的建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条件,事业单位可以通过聘用专业财政信息化建设团队,对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管理系统搭建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技术手段和权限控制,事业单位可以将财务处的财政信息数据通过网络供相关部门查阅,同时也能使得财务处通过该系统及时了解采购部门采购以及仓储部门出入库等具体情况。通过对财政信息系统的开放性研究以及合理的查阅权限分配,事业单位能显著降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提高管理的效率。

3、智能性

财政信息系统的最大特点是人机交互环境,具体是指财政信息系统的各个模块功能都需要通过专业的财政人员执行正确的财政操作才能实现。随着财政人员在日常过程中不断地使用财政信息系统,加深了对系统功能的理解,同时也为更多功能模块的开发创造了条件。财务财政人员随着对系统的ด不断熟悉,提高了系统操作水平,而财政信息系统又在不断进行功能扩展和完善,同样对财务人员的操作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正是财务人员与财政信息系统之间良好的人机互动环境,促进了财政信息系统功能完善与操作人员水平提高。

二、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影响因素

事业单位在新时期下通过财政信息系统实现了财政信息的加工处理,财政信息的准确、及时性除了依靠财政人员正确的操作外,财政信息系统本身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财政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财政信息系统的准确性,通过对财政信息化工作的各个流程进行控制和约束,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主要受外部和内部因素共同影响。

1、外部环境影响因素

第一,国家政策因素。国家政策是指国家对事业单位财政准则的改革导致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发生变化。财政部于2013年正式执行新《事业单位财政准则》对事业单位财政处理方法做出了较大改变,其中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提出以及相关科目核算范围的变化使得财政信息系统在功能设计上必须满足新《事业单位财政准则》的要求。如今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政策也已 ヅ经正式颁布,所有行业在2014年1月1日以后购置的固定资产按照金额不同适用不同的加速折旧办法。国家不断制定的新政对事业单位财政工作带来了变化与挑战,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出新的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程序,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第二,事业单位类型。事业单位虽然以提供公共产品为己任,但是在具体事业单位分类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总的来说,事业单位可以分为行政类、公益类、经营类,每一类事业单位具体业务存在非常大的区别。行政类事业单位行使行政职能,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大背景下逐步转化为行政机构;从事公益类的事业单位继续保留事业单位序列,更加深化其公益属性;经营类事业单位强化竞争力,逐步走向事转企的改革道路。事业单位由于其本身分类属性的不同将会导致在未来事业单位改革中承受不同的风险,对事业单位的业务也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旨在加强财政信息管理水平,规避经营风险,应当在事业单位改革中不断改革和完善。

第三,外部监督管理。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落实和实施离不开外部监督者的监督与管理。虽然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规章制度中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内部控制实施起来较为复杂,需要设立专业的内部控制部门,增加了事业单位成本,使得事业单位缺少动力真正做好内部控制的各项工作。外部的监督管理者定期对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情况进行监督,并通过媒体在适当的场合进行披露,直接影响事业单位的声誉。基于外部管理者的监督,使得事业单位不得不做好内部控制工作,迎接来自外部管理者的监督。

2、内部环境影响因素

第一,事业单位负责人的重视程度。事业单位相比较于企业,管理方式较为落后,业务大权较为集中,经营理念和规章制度往往由事业单位负责人决定。负责人对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事业单位内部有关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好坏。事业单位由于本身的特殊性,导致了领导者重在完成国家行政任务而忽略了对成本的控制以及对财政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执行阻力重重,必须受到思想开明、远见卓识的事业单位负责人重视才能取到良好的收效。

第二,事业单位的文化水平。事业单位人治情况较为突出,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影响着事业单位文化水平的建设。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建设为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执行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减少执行过程受到的阻力。如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文化缺乏,必然加大了内控执行的难度,不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遵循事业单位财政准则进行日常核算,由于事业单位之间缺少工作经验交流,市场上又以企业财政准则为主,导致财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升存在着难度。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工作需要财务人员的配合,对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将会影响内部控制的执行状况。

三、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完善

1、财政信息系统的完善

事业单位财政工作的正常开展离不开财政信息系统的完善,财政信息系统在功能上必须满足事业单位日常®预算、核算、决算的需要。首先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应当对财政信息系统各功能有充分了解,结合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财政信息系统使用情况,总结财政信息系统的优缺点,梳理系统使用流程并以书面形式呈现。内部控制负责人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对财政信息系统操作流程进行梳理,及时发现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系统,并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流程。

2、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

要想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首先需要提高事业单位高层负责人的内部控制意识。负责人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工作在事业单位内部的执行效率,有远见的负责人将会重视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分管内部控制工作。在实际工作中,负责人将会加强内部员工的内部控制教育,建立内部控制文化,不断提高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事业单位应当确保财政信息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的每一个具体环节都建立严格的控制程序,做好权限分配工作,组织内部控制监督工作的定期检查,做好检查分析工作。

3、强化管理力度

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初衷在于强化内部控制水平,提高财政信息系统财政信息处理能力,确保财政信息质量满足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内部控制制度有助于评价财政信息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效果,根据财政工作开展的情况对财政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并对财务人员工作职责和岗位划分做出适当调整。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力度,能够及时发现财政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规避经营风险。

4、制定严格奖惩机制

事业单位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内部控制工作开展情况较好的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物质奖励促进其在内部控制岗位上更好地执行相关制度规定。同时事业单位应当对违反内部控制制度、消极进行内部控制管理的人员进行惩罚,督促其遵守财政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完善的奖惩机制是促进内部控制正常开展的原动力,只有严格执行奖惩办法,才能激发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做好相应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在新的历史时期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在事业单位改革的道路上将会遇到极大的困难。财政信息化是未来财政发展的必然趋势,事业单位应当抓住信息化带来的优势,不断完善财政信息系统,加强财政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