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及其启示

时间:2024-09-22 20:21:1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美国教师教育机构根据社会变化经历了层次提升、整体转型和重心转移三次转型,在政府参与、社会需求、改革求变、观念更新、民众支持、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完善、师范性与专业性整合以及教师专业化提高等方面美国教师机构转型得来的历史经验对正处于转型时期的我国教师教育机构无疑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机构;师范院校;转型

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和日益严峻的生存压力,已历经百年沧桑的中国师范院校该何去何从?是顺应时势,努力改革,升级、转型,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还是固步自封,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同时日渐式微?这不仅仅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国家、社会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对现实,毫无疑问,转型已是我国师范教育机构不二的选择。中美虽国情有别,但中国师范院校所面临的问题,美国师范院校也曾面临过,且其师范教育机构抓住机遇已顺利实现了转型那么梳理与回℉顾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无疑对正处于转型困惑期的我国教师教育机构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一、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三次转型

纵观美国教师教育发展的历程,不难发现,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大致经历了三次转型。

第一次转型:层次提升 升格后的师范学院不仅提高了层次,跻身于高等教育行列,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入学标准、加强了教育实践、增强了师范性、规范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使教师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第二次转型:整体转型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第二次转型发生在二战后,完成于20世纪6O一7O年代,具体表现为师范院校扩展为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学院,或被合并为综合性大学或多科性大学的教育学院或教育系。

为适应社会对高层次教师的需求,提高师范院校的学术地位,二战后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开始了第二次转型,不仅大批的综合性大学设置了教育系或教育学院,且教育学院取得了与其他学院平等的地位。此外,一部分师范院校通过改变名称,相应转变了功能,成为综合性教育实体。到七十年代早期,单一培养目标的师范院校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至此,美国师范教育进入了综合性大ภ学阶段。此后,美国的教师教育主要由综合性大学承担,教师教育机构也以综合性大学为主。转型后的美国教师教育机构不仅扩大了学位授予权,拓宽了培养口径,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完善了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而且也更为重视师范生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技能的训练,力争学术性与师范性并重。同时,这次转型也意味着美国教师教育从封闭定向式的培养模式向开放非定向式培养模式的转换。"

第三次转型:重心转移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第三次转型大约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具体表现为综合性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建立专业发展学校,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培训机构的重心相应地由大学向中小学转移。

为革除教师教育培养中职前与职后教育相脱离的弊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建立专业发展学校

成为美国教师教育新的发展趋势。这种新的教师培养机构概念始于1986年霍姆斯小组的《明天的教师》。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主要是由大学与中小学合作,以中小学为实践基地,联合培养教师的新型学校。目的在于改变师范生缺乏实践技能、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状况,加强其教育教学技巧,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从而全面提高中小学学生的成绩。它的兴起意味美国教师教育培养机构的下移,由大学开始走向基础教育阶段,逐渐实现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

二、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对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启示

从1999年高考扩招开始,我国大部高等师范教育机构开始扩大非师范专业比例,有的学校非师范生超过了师范生。与此同时,我国的三级教师教育开始向二级教师教育过渡,部分普通中等师范学校或停止招生,或改为普通高中บ,或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并入有关学校。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学习借鉴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经验对我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具有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政府的积极参与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制度保障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三次转型都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撑。美国虽然是一个以自由市场经济为标榜的国家,教育发展主要由市场需要调节,但并不意味着政府无所作为。恰恰相反,我们看到,在美国师范教育的历次转型中,政府都是积极的参与者与推动者,通过制订相应法律、法规等促进⚥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因此,在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过程中,政府更应积极参与,制订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成为其重要的制度保障。

