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

时间:2024-11-10 14:32:4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 拔尖创新人才是在某一领域具有潜质的、创造性的高层次、高技术✡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凸显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结合拔尖创新人才不同于其他人才的内涵特质,通过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创新性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方法改革、鼓励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营造育人环境和建立健全培养机制等途径有效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关键词] 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人才培养;途径

一、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也及时提出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总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先后开展了本科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建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明确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作为今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并于2009年启动了“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选择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9所大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基础学科率先进行试点,通过选拔优秀生源,提供一流师资和学习条件,建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基础学科领军人物。②各试点高校在人才选拔、个性化培养以及国际化教育等方面逐步形成了有效机制,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但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新生事物,涉及因素很多,理论基础研究还不成熟,具体实践中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和新矛盾。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育思想的局限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质的突破

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体系普遍重视应试教育,以知识为本,不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需求。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即便教育者强调素质教育、能力培养,但由于思想形成、转变具有渐进性,教育实践中还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带有应试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理论薄弱也使教育实践背离教育思想本质的现象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即使教育者掌握了先进的教育思想、认识准确到位,但受现时教育环境、教育体制的影响约束,实践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状态。因此,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并准确掌握及运用,是确保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质的突破的首要方面。

中国石油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第30卷第4期赵东亚: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

(二)功利性教育行为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体意识的形成

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渐密切。社会现象无时 シ无刻不在影响着高校的行为,高等教育功利化色彩也时有表现,如学术成果追求GDP、人才培养急功近利等。教育教学改革往往为改革而改革,难以深入。施教者、受教者很少去认真研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内涵,很少考虑改革的内外条件和可能付出的艰辛,想到的多是参与改革的荣誉、可享受的资源和发展优势。这种功利性、短效性的教育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施教者、受教者全身心投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影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内涵建设。

(三)优质教育资源匮乏难以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环境

资源、环境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环境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办学规模的扩大,教育资源配置较为分散,教育资源短缺问题严重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质量。近年来这种情况虽有所好转,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需的优质教育资源还非常有限,个性化、全面化的成才环境还不具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四)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拔尖创新人才具有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人才不同的特质。研究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准确把握拔尖创新人才的特质,建立符合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评价体系,将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应该说,现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管理上还存在很多不科学的地方,如人才遴选标准单一,培养周期过短,管理方式简单,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人才评价体系单一,缺乏个性化、综合性等。

二、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特质

拔尖创新人才是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专业领域领军人才。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塑造学生的创新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内涵是创新。与其他人才相比,拔尖创新人才具有其特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个性特征。[1]

(一)知识结构

创新是对现有知识的深化和发展,这要求拔尖创新人才的知识既要具有广度,还要具有深度。首先要具备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在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了解熟悉其他学科的知识,这是拔尖创新人才知识拓展和素质养成的重要基础;其次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掌握所从事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在专业领域有所专长,这是拔尖创新人才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此外,拔尖创新人才还应掌握方法论的相关知识,并形成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

(二)能力结构

能力是知识价值的实现过程。拔尖创新人才首先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能够通过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新思想、新方法作出判断并解决问题;其次应该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和知识运用能力,能够很好地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并通过分析、综合、归纳与应用所获取的知识独立完成任务;第三应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与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工作效能。

(三)个性特征

总体而言,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充满追求科学和真理的热情,对事业执着追求、锲而不舍,这是创新的根本动力,也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具备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不断进行自我知识更新与补充,这是促进个人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应具有顽强的意志力,能够较好地应对和处理压力与挫折;应具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勇于挑战,追求卓越;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尊重和维护团队整体利益,谋求团队的整体发展。

三、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途径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是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发展的教育条件、教育形式和教育方法的综合。[2]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应从教育理念、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过程、管理评价机制、育人环境等方面开展工作。

(一)树立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

教育实践必须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先导。理念更新、转变的程度直接决定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效果。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从五个方面实现教育理念的转变:一是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尊重教育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二是从以知识传承为中心向以知识创造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在重视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创新;三是从以科学教育为主向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和素质养成相融合的教育理念转变,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从专业性教育向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教育理念转变,拓宽学生的发展口径;五是从封闭式的办学模式向开放、竞争、国际化的办学模式转变,为人才培养提供广阔途径。

