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
【摘 要】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整合;实践;探索
课堂教学过程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官接受、获取信息的过程,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获取知识,充分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教学活动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把信息技术和数学教学的学科特点结合起来,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数学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数学思维的过程和实质,展示数学思维的形成过程,使数学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利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皮亚杰说:“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因而,使它看起来容易做,而且减少疲劳。”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这必然激活和加速学生的认知活动。但是,数学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是现实的抽象,许多内容对❦初中生来说都较为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在这种理论性偏强的科目学习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往并不大,并且不是自发产生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需要教师去引导、激发。交互性是多媒体计算机的显著特点,这种交互方式对于数学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因而形成学习动机。在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所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所学的内容的深浅,来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作业。初中数学复习课或习题课,特别适合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因为初中数学教师完全有能力制作这类课件,知识复习,精选例题讲解,到巩固练习作业,每一教学环节都可以设置成不同的层次,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性地进入相应层次,当然还有机会进入高一层次。这种交互性所提供多种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就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生能真正体现出学习主体作用。
2.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性,发展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获取与保持
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的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实验、探究、发现、数学应用交流将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这是在传统的数学学习中较难实现的。尤其是功能强大的数学软件平台的出现,(如《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几何画板》、《图形计算器》等软件),使我们可以借助于这些数学软件进行研究,探索型学习,不仅可以解决问题,还可以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创新问题,可以为数学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活动形式――数学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革性突破。以地面装修中的数学问题学习为例,过去由于没有信息技术手段,呈现方式上通常采用老师讲、学生联想的方法,学生思维空间非常有限,课堂气氛单调而沉闷,信息技术介入后,上述问题迎刃而解,怎样才能使学生能直观地感知和认识这个主要问题,我们采用了在网络教室中,一人一机、合作拼图、探索发现的方式。课前,分小组合作研讨“采用一种正多边形来铺地面,哪些能铺满”的理由,并将小组总结出来的结论以课件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学生们在小组长的安排、组织下,将各种各样的正多边形进行尝试拼图,合作探索,最后取得结论。整个探究过程体现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和较强的动手能力。课堂上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得出用一种正多边形来铺地面,能铺满的理由,继而上升到“用两种正多边形的组合来铺地面,哪些能铺满”的探索,学生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到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欢乐,发展了应用意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再如“频率分布”,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60名女学生身高”数据中,寻找最大值,最小值;再分组,一个一个地数出每组中数据的个数;计算频率;绘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既繁琐又费时。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简洁明了,把60个数据输入Excel排序,最大值和最小值,各组中的频数,一目了然,用Excel还能方便地绘出柱状图,类似频率分布直方图。若教师重点讲透步骤、方法和道理,把非智力过程交给计算机处理,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信息社会对基础教育的需要,也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需要。
3.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式学习
现代教学技术进课堂,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数学教学,许多教师在努力尝试,多种软件被应用于公开课、研究课,甚至于家常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发挥了多媒体计算机的作用。可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尽管这些现代化技术的作用很大,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但它们仍然只是老师手中的工具,而不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武器。信息技术的丰富资源,能为数学教学提供并展示各种所需的资料,包括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能创设、模拟各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为所有学生提供探索复杂问题、多角度理解数学思想的机会,开阔学生数学探索的视野。比如“镶嵌”一节,可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进入问题情景阶段,教师投影“美丽的镶嵌世界”,把学生引进一个五彩缤纷的图案王国之中,并提出探究的各种问题。第二阶段为实践体验阶段,学生利用校园网资料,搜集一些平面镶嵌图案,在教师的启发下,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探究各种问题,并总结规律和归纳结论。第三阶段为表达交流阶段,每组学生把探究成果贴在“我的成果”目录中,互相交流,对比,归纳。特别一提的是,教师提供了边长相等的3~24边正多边形,配上不同颜色,鼓励学生设计一二个地板的平面镶嵌图,课堂气氛顿时高涨起来,学生经过设计,复制、粘贴、组合,排列出的图案千姿百态,有些图案大出教师意外,很有创意。由此可见丰富的信息资源,开拓了视野,激活了思维,☒增强了想象,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总之,信息技术与数学学习不能简单地停留于应用教学,而是高层次整合,但整合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我们前面的道路艰难而曲折,计算机技术又在不断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相信持之以恒,大胆把计算机当成辅助工具用于教学实践中,数学学科必会与信息技术实现更好的融合,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最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2]李焕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6,1
[3]周全.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6