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高远,不教而教
从教十几年来,我的思想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反映了我教学追求❤♂的不同境界和格局。
第一阶段:拼命地教。我刚刚走上讲台时,认真仔细地上好每一堂课,课本上的每一个例题都反复讲解,唯恐学生听不懂;课后反复做练习,一种题型要让学生做很多遍,直到形成“条件反射”,才觉得心里有底。平时如果有空课,常常要借班主任之便去强占使用,也不管学生反对不反对,心里觉웃得是为他们好,这样做无可厚非。付出总有回报,学生的成绩确实相当不错。
第二阶段:聪明地教。教了几年之后,发现教得太累。学生取得好成绩全凭教师拼命工作得来。学生总是要毕业的,而我还要继续工作,我可不愿意真的像一只蜡烛一样燃到油尽灯枯。于是我调整策略,开始思考如何更有效率地教,教得轻松一些,省力一些,仍可取得同样的效果。经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对于他们取得最终的学习效果至关重要,所以便想到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一阶段,我不再关注于自身的讲课,而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这样尝试下来,效果显著,学生的成绩总体依然很好,而我的负担却大大减轻了-。
ม第三阶段:不教而教。教了十年书以后,我对精益求精的课堂教学和教材研究产生了质疑。现在的“好课”举不胜举,各种不同的教学流派异彩纷呈,但是为什么教学改革的路却越走越窄?对此,我十分困惑。有一天看到一篇文章,讲我们的教育走人的误区之一,便是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本能。我很受启发,于是又花大量的精力去研究学法。举一个例子,我们训练牛吃草,能去研究牛的嘴巴张多大?草从什么地方塞进去?一次塞多少?塞到什么地方?间隔时间多少最合适?如此研究得不亦乐乎,却忘记了牛吃草是其本能。其实,你只需将它带到草场,不去管它,它自会悠然地吃草。这个比喻恰恰印证了好的学生都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自己学出来的道理。我逐渐转变思路,不再依赖教材,而是利用教材,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科学习的氛围,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体验学习的快乐。我鼓励他们思考、质疑、研究、探索,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发现,撰写自己的小论文。表面上看来,我的课堂教学越来越粗糙,许多书上的例题都没有讲透,甚至根本就没去讲,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却空前高涨,学习成绩也十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