社会的现实需求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根本动力

不管是层次提升、结构转变还是培训重心下移,都是美国社会对教师数量和质量提出新的标准的反应。当师范学校培养的人才规格和数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时,师范学院应运而生。同样,当师范学院面临发展困境时,综合性大学取而代之。当教师专业化成为时代最强音时,教师培养机构下移,强调实践,建立PDS模式成为美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最新选择。因而,我国在师范教育机构转型的过程中,一定要顺应时势,根据社会需要适时而动,不可人为的强制性转型,否则会适得其反,影响转型的时机与效果。

改革求新是教师教育机构生存发展的基础

从美国教师教育机构产生发展的历程来看,改革求新是其生存之道。美国教师教育机构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调整自身,不断的改ฌ革、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当社会对教师教育机构提出新的要求后,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努力增添反映社会现实的新思想、新要求,不断推陈出新,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如面对中等教育的大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的高要求,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及时升级,进行层次转型,由师范学校大规模升格为师范学院。我国师范教育成立百年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变革发展的过程,目前,我国基础阶段教师数量已趋于饱和,社会对教师人才的质量要求已成为新的时尚,因而,顺应时势,适时进行教育机构转型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学历和质量标准也是其生存之必需。"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理论先导

众生平等,人人都应接受教育的普及义务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直接导致了师范学校的产生与大发展;进步教育运动的兴起及杜威实用哲学的发展促进了美国中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使进步主义教育理念广为传播,它导致了人们对教师教育的新认识,从而使师范学院的出现成为可能;随着“微格教学”概念的发展,斯金纳“能力本位”的提出,对教师教学技能要求的提高及教师自身能力的确定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美国综合性大学借机介入教师培养,为美国实现教师教育机构的结构转型提供了契机。我国要实现教师机构的转型也需更新教育观念,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不可盲目而行。

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群众基础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历次转型都得到了教育界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不仅在教师教育机构建立之初得到了像富兰克林·本杰明的支持,而且在其转型过程中也得到了像杜威、斯金纳等教育家的理论与实践支持。其次,其他社会人士,因种种原因也在理论和财力、资源等方面在教师教育机构转型过程中充当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教师教育机构作为社会母体中的一个子系统,其转型绝非偶然和孤立,是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努力的结果。因而,我国要顺利实现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普遍认识到教师素质的提高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是实现教师素质提高的历史必然,从而使我们的机构转型建立在庞大的群众支撑的基础之上,获得最广泛的财力、物力和舆论支持。

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法律支撑

整合师范性与专业性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专业基础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在第一次转型后引发了一场关于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议,师范学院重师范性的传统被斥之为“狭隘”,增强师范院校学术性的呼声渐长。此后,关于“学术性”与“师范性”的论争在美国教师教育领域一直未曾停息。教师教育机构既有自己的特殊性,即“师范性”,在保持的特色的同时也需扩大专业基础,提高学术质量,以跻身高等教育行列。因而,在后来的发展历程中,美国教师教育机构力图解决此问题,并以此为转型的基础。在我国也曾长期存在关于师范院校“学术性”与“师范性”的争论,教师教育机构在二者之间摇摆。为了顺利实现我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我们必须使二者协调起来,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实现教师教育专业化、提高教育质量是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最终目标

使教师与医生、律师一样成为专业人员,促成教师教育的专业化一直是教师教育领域努力不懈的目标。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几次转型都是以提高教师专业化程度为背景,其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师的从教能力,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我国教师教育机构的转型也需以此为目标,努力实现教师教育的专业化,并以此来提高全民素质。

美国教师教育机构根据社会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和重点,实现了层次提升、整体转型和中心转移三个转变,以期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教师,实现教师专业化,提高整个国家的教育水平。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对人才规格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这迫切要求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各级学校不断调整自己的培养计划,而实施人才培养新计划离开了掌握新知识、新观念的教师无疑是缘木求鱼。因而,根据我国社会现实,改革教师教育机构,培养新型教师已成为我国当前社会改革之重心。美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成功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范本。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梳理美国教师教育机构的几次转型历程,从多个方面可以得到有益的启示,以期缩短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转型的迷茫期。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