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80后”辅导员走上工作岗位。针对“80后”的特点,有必要对“80后”辅导员进行职业素养培养。
[关键词]“80后”辅导员;职业素养;培养
“80后”这一概念最先是由少年作家恭小兵提出的,用来指称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后被各个领域广泛借用。“80后”既是一个时间概念,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他们出生和成长于中国社会巨大变革的历史进程之中,是与中国的“经济建设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由于他们特殊的成长环境,“80后”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现阶段而言,在大学里越来越多的“80后”辅导员正大批走上工作岗位,“80后”辅导员这一社会角色,有别于以往辅导员的角色内涵,而学生乃至社会对其也有着不同以往的角色期望。因此,针对“80后”的特点,对“80后”辅导员进行职业素养培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80后”特点
“80后”出生和成长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是与中国的“经济建设时代”共同成长的一代。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和特殊环境长大的“80后”,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呈现出新的特点。
裂变性与传承性共存。“80后”成长的时期,正是中国社会变革最为急剧、经济建设发展最快、社会结构转型最为激烈、科学技术发展最为迅猛、人们思想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也最为多元化的时期。文化的冲突、观念的碰撞、思想的互渗弱化了“80后”对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认同,使得他们不习惯于老一辈单一的思维模式和单纯的价值观念,而是呈现出多元的价值取向。所以,“80后”在与传统观念产生裂变的同时又能在思想行为上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功利性和崇高性统一。中国从计划经济变革到市场经济,促使人与人交往规范也随之改变웃。经济行为中的互利和效益观念不断冲击着“80后”的思想,不断强化“80后”崇尚自我和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及追求,但是他们在追求功利的同时又能超越世俗。汶川大地震和我国奥运会、残奥会上到处可以看见“80后”的身影,他们能够在国家和他人危难之际挺身而出,身肩重担,说明他们在深层思想价值观念上并没有变。
自我性与社会性结合。“80后”崇尚自我,崇尚自由,根据自己的判断进行选择,根据自己的追求发展个性。他ฏ们对金钱既追求又鄙视,对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既深恶痛绝又事不关己,对理想信念既深深眷恋又信心不足。看起来他们倾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是,在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中“80后”完全由发自内心的自觉自愿而行动,展示出了他们最深层的精神世界。这说明“80后”在深层精神世界上是把自我选择与国家意志、社会责任统一在一起的。
二、“80后”辅导员职业素养培养
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是指辅导员在职业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在思想、品质、技能、心理等层面的基本特征。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应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很多高校“80后”辅导员已占到整个辅导员队伍的2/3以上,而社会对“80后”一代争议颇多。因此,有必要针对“80后”的特点,对他们进行职业素养培养。
提高“80后”辅导员的政治素质。辅导员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要正确引导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时,要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80后”虽然喜欢特立独行,但是在深层精神世界里是把自我选择与国家使命、社会责任统一在一起的。经过学校的选拔,走上辅导员岗位的“80后”是政治坚定、思想素质高、热爱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但是,“80后”辅导员具有“80后”的特征,因此,学校应该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培训,通过集中学习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督促“80后”辅导员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ซ科学发展观。
提高“80后”辅导员的道德素养。师者,人之模范也。辅导员的道德素养对学生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提高“80后”辅导员的道德素养势在必行。虽然经济行为中的互利和效益观念不断冲击着“80后”的ห思想,但是他们在追求功利的同时又能超越世俗。对“80后”辅导员道德素养❤的培养,一方面通过学习道德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道德知识是道德的主要载体,而道德素养会随着道德知识的不断积累而不断变化和发展。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表明,只有不断学习道德知识的人,才会有健康的道德心态,才会有深刻的道德理解力,才会有丰富而适宜的道德情感变化。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辅导员在自己的岗位上,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换来学生的顺利毕业和就业会产生幸福感,从而促进自己更加热爱学生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
提高“80后”辅导员的文化素质。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老师,辅导员应具有较渊博的知识和较高的人文素养。辅导员的知识结构一般应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等等。“80后”出生和成长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之快是上一代人难以企及的,是最先把握世界上新信息、新事物的人群。虽然“80后”辅导员接受最新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知识是很快的,但是对于一些传统知识,他们也需要静下心来好好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因此,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一是靠自身学习,二是学校应组织专家讲座、辅导员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提升“80后”辅导员的知识水平。
提高“80后”辅导员的心理素质。辅导员的工作之一就是大学生心理问题辅导。因此,对于“80后”辅导员来说,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80后”虽然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同时,也在承受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压力,如辅导员的住房困难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等等。因此,在教育和指导学生的前提下,首先要提高他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大多数不是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因此缺乏对心理学、教育学的系统学习。所以,除了自学以外,学校应该组织辅导员分批参加有关培训,加强辅导员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学习,同时,学校还应该让辅导员参与到学生的心理咨询当中,加强辅导员心理学方面的实践性。
[参考文献]
[1]余逸群,“B0后”青年群体特征的解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2]付春,“80后”思想意识形成的环境因素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
[3]高袅,孙靖靖,辽宁医学院学生对80后辅导员形象认知的研究[J],辽宁医学院学报,2008,。
[4]顾晓虎,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素养及其养成[J],教育与职业,2008,。
[5]邓强,对加强高校辅导员职业素养的一点思考[J],广东白云学院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