(二)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模式是依据人才特征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培养方式,也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鉴于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特质,改革创新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适于发展的教育过程显得尤为必要。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模式,突破“流水线式”的培养。要根据学生的禀赋、兴趣和专业取向,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培养方式,彰显学生个性,为学生课程学习、实践学习和科研锻炼提供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次要贯通本科、研究生阶段培养,延长培养周期。要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对人才培养进行通盘考虑,结合不同阶段的培养侧重点进行长周期的设计。本科阶段的知识学习与运用,主要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生阶段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顶峰体验”,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系统的研究方法,深化已有的研究成果,引导学生潜心研究,促进人才的真正拔尖。

(三)构建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将课程按照门类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顺序排列,它决定了学生能够获取怎样的知识结构,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3]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要构建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潜能的课程体系来实现创新能力培养。构建激发学生创造性的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程与培养目标、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在保证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创新。第一是注重强化基础与拓展知识,构筑综合完整的知识结构。第二是强化实践创新教育,提高实践类课程学时学分,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程,促进学生实践创新。第三是重视科研与教学的有机融合,结合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第四是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设置跨学科课程,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第五是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创新创业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推行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线的研究性教学

教学方法是开展教学实践、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高等学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重点在于锻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应鼓励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结合个人学术研究工作,开展多种方式的教学活动,通过开放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主动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4]在实践教学中,应增加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性试验,重视培养学生在不同实验阶段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自主实践能力。另外,还可以通过综合性的体验课程,对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应用既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表达结论的能力等进行综合培养与训练。

(五)建立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制度与机制

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是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高等学校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可以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引导ว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可通过设立本科生科研学分,将本科生科研训练制度化、常态化,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研训练;可通过竞赛的方式推进本科生参与科研,将科学研究的内容渗透到各类竞赛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还可通过产学研合作的方式,积极推动学生进入企业科研团队,深入校企科研合作一线,保证学生做到知行合

一、学用一体。

(六)创造跨文化交流渠道与平台

面对全球化浪潮下的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相互融合与协同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该凸显在国际化背景下的合作意识。高等学校要通过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交流渠道与平台,提供优质的国际化教育资源,加强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竞争力。一是要重视具有国际背景的高水平师资的聘请与引进,传授国际前沿研究方向的有关知识,通过这些名师的引导与带动,在拓宽学生学术视野的同时,有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要拓展国际合作办学的规模和层次,注重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通过短期交流、联合培养、学分互认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去国外高水平大学交流的机会,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力求与国际创新人才培养接轨。三是要通过国际学术活动、学科竞赛、社会调查、文化交流等形式,鼓励学生深入了解多元文化,接触学术研究前沿,努力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协作的能力。

(七)营造宽松自由的育人环境

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是保证教师和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教学与研究中,保证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要营造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宽松自由的育人环境,遵循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赋予教师和学生应有的自由与权力。首先,教师要有教的自由,就是要给予教师课程开设、授课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基本权力,使教师可以决定授课内容,将自己的学术专长、学科前沿知识融入ღ教学活动,充分体现教师的个性与专长,让教师“静下来”、“沉下去”,提高教师教学的内在驱动力。其次,学生要有学的自由,使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规划、自由选择课程,满足个人的学术志向与兴趣,为学生自主发展创造条件,保证优秀人才能够“冒出来”、“拔起来”。

(八)实行科学灵活的培养及管理机制

良好的环境和制度,是促使学生自由竞争、脱颖而出,满足学生的自我发展需求的重要保证。高等学校建立健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一是要建立科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重视对学生学术兴趣、研究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考核,[5]避免过度关注学生学业课程成绩,使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优秀学生得到培养。二是要建立动态的进出机制,重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保持竞争意识,优胜劣汰,以保证培养质量。三是要建立开放的培养环境,避免“圈养”现象,为学生提供与普通班学生共同竞争的环境,积极发挥拔尖创新人才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