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性教学与高等师范教育的改革
反思性教学是近年来在各国教育界备受重视的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教育理论,它是在对教学的伦理道德以及技术性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分析基础上逐步得到发展的。在反思性教学的视野中,教学活动是被视为复杂的艺术予以开展的,思考教学问题时,仅仅从技术与经验的角度是不够的[1]。一方面,教育发生于极具复杂性的社会环境之中,它既有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又涉及人类的伦理、价值;既关心个人发展问题,也是一种产生社会效应的社会活动。教育的这些特性使得教育实践不可能被简化成简单的技术操作过程,一个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具体的”、“特定的”情境作为实践的逻辑起点,而不应狭隘地建构面临的教育问题及其性质,再以既定的方法或技术去行动。另一方面,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也不允许作为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没有自觉的反思意识和行为,仅仅凭着有限的经验或者直觉,依赖那些通常不能被清晰陈述的缄默的东西,去重复千篇一律的、非理性的教学实践。优化的教学需要反思的理性的和自觉的决策。
对于反思性教学的界说,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倾向性的观点[3]。一是从“理性”角度的界说,如维拉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借助发展逻辑推理的技能和仔细推敲的判断以及支持反思的态度进行的批判性分析的过程”,这个定义强调反思依赖理智的思考。二是从强调“伦理&rคdquo;角度的界说,比如伯莱克指出,“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察自己行动及情境的能力。使用这种能力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努力思考以职业知识而不是以习惯、传统或冲动的简单作用为基础的令人信服的行动。这样的反思性定向包括把理论或以认识为基础的经验同实践联系起来,分析自己的教学和以实现改革为目的的教学情境;从多种角度审视情境,把机动方案当作自己的行动和自己行动的结果;理解教学的广泛的社会和道德的基础”。这说明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审慎地考虑他们实践的伦理意义。而熊川武教授则主要从“目的”的角度对反思性教学的内涵作了诠释: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根据国内外的观点,我们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以一定道德价值作为基础,自觉地对教学实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理性的分析、思考,以改进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效果的过程。同常规性教学相比,反思性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反思性教学是极为复杂的涉及对影响教学行为的多种变量以及完整教学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的一种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教学行为的改进和一定的道德价值观为中心,全面考虑教学问题,既关注教学实践,又关注实践的原理性基础;既思考教学的目的,又思考教学的工具;既探讨教学中的个人因素,又探讨教学的社会背景。同时,反思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学之前,有“为活动的反思”,即根据特定的理论假说和教学实践经验为教学作缜密的计划与安排;教学之中,有&ldqศuo;活动中的反思”,教师在教学行为过程中对自己在活动中的思想、行为及依据进行反思;教学之后,有“对于活动的反思”这是教师在教学行为完成之后对于其想法、做法的反思。正因为对于教学活动有如此全面、系统、缜密的思考与计划,从而保证了教学的有效性。
第二,反思性教学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为目的。如果说常规性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完成&rdฐquo;教学任务,那么反思性教学千方百计追求的是“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反思性教学以教学实践过程为主要对象,对其施行计划、组织、监督、调节、控制、分析、评价,进而改进教学。同时,反思性教学借助对教学问题的☑探究和创造性的解决,使教学过程更优化,教学实践更具合理性。
第三,反思性教学具有极强的“行动研究”的色彩,实质上是经验性学习的过程。经验性学习理论主张学习应该从经验、尤其是个体的问题性经验开始,促使学习者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导致行为更有效的变化。建构在经验性学习理论基础上的反思性教学即起于具体经验。教学中教师针对特定的教学问题,借助他人的经验、自己的经验以及各种理论原理进行分析,伴随问题意识和认知失调感的产生,进入反思环节,再通过问题分析、假设建构与验证假设等心理操作与实践操作完成反思活动。由此看来,反思性教学是一个实践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它通过对教师实践经验的理性分析与思考探析其规律,使之逐步提升为清晰、明确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原理或知识,遵循的是实践逻辑而非认识逻辑。
第四,反思性教学要求教师树立自觉反思意识,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对教学活动的思考或探究中去。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再被当作课程知识与教育理念的消费者,只能按照固定程序复制和照搬有效教学的行为标准,而应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假设,自主计划教学、监控教学、评价教学,艺术的、创造性地解决教学问题,发展专业能力。
第五,反思性教学注重开放、合作的环境创设。反思既依赖自我提问与问题单、行为记录反思与反思教案或反思日记等个体性质的策略与技术手段,也依赖详细描述和交流反思等集体性的策略与技术手段,是一种典型的依托群体支持的个体活动。它不仅需要反思者有开放、负责和全心全意投入的心态,也要求有合作、协调和信任的环境创设。它既是一种自我批判的反省性活动,也是一种合作互动性质的交流活动。
综上所述,反思性教学作为发展中的一种理论,尽管其思想体系还不成熟,但是它的价值却不容质疑。反思不仅是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行为的桥梁,把我们从长期理论与实践背反的困扰中解救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它使一个教师从技术的奴役者演进成教育“思想者”,引导教师走向解放与专业自主的大道。
更多内容请进入:
论文网论文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